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6)
2023(7588)
2022(6469)
2021(5919)
2020(4878)
2019(10979)
2018(10904)
2017(20729)
2016(11435)
2015(12934)
2014(12805)
2013(12508)
2012(11538)
2011(10589)
2010(10925)
2009(10497)
2008(10814)
2007(9662)
2006(8651)
2005(8112)
作者
(33864)
(28341)
(28263)
(27089)
(18111)
(13727)
(12852)
(10824)
(10665)
(10309)
(9975)
(9554)
(9361)
(9153)
(9139)
(8668)
(8375)
(8371)
(8351)
(8262)
(7304)
(7181)
(6799)
(6600)
(6504)
(6410)
(6322)
(6320)
(5770)
(5610)
学科
(42751)
经济(42665)
管理(42264)
(36130)
(30111)
企业(30111)
方法(16730)
(16682)
(14727)
(13986)
数学(13690)
数学方法(13507)
环境(12004)
业经(11351)
(11145)
(10653)
贸易(10650)
中国(10547)
(10448)
(9620)
(9290)
财务(9271)
财务管理(9248)
(9143)
企业财务(8797)
农业(8576)
(8155)
银行(8132)
体制(8048)
理论(7729)
机构
学院(171080)
大学(170665)
(69087)
经济(67610)
管理(64067)
研究(58945)
理学(54949)
理学院(54315)
管理学(53400)
管理学院(53086)
中国(44368)
(36191)
科学(36072)
(34999)
(30316)
(30268)
研究所(27313)
财经(27058)
(26970)
中心(26383)
业大(25713)
(24339)
农业(23633)
北京(22719)
(22620)
师范(22387)
(21428)
经济学(21111)
(20830)
财经大学(19925)
基金
项目(113285)
科学(89777)
基金(83265)
研究(83109)
(73162)
国家(72616)
科学基金(61751)
社会(53748)
社会科(50785)
社会科学(50768)
(43870)
基金项目(43718)
自然(39637)
自然科(38613)
自然科学(38600)
自然科学基金(37934)
教育(37733)
(37175)
资助(33328)
编号(32830)
成果(27524)
(26441)
重点(26152)
(25573)
(24023)
(23752)
课题(23265)
国家社会(22473)
创新(22296)
教育部(21733)
期刊
(81598)
经济(81598)
研究(50192)
中国(35029)
(28764)
(28590)
学报(27627)
科学(25782)
管理(24301)
大学(21096)
学学(19978)
农业(19389)
教育(17569)
(15361)
金融(15361)
业经(14170)
财经(13948)
技术(13418)
经济研究(11977)
(11889)
问题(10751)
(10259)
(9209)
(9093)
资源(8114)
世界(8079)
科技(7910)
国际(7854)
理论(7586)
技术经济(7533)
共检索到25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方印  石丹妮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需要积极谋划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源动力在于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观驱动力为切入点,可知生态产品需求类型主要有物质性需求类型、精神性需求类型、发展性需求类型等,每种需求类型又可分解为若干具体需求,综合其共性有利于生态产品的“生态、社会、经济”三维价值的实现。欲求每种具体需求得以顺利满足,就应根据每种具体需求的特点在总结常规机制的同时创新专门机制加以配套。由此,提出促进生态产品三维价值实现的一种新认知模型,即“需求类型-配套机制”模型。该模型既能全面了解生态产品的需求类型,又能较好地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有助于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有效保障生态产品三维价值的最终实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斌  陈雪梅  
生态产品具有经济价值是学术界的统一认识,近年来中国在林木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农产品价值以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积极探索。但目前缺乏清晰的生态产品产权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缺乏合理的生态产品损害赔偿和保护补偿机制等多方面问题,制约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完善。应通过完善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产权制度、财政投入及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建立生产产品核算机制与金融支持机制等措施,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振林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健全生态产品的必由路径。本文结合我国生态空间自然禀赋等特点,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环节、模式等,提出了价值实现的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佩佩  张晓玲  
自国家层面首次提出生态产品概念至今,已近十年。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也是当前亟须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提出,生态产品作为国家空间治理、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应立足"一张蓝图",突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春生   赵建英  
在“双碳”时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多元化实现路径备受关注。其核心观点并非只是环境保护,而是将生态产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面思考。首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来推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发展,建立健全市场交易机制,使生态产品在市场中得到有效定价和流通。如建立碳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同时提供碳减排服务,以实现碳排放的交易和价值实现。其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可以通过社会化机制来推动。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和志愿者的参与不可或缺。通过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引导公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价值,进而推动其实现路径的多样化。再次,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在生态产品开发、推广和利用等方面积极参与。最后,政府还应加大对生态产品的立法、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其合法合规运作,进一步保障其价值实现。在多元化实现路径上,需要多方参与合作,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合力,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火平  
要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最重要的是建立配套机制。明晰产权主体。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要实现有序流转的前提是做好确权、登记、颁证的工作。一级市场出让的前提是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者及位置、范围、面积等,二级市场转让的前提是明确集体土地使用权者及位置、范围、面积等。在乡(镇)、村、村民小组三级所有的现状下,由于村民小组无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绍波  
通过建立平台企业参与下的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模型,提出了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的收益共享契约,研究平台企业的资源投入性质(互补或替代)对配套企业的研发努力程度及收益共享系数的影响,分析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机制。研究表明:当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互补时,配套企业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及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当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替代时,配套企业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及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清  王尚义  
流域生态补偿是流域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是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解决汾河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必须要建立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确定适用性的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标准,同时适时制定生态补偿配套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斌  郑国楠  王丽  张涤霏  
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生态产品,而实现其价值应在遵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规律基础上把握和适应公共产品的特性。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着力于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外部性问题,是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制设计和路径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行政与非行政手段协同机制、基于数据链的价值核算评估机制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定价(率)机制、不同类别生态产品之间的衔接机制等,路径模式构建则遵循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基本思路,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财政手段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涉及纵横向政府间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源环境税费政策和政府购买也是直接或间接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手段。加快实现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需加强其重要性的宣传和认识,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完善产权制度建设、构建大数据系统强化价值实现的主体支撑和配套支持,并通过税费调节政策和基于价值增量的资金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丽佳  周妍  苏香燕  
本文在探讨不同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作用机制和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彰显生态产品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兆宜   仇王炜   郭妍   苏子龙  
<正>核心提示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密切相关。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态产品的物质基础和要素保障,而自然资源部门则从要素端、供给侧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提供基础支撑和制度保障。本文研究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梳理总结了自然资源领域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做法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工作展望。
关键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起晓星  孙洁  李建春  
生态农产品因市场化条件相对完备,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中具有先行优势。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分析政府、农企和消费者在不同生态农产品支持政策下的行为规律,并以典型生态农产品文登大樱桃进行仿真模拟。研究表明:仅实施认证政策,期望均衡(政府认证,农企生产,消费者购买)实现条件苛刻,但追加补贴政策后期望均衡实现概率显著提升;政策的总经济成本对期望均衡实现具有负向影响,而政府无作为产生的总声誉损失、生态农产品生产净收益、生态农产品消费者效用则正向影响期望均衡;滥用消费者补贴产生的高额补贴管理费用也将导致系统无法收敛于期望均衡。政府现阶段应打包出台认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以促进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安国  
为加快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有效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实现"等问题,江苏省江阴市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建立"还江于民、还湿于民、还绿于民、还河于民"的价值导向,重点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典举   杨丽艳  
实现生态产品经济效应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维持其功能的关键手段。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明晰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方式,提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举措,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具体包括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政策法规,建立生态产品健康发展的财税和金融系统,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验区,将生态产品价值整合嵌入全国经济核算体系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丛林   刘千禧   张树静   郝亮  
黄河流域源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劲,但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仍处于低位,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完善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论文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梳理黄河流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交易、税费途径、生态保护补偿三条主要途径,从补偿机制、特色产业、资源收益等方面明确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同步推进黄河流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