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2)
2023(8285)
2022(6605)
2021(5999)
2020(4433)
2019(9716)
2018(9202)
2017(17756)
2016(9082)
2015(9887)
2014(9764)
2013(9862)
2012(8980)
2011(8391)
2010(8565)
2009(8044)
2008(7744)
2007(7121)
2006(6393)
2005(5264)
作者
(25924)
(21961)
(21571)
(20813)
(13212)
(10357)
(9722)
(8262)
(8262)
(7787)
(7305)
(7093)
(6783)
(6684)
(6584)
(6491)
(6219)
(6217)
(6048)
(6025)
(5393)
(5350)
(5159)
(4968)
(4949)
(4842)
(4724)
(4608)
(4385)
(4335)
学科
(43501)
经济(43472)
(31354)
(29755)
管理(24987)
农业(18841)
(18126)
企业(18126)
业经(15844)
地方(13034)
方法(12678)
中国(11567)
产业(10632)
数学(10305)
数学方法(10234)
环境(10002)
(9140)
(8713)
(8445)
贸易(8443)
农业经济(8325)
(8261)
(8251)
(7989)
发展(7520)
(7507)
(6897)
农村(6879)
技术(6862)
(6607)
机构
学院(138507)
大学(129850)
(59064)
经济(57861)
管理(53420)
理学(46376)
理学院(45919)
研究(45333)
管理学(45333)
管理学院(45075)
中国(33552)
(28224)
科学(26877)
(26165)
(23966)
业大(21667)
中心(21569)
(21426)
(21350)
农业(20528)
研究所(19421)
(19222)
师范(19098)
财经(18931)
经济学(17785)
(16997)
(16960)
(16417)
北京(16153)
经济学院(16037)
基金
项目(95172)
科学(76329)
研究(75282)
基金(67912)
(57834)
国家(57257)
社会(50681)
科学基金(49512)
社会科(47775)
社会科学(47765)
(39949)
基金项目(36116)
教育(31702)
(31592)
编号(31490)
自然(27839)
自然科(27019)
自然科学(27017)
自然科学基金(26517)
资助(24734)
(24301)
成果(24209)
课题(21624)
重点(21319)
国家社会(21174)
发展(20632)
(20587)
(20318)
(19941)
(19616)
期刊
(76225)
经济(76225)
研究(37440)
(33924)
中国(28090)
农业(22732)
科学(19498)
业经(19401)
学报(18578)
管理(17353)
(16794)
大学(15321)
学学(14872)
教育(12931)
(11661)
金融(11661)
技术(11062)
问题(10570)
经济研究(10498)
农业经济(10221)
(9094)
农村(9044)
(9044)
财经(8837)
(8230)
(7812)
商业(7739)
经济问题(7723)
资源(7300)
社会(7146)
共检索到202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龙斌  
通过释放生态红利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最佳选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三大基本逻辑,一是基于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两山”理论的基本理论逻辑,二是基于政策推动、消费拉动和技术驱动的现实逻辑,三是基于国内大量案例的实践逻辑。乡村生态产业化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经济效率提升,产业生态化有利于形成乡村生态产品品牌溢价,二者共同作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基于这一内在机理,围绕生态资源开发、农业绿色转型、资源产权流转和生态载体溢价的四种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六大路径,即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发展乡村生态农业,以绿色转型为主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品质提升为主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以促进市场交易为主线发展乡村碳汇产业,以“生态+”为主线构建乡村全产业链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龙斌   王海鑫  
统筹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两大目标,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内在统一、彼此包含和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二者通过理念耦合、目标耦合、资源耦合、路径耦合、技术耦合,实现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基于这一耦合机理,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协同发展,应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发展生态农业,以绿色转型为主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品质提升为主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以促进市场交易为主线发展乡村碳汇产业,以“生态+”为主线构建乡村全产业链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郎宇   王桂霞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整全开发理念盘活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是新时代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在揭示生态资源价值化所经历的“生态资源价值培育—生态资源资本深化—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三阶段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阐述生态资源价值化与乡村振兴的内涵逻辑关联,并深入剖析生态资源价值化助推乡村振兴的三阶段逻辑机理,探讨助推乡村振兴的区域典型模式以及在助推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区域现实难点和共性现实难点。基于逻辑发展、区域难点、共性难点三个视角提出生态资源价值化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路径,为盘活生态资源价值,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寿奎  徐建卿  
生态资本价值实现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源动力,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生态资本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分析了生态资本价值实现影响因素及路径,探讨生态资本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内在逻辑,“双碳”战略目标、自然生态资本产权及碳汇交易政策是生态资本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外在动力,乡村绿色发展、生态与文化振兴是二者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提出生态资本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实现路径:认为生态资本价值实现要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合理规划产业与生态功能分区,通过碳配额管控创造生态产品需求,清晰界定生态产权,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完善生态产品定价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供给成本补偿及收益分配机制,加强补偿资金及交易市场监管,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资本价值实现协同推进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玉茹  刘金方  
数字经济是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智慧手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应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生产、大众生活及乡风文明等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创新共享的乡村数字经济平台,营造绿色、低碳的数字农业生态,建设精准、科学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真正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优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任伍  许传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乡村振兴对推动共同富裕、解决我国城乡、区域、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二者在目标、使命、原则、路径方面具有一致性,存在着内在机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做大做好共同富裕“蛋糕”提供坚实基础、优美环境、精神支柱、政治保障和根本。在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路径中,党的领导是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衔接机制的构建是基础,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支撑,破解“卡脖子”难题是前提,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品质是关键。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能够有效推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裕  韦大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探究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支撑力度不够、科技服务能力不强以及职业培训不够匹配等困境,从调整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科技服务能力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以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骏   李长健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发展理论,亦有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功用。乡村社会处于深刻转型期,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绿色化发展和数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更可作用于全面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的制度突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等。加快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乡村竞争力,应从思路转变、路径改良、具体措施和制度保障等多方面进行相应提升,以期使乡村更好迈入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骏   李长健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发展理论,亦有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功用。乡村社会处于深刻转型期,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绿色化发展和数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更可作用于全面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的制度突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等。加快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乡村竞争力,应从思路转变、路径改良、具体措施和制度保障等多方面进行相应提升,以期使乡村更好迈入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妍  
农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是,借助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巩固农户承包权,盘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各自的功用和能效。目前在农地“三权分置”制度贯彻过程中,还存在着农户所有权主体的地位遭到了排挤;承包权主体与土地的关系处于弱化和固化并存的复杂局面;经营权规模化流转的成效偏低;这些发展困局的存在,违反了政策设计者的初衷。对此,我们必须构建明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成员资格,尊重成员意愿,有偿出让承包权,并打破经营权身份限制来完善“三权分置”优化路径,实现农业发展效率的全面提升,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任伍  叶天希  孟娜  
供销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为应对物资短缺、保障物资供应而创立的一种流通组织,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萌芽与形成、曲折发展、停滞沉默、转型升级四个时期,在新时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通过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衔接流通链、提升价值链,做强做大做实做长乡村振兴的产业链、供应链、流通链、价值链,实现“四链同构”。供销合作社以组织振兴扎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根”,以产业振兴锻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骨”,以人才振兴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基”,以文化振兴凝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魂”,以生态振兴打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美”,以优质服务强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肌”,以现代流通畅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脉”,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倩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实现特色经济发展,从而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振兴发展的普遍选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特色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并对实践路径作简单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雁鸿   刘光玲  
乡村特色经济将特色资源与产业振兴相融合,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乡村产品,也通过构建特色经济体系,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产业动能。现阶段,乡村特色经济获得了数字技术、金融等要素支持,但仍面临特色优势不明显、产业协同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充分认识特色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多元优势,通过明确主导产业,融合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形态,整合金融、技术等优势资源,助力乡村特色经济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林  邹江  
文章从乡村产业可持续兴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三个角度探究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从农业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搭建、绿色金融支持乡村生态宜居的"软件"配套设计、乡村绿色金融供需环境改良、乡村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协同四个方面切入构建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以此来解决研究中发现的乡村绿色金融政策指引缺位、金融机构没有从产业链的角度创新形成绿色金融产品线、乡村绿色金融供需排斥共存等问题,供相关部门和"三农"主体决策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豆书龙   刘欢颜   胡卫卫   常亮  
党建引领是推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事业的核心机制。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效互动具有一体两面的鲜明特征,它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促推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二者是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相互增能、相互证成的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表征为党建与乡村振兴的一致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必然性和乡村振兴促进党建的锻造性。通过对山东省招远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党建与乡村振兴互动实践取得卓越成效,但仍存在共识凝聚难、主体协同难、平台搭建难和策略实施难等问题,据此应以建构主体认同凝聚价值共识,以推动协同治理实现效能提升,以搭建互动平台奠定物质基础,以确保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党建与乡村振兴的互动互促和深度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