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1)
2023(11664)
2022(9560)
2021(8977)
2020(7353)
2019(17246)
2018(17204)
2017(32797)
2016(17733)
2015(20361)
2014(20703)
2013(20292)
2012(18860)
2011(17258)
2010(17808)
2009(16597)
2008(16500)
2007(15348)
2006(13298)
2005(11505)
作者
(52742)
(44142)
(44131)
(42124)
(27657)
(21149)
(20072)
(17259)
(16603)
(15923)
(14979)
(14952)
(13950)
(13850)
(13850)
(13537)
(13515)
(12837)
(12691)
(12660)
(11118)
(10939)
(10847)
(10085)
(10065)
(9960)
(9943)
(9806)
(8966)
(8912)
学科
(77342)
经济(77281)
管理(46408)
(46086)
方法(35878)
(33376)
(33051)
企业(33051)
数学(32215)
数学方法(31623)
农业(21982)
中国(21038)
业经(19000)
地方(17836)
(16833)
(15821)
(13955)
环境(13551)
(12670)
贸易(12664)
理论(12396)
(12282)
(11933)
(11663)
(11066)
银行(11042)
(10583)
金融(10580)
(10512)
(10097)
机构
学院(260627)
大学(255417)
(101401)
经济(98914)
管理(98251)
研究(85454)
理学(84323)
理学院(83390)
管理学(81537)
管理学院(81079)
中国(64937)
科学(54488)
(54182)
(49973)
(45280)
(43239)
业大(41482)
中心(41072)
(40996)
研究所(39324)
农业(38089)
(35781)
财经(35545)
师范(35450)
北京(34111)
(32785)
(32011)
(30674)
经济学(30536)
技术(29684)
基金
项目(172726)
科学(134426)
研究(128591)
基金(121193)
(105176)
国家(104236)
科学基金(88492)
社会(79353)
社会科(74798)
社会科学(74773)
(70936)
基金项目(63888)
教育(60227)
(58554)
自然(55895)
编号(55262)
自然科(54465)
自然科学(54452)
自然科学基金(53409)
资助(49688)
成果(44781)
重点(39502)
课题(38792)
(38718)
(37176)
(35617)
创新(33189)
科研(32882)
大学(31946)
国家社会(31807)
期刊
(118237)
经济(118237)
研究(70890)
中国(54513)
(50776)
学报(40877)
科学(37751)
(34427)
农业(33708)
教育(32689)
管理(32603)
大学(31306)
学学(29358)
技术(25512)
业经(23644)
(22895)
金融(22895)
经济研究(17339)
财经(16620)
(16020)
问题(15702)
统计(14599)
(14572)
(14254)
图书(13522)
技术经济(13288)
(13275)
资源(12866)
决策(12127)
商业(12076)
共检索到383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晔  
剖析生态乡村的层次内涵及建设体系,明确生态乡村类型和模式,提出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具体途径,为切实提高生态乡村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晔  
1.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大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农村环境问题。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农村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合理划定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和保护范围,严禁在该区域内设立排污口,禁止在水源地周围倾倒垃圾、养殖畜禽、设立厕所等会对水质造成破坏的行为。重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根据农村生活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海燕  
乡村旅游近年来已成为一种受广大城市居民欢迎的新型的旅游形式,它不仅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如何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满足旅游者需求是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河北乡村旅游的资源特色和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在地域发展模式、项目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对河北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玮   韦姿言   张嘉龙   刘汉成  
文章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度挖掘生态型乡村景观的设计需求,利用全面质量管理KJ法整合用户需求卡片;编制KANO模型问卷,依据调研结果对生态乡村景观设计需求进行属性分类;结合Better-Worse系数明确构成优先级分析的设计依据。研究得出3项必备型需求、5项期望型需求、2项魅力需求的优先等级,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与研究思路。运用KANO模型分析生态乡村景观各项设计要素属性与优先级,为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依据与方向,有利于丰富现有生态型乡村景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腾   刘祖云  
生态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连接点,如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是当下及未来生态乡村建设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向互构作为分析框架,对南京市竹镇生态崛起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化”的双向互构是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生态产业化”是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过程,主要包括生态资源培育、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四个关键环节;“产业生态化”则是将环境减排和资源减量等生态思维应用到产业发展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间资源共享、绿色技术运用等多元途径实现。“两化”价值互享、功能互通,实现“两化”互构不仅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机制的支持。本文对“两化”互构的逻辑关系、行动策略和实现机制的提炼突破了既有的理论阐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态乡村建设研究中理论分析的不足。未来研究中,不同类型乡村的生态发展路径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腾   刘祖云  
生态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连接点,如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是当下及未来生态乡村建设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向互构作为分析框架,对南京市竹镇生态崛起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化”的双向互构是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生态产业化”是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过程,主要包括生态资源培育、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四个关键环节;“产业生态化”则是将环境减排和资源减量等生态思维应用到产业发展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间资源共享、绿色技术运用等多元途径实现。“两化”价值互享、功能互通,实现“两化”互构不仅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机制的支持。本文对“两化”互构的逻辑关系、行动策略和实现机制的提炼突破了既有的理论阐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态乡村建设研究中理论分析的不足。未来研究中,不同类型乡村的生态发展路径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徐新建  王宁  谢彦君  马波  章锦河  杨勇  李菲  廖婧琳  翁时秀  
如何借助旅游发展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议题。针对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自旅游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的10位专家依据"理论辨析—作用途径—作用模式"逻辑进行了跨学科研讨与对话。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认识以往旅游扶贫中遗留的不均衡、不充分等发展问题,坚持乡村正位,确立城乡平等"互哺"的关系;厘清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厘清乡村性、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多重逻辑关系;区分明确区域差异和发展阶段差异,并因时因地制宜;需要协同多元主体,尊重村民理性,提升乡村居民公民性;探索慢旅游、数字经济与乡村旅游融合等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巍  胡敏  靳晓娟  
乡村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角色"视角工具,探讨当前中国乡村建设中多元参与群体的总体情况和组成关系,从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内生力量三个层面,分析不同角色主导乡村建设的模式特征,梳理其在乡村建设中的影响领域、组织结构、作用机制、实施路径和建设成效,归纳不同角色视角下建设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不同建设模式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提出未来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衍毓  刘彦随  王业侨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建设占用耕地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亟需寻求有效的耕地占补途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村经济需要更加有力的投资拉动,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找到更加高效的着力点。村庄整治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村庄整治建设及其后续的土地整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乡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区域)间的高效流动,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探索总结村庄整治建设的优化模式和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三亚市为例,提出了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需要遵循的8项原则:依据村庄发展演变的主导驱动力差异,提出三亚市村庄整治建设的4种模式,即城镇扩展模式、项目带动模式、中心村集聚模式和移民拆建模式。为推动各种模式顺利实施,从农村产业培育和农民就业、多元融资渠道以及土地利用机制创新3个方面探讨了村庄整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旨在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整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和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爱英  
在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山西省乡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功能越来越脆弱,文章结合山西乡村发展实际,从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环境整治型模式、工业带动型模式四个方面阐述山西省生态型美丽乡村的构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珍子  
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关系,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之一是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并从技术和战略层面总结现有土地资源规划模式,分析诸如理性开发欠缺、布局方式结构不合理、城乡土地开发缺乏统筹等影响其优化的相关因素,提出坚持城乡土地规划统筹,完善土地制度,统一城乡土地市场,提升土地规划水平等方面的优化途径。旨在为实现城乡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绿色城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新颖  张健军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部分意识已转化为行为动力,但生态文明行为整体表现滞后。分析了农民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对"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启示,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促进公众生态文明行为提升、引导公众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八种途径,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金楼  夏太寿  
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把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设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功能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机制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人员智力化的现代科技服务网系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戴丽  
公共图书馆是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省级公共图书馆必须积极发挥职能,为提高乡村少儿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从创新服务机制、方式和内容三个层面出发,探讨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少儿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式,即协助健全完善乡村少儿图书馆(室)服务体系,提升未成年人获取图书服务的便捷性,打造适应少儿特点的特色服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文红  陈森发  向文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