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0)
- 2023(11890)
- 2022(10339)
- 2021(9441)
- 2020(8280)
- 2019(19311)
- 2018(19231)
- 2017(36969)
- 2016(20156)
- 2015(23136)
- 2014(23558)
- 2013(23293)
- 2012(21506)
- 2011(19831)
- 2010(20500)
- 2009(19247)
- 2008(18984)
- 2007(17322)
- 2006(15212)
- 2005(13558)
- 学科
- 济(106584)
- 经济(106509)
- 管理(57814)
- 业(51818)
- 方法(46028)
- 企(42961)
- 企业(42961)
- 数学(41023)
- 数学方法(40342)
- 地方(23421)
- 农(22743)
- 中国(22385)
- 学(21743)
- 业经(19791)
- 财(19647)
- 环境(16541)
- 理论(15533)
- 农业(15223)
- 制(15107)
- 和(14970)
- 贸(14922)
- 贸易(14914)
- 地方经济(14579)
- 易(14337)
- 划(12806)
- 融(12311)
- 金融(12308)
- 银(12262)
- 银行(12231)
- 务(11888)
- 机构
- 学院(303387)
- 大学(301579)
- 济(128425)
- 经济(125615)
- 管理(115147)
- 研究(104260)
- 理学(99230)
- 理学院(98044)
- 管理学(95806)
- 管理学院(95261)
- 中国(77618)
- 科学(66401)
- 京(64376)
- 财(55154)
- 所(54763)
- 农(51920)
- 研究所(49975)
- 中心(47285)
- 业大(46505)
- 江(46084)
- 财经(44156)
- 北京(41050)
- 农业(40823)
- 经(39706)
- 经济学(39464)
- 范(39412)
- 师范(39014)
- 院(37110)
- 州(36645)
- 经济学院(35277)
- 基金
- 项目(198672)
- 科学(154931)
- 研究(141676)
- 基金(141566)
- 家(124231)
- 国家(123247)
- 科学基金(104722)
- 社会(88201)
- 社会科(83577)
- 社会科学(83549)
- 省(79992)
- 基金项目(74434)
- 自然(68705)
- 自然科(67040)
- 自然科学(67019)
- 划(66796)
- 教育(66132)
- 自然科学基金(65750)
- 资助(60249)
- 编号(57186)
- 成果(46049)
- 重点(45645)
- 发(43641)
- 部(43036)
- 课题(40702)
- 创(40561)
- 科研(38014)
- 创新(37935)
- 计划(37205)
- 大学(36363)
共检索到448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浩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开发及利用地球资源,最终导致自然资源濒临耗竭,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生态与经济的辨证关系与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耦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上,最后提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青 徐勇
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揭示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及其系统耦合要素演变过程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农牧模式的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开展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各监测站数据和吴起县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坡度等数据,模拟分析了吴起县种植业作物产量与泥沙流失量随人均梯田面积的变化特征,评价了吴起县草畜业生态经济耦合现状并模拟分析了预计可达到的生态经济耦合指数。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不仅能小幅度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能大幅度减少泥沙流失量,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耦合指数可以定量表征生态经济耦合过程及其状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正 刘向晖 刘新平
在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农业经济子系统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起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型,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来量化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与程度。以河南省为例,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跟踪2003年到2012年的数据变化情况,研究得出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农业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1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超 付德志
依据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的原理,改进min-max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的计算基础,提出可调可比可预测的功效函数与基于均值功效的熵值赋权法;讨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等级标准,阐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算法;以精简评价指标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等级标准、模型算法和指标体系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加以实际应用,验证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超 付德志
依据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的原理,改进min-max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的计算基础,提出可调可比可预测的功效函数与基于均值功效的熵值赋权法;讨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等级标准,阐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算法;以精简评价指标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等级标准、模型算法和指标体系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加以实际应用,验证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晓莺
本文应用耦合模型,对我国1 9个重要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程度继续测度,结果表明,19个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些城市的耦合性发展大致可分为五类,而且有一半左右的城市集中初步耦合型阶段。从区域性角度对比可知,我国北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水平较差,这些城市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
耦合模型 旅游 生态 协调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汝龙 张盼盼 宓科娜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挖掘耦合协调背后的滞后因子。研究发现:①时序特征方面,受金融危机、经济下行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支出水平是影响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②空间格局方面,经济发展市际变动明显,大致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特征。社会保障首位特征明显,总体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③市际耦合方面,上海属于优质协调类型;江苏、浙江属于中级协调类型;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贵州省属于初级协调类型,而云南属于轻度失调类型;④滞后因子方面,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而江苏、浙江、湖北和湖南则属于社会保障滞后型。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汝龙 张盼盼 宓科娜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挖掘耦合协调背后的滞后因子。研究发现:①时序特征方面,受金融危机、经济下行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支出水平是影响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②空间格局方面,经济发展市际变动明显,大致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特征。社会保障首位特征明显,总体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③市际耦合方面,上海属于优质协调类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森宇 曲波
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省级区域(港澳台、西藏地区除外)的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且各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区域创新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且随着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愈加显著。最后,针对我国各区域提出了完善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生态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度 生态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承超 孙曰瑶
引入连锁品牌选址耦合系数概念,构建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范式下的需求函数,分析连锁品牌选址的耦合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连锁品牌品类集和商圈中消费者所需的品类集的耦合程度,即选址耦合系数的大小,决定了连锁品牌在不同商圈的选择;连锁品牌在商圈的选址耦合系数越大,则连锁品牌越倾向于选择此商圈;在同一商圈内不同连锁品牌的市场需求量由选址耦合系数、价格和品牌信用度三者共同决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博
在产权分享的理念下,本文通过假定短期内产权制度不变与中长期内产权制度将随着生产力的变迁而变迁两种路径,提出了四个包含产权分享因子的经济增长模型。并指出在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中构建产权分享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士靖 刘银仓 邢明军
在阐释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量模型。并对中国2005年31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协调度却差异显著,且以中度协调与高度协调为主;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绝大多数省区处于不同程度的环境滞后型或经济滞后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还远没有达到良性共振的状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原琳娜 李富佳 董锁成 刘鑫 马蓓蓓
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0—2013年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对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及耦合度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水平呈现在波动中下降的演变趋势,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在波动中上升的演变趋势;西安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二者协调性由低水平的经济滞后失调型发展为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滞后协调型,并存在工业废气排量增加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等问题,因此,需加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与监管,实施绿色考核制度,坚持绿色生活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2个角度出发,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青 傅强
采用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和GLS方法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首先,借助PVAR模型分析指标间双向耦合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碳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的直接效应与反馈效应表现为不对称,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的直接效应与反馈效应表现对应相反;城乡收入差距仅是影响固体废物排放的原因,两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均不是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能源消费为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因,仅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是能源消费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与能源消费在异质污染物排放下呈因果关系各异。然后,利用GLS方法进行样本数据分组回归,得出如下结果:在固体废物低排区,多重经济因素作用下收入差距拉大增加固体废物排放;在固体废物高排区,当城乡收入差距较小时,经济因素交互下城镇化率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系数为正,当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时,可通过增加外商投资、吸引高质量人力资本和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来降低由城乡收入差距,以引起工业固体废物增排。最后,就降低污染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给出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晓东 李莺飞 林真如
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2005—2012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2年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在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对比分析显示,2005—2010年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2011—2012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已超前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生态旅游开发水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促进福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系统耦合协同评价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
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OFDI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农业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社会保障水平、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浙江省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修正耦合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林分生长与影响因子耦合关系分析
基于耦合模型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