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0)
2023(12553)
2022(11159)
2021(10578)
2020(8899)
2019(20295)
2018(20244)
2017(38579)
2016(21252)
2015(23853)
2014(23951)
2013(23399)
2012(21588)
2011(19164)
2010(18990)
2009(17175)
2008(16604)
2007(14138)
2006(12318)
2005(10613)
作者
(59808)
(49598)
(49123)
(46885)
(31594)
(23963)
(22469)
(19373)
(18825)
(17691)
(17310)
(16482)
(15826)
(15489)
(15281)
(14974)
(14827)
(14620)
(14193)
(13973)
(12267)
(11964)
(11729)
(11269)
(11026)
(11000)
(10990)
(10891)
(9876)
(9843)
学科
(82103)
经济(82017)
管理(56875)
(50918)
(42430)
企业(42430)
方法(36370)
数学(29887)
数学方法(29503)
(22703)
地方(21023)
中国(20347)
(20000)
业经(19067)
(17285)
理论(15831)
环境(15767)
农业(15473)
(14747)
(14161)
贸易(14150)
(13667)
教育(12593)
(12390)
(12094)
技术(11929)
(10911)
财务(10851)
财务管理(10827)
(10633)
机构
学院(289997)
大学(289759)
管理(114441)
(106003)
经济(103379)
理学(99204)
研究(98102)
理学院(97980)
管理学(96193)
管理学院(95671)
中国(70652)
科学(64149)
(62968)
(48853)
(46675)
(45851)
研究所(45023)
业大(44230)
中心(44198)
(42929)
师范(42567)
(42003)
北京(40001)
财经(37883)
(36558)
农业(35748)
(35005)
师范大学(34645)
(34306)
技术(31210)
基金
项目(204916)
科学(159719)
研究(151047)
基金(145852)
(127178)
国家(126079)
科学基金(107588)
社会(92307)
社会科(87139)
社会科学(87116)
(81046)
基金项目(79304)
自然(70902)
自然科(69074)
自然科学(69057)
教育(68720)
(68380)
自然科学基金(67753)
编号(63222)
资助(59114)
成果(50664)
重点(45940)
(44316)
(43778)
课题(43336)
(42045)
创新(39049)
科研(38864)
项目编号(38224)
大学(37888)
期刊
(118917)
经济(118917)
研究(82839)
中国(52706)
学报(46623)
科学(43687)
(41434)
管理(39918)
教育(36754)
大学(34752)
(33411)
学学(32379)
农业(29379)
技术(24123)
(20648)
金融(20648)
业经(20623)
图书(17967)
经济研究(17675)
财经(16779)
资源(16069)
问题(15581)
(15561)
科技(14737)
(14247)
理论(13694)
(13672)
现代(13040)
实践(12778)
(12778)
共检索到417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春华  钟育华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当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崛起,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生态、人文与园林景观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从南山地域特色出发,探索生态、文化与园林景观的关系,提出主题旅游景区的规划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海鹰  黄崇利  曾小红  
探索符合生态旅游内涵和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方面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现有研究多偏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设施建设等开发管理内容,基于经营管理主体的视角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框架、方法和手段进行的研究十分鲜见。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实践中构建了以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为依托,以系统化、国际化、人本化管理理念为指引,以准军事化+标准化体系+游客满意系统为内容,以协调和创新化经营管理方式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式经营管理模式。该经营管理模式特征主要包括: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景区内涵式、特色化发展的"指南针";高效能的综合管理体系为景区提供良好的技术和服务支撑;科学研究和综合化人才培养是景区持续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月平   赵昕  
海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重要支柱产业,亦是热带、亚热带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西岛拥有热带岛屿所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对游客非常具有吸引力。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入了解西岛现状,并对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从地理位置和特征、气候条件、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日后的旅游开发战略目标和旅游开发对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文琰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具体措施之一,与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具有耦合关系。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化乡村旅游振兴战略,充分发掘本地旅游资源,是各地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园林景观是乡村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会吸引更多游客,从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助力。结合《园林景观设计基础》一书,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妮  
生态休闲理念集中反映了当前受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而生态休闲旅游无疑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这就要求乡村旅游产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快产品更新与服务升级。园林景观作为兼具自然美感与人文特质的旅游资源,充分契合了时下受众的生态休闲消费需求。因此,应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乡村本地的园林景观资源,合理打造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新型乡村旅游体系,以此去驱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多元化转型、长效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崧  张翼飞  王崑  李刚  杜爽  于广治  
随着目前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旅游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重视和青睐。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对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基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区域旅游发展尤为重要。以龙镇《红灯记》文化旅游区为例,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客源市场的分析结果,结合旅游规划"AVC"三力理论——即吸引力(A)、生命力(V)、承载力(C),分别从开发建设理念、产品体系的打造、意境流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规划的方案和实施建议,为基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区域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华春,石军南  
以江西省安福县武功山风景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组成、结构。通过对研究区定性和定量研究,在MapInfb软件支持下,以VB、MapBaic和MapX控件相结合,研制景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武功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提供各景点之间最短路径计算及相应的图文资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杰  
[目的]探讨司马矿区园林景观改造对生态化农业示范园的影响,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寻找煤矿塌陷区的治理、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途径。[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采煤塌陷及废弃地生态复垦工程为例,运用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探讨煤矿塌陷区农业示范园构建原则,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构建定位;应用生态网络、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思维,对矿区进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规划。[结果]司马矿区第一期土地复垦工程、水上公园挖淤泥及公墓区工程,第二期水上公园配套设施、公墓区配套设施、道路工程应用了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设计与建设新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待建的第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开发文化资源项目及各种娱乐项目须进一步坚持生态再造的原则。[结论]塌陷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再造必须考虑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朝着旅游业、农业等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杰  
[目的]探讨司马矿区园林景观改造对生态化农业示范园的影响,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寻找煤矿塌陷区的治理、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途径。[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采煤塌陷及废弃地生态复垦工程为例,运用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探讨煤矿塌陷区农业示范园构建原则,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构建定位;应用生态网络、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思维,对矿区进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规划。[结果]司马矿区第一期土地复垦工程、水上公园挖淤泥及公墓区工程,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主题旅游景区是近年我国发展较快的一种旅游景点共生模式。文章选择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内共生存在的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通过游客认知评价分析了该景区内共生景点旅游形象和景区主体形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同类主题共生旅游景点形象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利共存关系;历史遗存类景点对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的影响较大,而新建文化主题类景点对景区旅游形象影响较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尚晓娜  冯雅鑫  
随着体验式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演艺产品在提升三亚旅游的文化内涵,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中的作用愈加凸显。通过从设施、表演、服务、环境4个方面共17项评价指标对三亚千古情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游客整体满意度较高,相对于景区"硬件"方面的建设,未来更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挖掘、表演的内容、节目的创意性、演出的互动性等"软件"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诗  杨建欣  罗言云  
彩叶大乔木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对于营造具有色彩美的园林景观,增强景观环境的感染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成都地区彩叶大乔木资源状况及其在大学校园、公园、居住区和道路绿化中的应用实况,提出了三大应用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树萍  张雪蓓  高洁  周仁佳  徐海娇  
基于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总体方案,亟需把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海南国际旅游岛。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重视,滨海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海洋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其部分不合理的开发使得水体及海洋生物等遭到破坏。以三亚湾和大东海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游客对海洋的影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旅游产业最新相关政策对不同主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借此提高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海洋与经济双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安湘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想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农村生态景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生态旅游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其核心内容。在旅游景区中,除少数特殊的人文类风景名胜区外,植物景观始终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否具有优美独特的植物景观,就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植物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为的营造,这可使天然的植物景观锦上添花,更加优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主要有建设植物专类园、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利用"意境美"提升植物景观内涵、营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秋玲  
语言变化是衡量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以西安为例,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就旅游开发对目的地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产生这些效应的原因和空间特征。研究发现,旅游开发导致了目的地当地方言的淡化,外来方言的渗入以及外语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土语景观萎缩,普通话景观扩张,形成新语言占据土语空间和两者并存的现象;②目的地语言景观更趋多元化,空间上形成了以旅游区为主体的粤方言渗透区;③外语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与方言相互交融,形成中外语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