- 年份
- 2024(7169)
- 2023(10322)
- 2022(8247)
- 2021(7446)
- 2020(6032)
- 2019(13526)
- 2018(13574)
- 2017(26701)
- 2016(14721)
- 2015(15913)
- 2014(16077)
- 2013(15550)
- 2012(14037)
- 2011(12875)
- 2010(13137)
- 2009(12584)
- 2008(12831)
- 2007(11712)
- 2006(10768)
- 2005(10246)
- 学科
- 济(57554)
- 经济(57462)
- 管理(47686)
- 业(42077)
- 企(33728)
- 企业(33728)
- 农(21679)
- 方法(20812)
- 中国(17300)
- 数学(17291)
- 制(17258)
- 数学方法(17087)
- 财(16297)
- 业经(15257)
- 学(13298)
- 环境(13070)
- 体(12397)
- 贸(12071)
- 贸易(12064)
- 易(11753)
- 农业(11736)
- 银(11301)
- 银行(11277)
- 融(11223)
- 金融(11219)
- 行(10820)
- 地方(10278)
- 划(10238)
- 体制(10104)
- 务(9774)
- 机构
- 大学(213230)
- 学院(212799)
- 济(89061)
- 经济(87210)
- 管理(78917)
- 研究(75143)
- 理学(66837)
- 理学院(66079)
- 管理学(64924)
- 管理学院(64546)
- 中国(58522)
- 京(45785)
- 财(44792)
- 科学(44255)
- 所(38260)
- 农(36692)
- 财经(34631)
- 研究所(34236)
- 江(34060)
- 中心(33818)
- 经(31286)
- 业大(30554)
- 北京(28917)
- 农业(28472)
- 范(28035)
- 经济学(28001)
- 师范(27760)
- 院(27000)
- 州(26272)
- 财经大学(25625)
- 基金
- 项目(137355)
- 科学(109484)
- 研究(101444)
- 基金(101276)
- 家(88558)
- 国家(87868)
- 科学基金(75301)
- 社会(66284)
- 社会科(62776)
- 社会科学(62757)
- 基金项目(52957)
- 省(52760)
- 自然(47448)
- 自然科(46283)
- 自然科学(46268)
- 教育(46062)
- 自然科学基金(45461)
- 划(44601)
- 资助(40475)
- 编号(40331)
- 成果(33718)
- 重点(31641)
- 部(30877)
- 制(30669)
- 发(29777)
- 课题(28592)
- 创(28444)
- 国家社会(28109)
- 创新(26807)
- 教育部(26531)
共检索到331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贤刚 虞慧怡 谢芳
生态产品是指维持生命支持系统、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环境舒适性的自然要素。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是支撑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类产品。生态产品的生产是一种专业性的社会生产活动,要充分认识到生态要素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以及为了生产生态产品所必需的投入。生态产品可以具体分为全国性、区域或流域性、社区性公共生态产品和"私人"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供给方式主要包括:①直接市场的经济交易。通过生态产品的产权界定,可以将其转变成私人产品,并通过直接市场的经济交易实现供给,例如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林权交易等。②生态资本产业化经营。生态产品是一种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态资源,即是一种生...
关键词:
生态产品 市场 供给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方
生态产品是近年来生态经济研究领域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所有基础自然要素的集合,清洁干净的水源、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温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属于生态产品。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愈发严峻,生态产品的功能与价值日渐凸显。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将生态产品放在与经济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保护和利用,并打通两者间的自然、社会壁垒,实现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双向转化与流动。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方
生态产品是近年来生态经济研究领域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所有基础自然要素的集合,清洁干净的水源、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温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属于生态产品。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愈发严峻,生态产品的功能与价值日渐凸显。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将生态产品放在与经济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保护和利用,并打通两者间的自然、社会壁垒,实现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双向转化与流动。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方印 李杰
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所在,其背后所反映的是错综复杂的多元利益保护和冲突关系,而法律规则正是保护利益和解决利益冲突最为有效的规制工具。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法律规则可根据价值功能差异类型化为定价权法律规则与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定价权法律规则可以根据法律问题差异再类型化为定价权配置法律规则和定价权行使法律规则;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可以根据作用主体差异再类型化为市场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政府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和公众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在此基础上,基于"市场自由竞争,政府适度规制,公众充分参与"的内在逻辑,最终形成了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法律规则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纪珍
本文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失灵的制度供给。论文认为,产业共性技术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考虑到我国产业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以及众多产业集群的发展。论文对产业共性技术的已有定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几种分类。最后,论文讨论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制度供给的几种办法。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制度供给 政府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祖谊
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供求规模和产业分工为基础,以中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逐步融合为基本内容,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推动力量,并引致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协同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企业选择内外贸一体化经营,除了受到内部预算约束和外部市场规模限制以外,还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一体化程度。
关键词:
内外贸一体化 概念框架 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吕福新
石油产品供给的市场化和政府规制吕福新(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石油产品是战略物资和特殊商品,其配置既不能离开市场机制,也不能否定政府的作用,尤其在市场机制很不成熟的情况下。但是,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着对立和排斥。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寻找我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宫丽彦 程磊磊 卢琦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荒地作为生态用地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保护与开发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在梳理国内外荒地概念、厘清荒地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系统分析中国、美国、印度土地分类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我国荒地的概念,并针对我国国情将荒地划分为三种类型:荒野地、未利用地和废弃地。论文还首次提出荒地具有防风固沙、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的理念,这对我国荒地以及生态用地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建议在我国现行土地分类体系中直接增列一类"生态用地",包括林地、草地、荒地、水域、滩涂等;在未来开发与保护荒地过程中,从观念上重视荒地的价值,建立荒地产权制度,编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敏
再就业机制的市场化朱敏[副教授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都610012]《财经科学》1997/6FINANCEANDECONOMICS再就业理论与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就业是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通过社会实践进行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南
作者认为,市场机制不仅仅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或供求、价格与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市场机制是基本经济规律主导下的作用于市场的规律体系的作用形式,是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它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等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新才 王云峰
我国传统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程度有限,直接导致补偿效率较低。为发挥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进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可把生态补偿方式由转移支付转变为政府购买,通过政府与企业间的生态服务交易,实现补偿资金的集约利用和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地区居民提供可靠的收入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侯湖平 金志丰 张绍良
本文探讨了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的相关内涵,总结归纳了当前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推进的实践做法,并针对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推进的困难,提出了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机制构建的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娟 刘树杰
保底供电为竞争性电力体制中的标准配置。国外的保底供电包括默认供电和应急供电两种形式,保底供电的销售价格基于"合理成本+合理利润"确定,既不是"亏本供电",也不是"惩罚性高价供电"。我国保底供电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减少保底供电对象,基于成本原则确定保底供电价格。近期在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的条件下,为实现保底供电的可持续性,需采取与电力市场化改革过渡期相适应的保底供电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我国实行的市场化改革政策使资金配置机制发生了变化,导致资金结构有所调整,并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资金配置机制变革的基础上,探求资金结构变化的特点,通过平面数据回归证明,资金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且资金集中化及其结构失衡会阻碍经济协调发展。针对我国资金配置中存在资金集中以及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防范融资集中化风险,疏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金融调控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形成资金的有效、安全配置,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