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2)
2023(5300)
2022(4187)
2021(3873)
2020(2917)
2019(6426)
2018(6198)
2017(11184)
2016(6161)
2015(6886)
2014(6461)
2013(6323)
2012(5811)
2011(5320)
2010(5216)
2009(4688)
2008(4554)
2007(4124)
2006(3778)
2005(3353)
作者
(19988)
(16632)
(16625)
(15830)
(10586)
(8146)
(7315)
(6510)
(6445)
(5809)
(5804)
(5714)
(5469)
(5409)
(5329)
(5233)
(4975)
(4966)
(4956)
(4896)
(4323)
(4269)
(4133)
(3949)
(3858)
(3788)
(3638)
(3629)
(3492)
(3476)
学科
(20523)
经济(20495)
管理(13937)
(12664)
(9972)
企业(9972)
(7907)
(7199)
方法(7139)
中国(6714)
数学(5871)
数学方法(5710)
业经(5567)
(5109)
农业(4939)
(4783)
地方(4451)
理论(4053)
(3828)
教育(3789)
(3549)
贸易(3546)
(3541)
税收(3535)
(3492)
环境(3469)
(3422)
(3339)
(3329)
银行(3303)
机构
大学(85853)
学院(85686)
研究(36397)
(29081)
经济(28276)
管理(26617)
中国(26001)
科学(25537)
理学(22556)
理学院(22200)
管理学(21565)
管理学院(21433)
(20623)
(19996)
(19365)
研究所(18523)
农业(16584)
中心(16057)
业大(15768)
(14349)
(14133)
(13923)
(13255)
师范(13000)
(12691)
北京(12265)
(11519)
技术(11316)
研究院(11221)
科学院(11032)
基金
项目(61617)
科学(47564)
基金(43452)
研究(42038)
(40982)
国家(40639)
科学基金(32560)
社会(24862)
(24595)
社会科(23338)
社会科学(23328)
自然(22476)
基金项目(22422)
(22272)
自然科(21911)
自然科学(21901)
自然科学基金(21505)
教育(19654)
资助(17356)
编号(16705)
重点(15422)
(14361)
成果(14008)
计划(13459)
课题(13079)
(13027)
(12768)
科研(12294)
科技(12152)
创新(11957)
期刊
(34589)
经济(34589)
研究(25962)
中国(20724)
学报(20338)
(19137)
科学(17565)
大学(14453)
学学(13748)
教育(13371)
农业(13087)
管理(10262)
(10068)
(6881)
(6772)
金融(6772)
技术(6396)
业大(5870)
经济研究(5801)
业经(5718)
(5419)
财经(5061)
农业大学(4737)
林业(4606)
科技(4595)
资源(4522)
(4383)
问题(4168)
职业(3741)
自然(3519)
共检索到133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定功  
生命课堂就是"生命在场"的课堂,是课堂本来应有的面貌。生命课堂的特征基本表现在课堂价值取向、课堂过程、师生关系上的"生命在场"。生命课堂需要建立生命立场的逻辑起点,搭建生命视角的解释框架,重构课堂的精神维度,形成生命关怀的语言样态,呈现开放生成的教学过程,建立互助同行的"学习共同体",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宝来  张诗雅  杨伊  
信息技术引发了中小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与转型,催生出中小学新课程形态、新教学模式和新学习方式,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学习即是适应这一变革与转型的最新成果。慕课的课程特征和学习特点,要求课程建设和开发以方案设计为根本。翻转课堂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顺序的简单调转,而是基于网络教育和网络教学实践以及移动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创新,该模式的教学实施必须建立在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架构和教学方案的科学设计基础上,因此设计导引、过程预设是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金国  
中职课堂上普遍存在教师灌输式教学和学生被动、乏味、消极学习的现象,影响了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制约了师生的发展。活力课堂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以中职数学教学为例,基于活力课堂具有教师充满激情、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师生和谐愉悦的氛围和实现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出了活力课堂"四境""三化"和"三性"的实施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培  
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从现代农业内涵和建设途径分析,现代农业具有生产技术科学化、经营形式产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生态环境优良化、经济社会功能多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等特征。只有把握这些特征,我们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丽敏  崔志钰  冯素琴  
英语积极课堂情境是指课堂上由熟悉的外在事物引起的学生心理状态正向变化的场域。英语积极课堂情境具有共通性、迁移性、结构性和体验性的特征。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伪积极、虚积极的课堂情境,根本原因在于情境素材选择的随意性削弱了共通性、情境形式呈现的简单化阻碍了迁移性、情境设计视野的局部性影响了结构性、情境实施方式的功利性弱化了体验性。实施高职英语积极课堂情境需要情境内容由选择向选编转变,情境形式由迎合向融合转变,情境结构由个例向整体转变,情境功能由辅件向主件转变,使高职英语课堂情境真正回归英语教学的意义本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如何认识和识别一流本科教育,二是如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前者首先要解决对本科教育重要性等方面的认识问题,以提高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及深化对一流本科教育的认识;其次要明晰一流本科教育具备的基本特征,以清楚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方向和评价标准。后者涉及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建设重点、课程教学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其中建设路径主要按照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逻辑过程,讨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需要经历的主要环节、内涵及其要求。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一流本科教育的认识问题、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夏雨  
本文首先探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定位和核心概念内涵;然后从组织特征、办学定位、基本职能、办学模式、师资队伍、组织文化等维度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并针对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背景,从办学理念、组织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和组织文化等角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于晨  
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本质上是协调区域内多元主体及其教育资源关系的综合改革。在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面临难题。从价值关系、互动关系和监督关系向度剖析区域高职教育治理过程与实践,明晰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具有系统性、趋向性、协同性的基本特征。立足"制度+技术"创新,实现制度层级与技术应用融合、组建高职教育集团,打造高职教育集团品牌、改进校企协同开发机制,促进治理资源的"多体融合"、构建基于数据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第三方治理评估机制是切实推进区域高职教育治理实效的有益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我国大学治理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学校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领导体制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术管理实行学术委员会制度,民主管理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党委领导,决策及时;校长负责,执行有力;层级清晰,实施高效;权力制衡,责任明晰。但也存在决策主体单一,利益主体参与不够;制度建设滞后,学术权力行使低效;科层权力偏大,民主权力不彰等不足。新时代我国大学治理应当重点从增强制度自信,坚持制度自觉;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完善治理结构,优化治理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勇  
合作是银企战略联盟存在的条件,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是促进合作提升的手段。银企战略联盟为银企双方持久发展注入了活力,但银企战略联盟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联盟中的共生机制促进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演进。战略联盟前阶段、雏形阶段、整合阶段与融合阶段是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进的一般路径,但演进还依赖于银企战略联盟中的信息共享、信任培育和利益共享等驱动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旺盛  孙其信  陈源泉  王小龙  
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研究其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本研究基于对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世界农业强国的类型与共性特征分析,总结了世界农业强国的3大类型和6大共性特征,提出了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的5大独特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是资源不足型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及主要农产品自主可控是核心要求,家庭小农户经营主体是农业经营基本特征,实现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以及区域农业多样性和差异性是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系统规划部署建设中国农业强国的“四梁八柱”战略路径建议,以期为制定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欧平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的全新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大学高等数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是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合力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正银  
阐述了关于生命化教学的有关认识;分析了课堂教学中生命化教学的缺失现象;提出了构建生命化教学的五种策略:激励自信,突出主体;学会学习,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展示科学过程,陶冶科学情操;重视思维训练,提升内在素质;弘扬理性精神,形成健全人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海珍  
高职学生人格特征调查表明,辽宁省高职学生人格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和区域差异,基于高职生的人格特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五种课堂新型教学模式:赏识竞赛式的合作模式、媒体延伸式的训练模式、交际开放式的讨论模式和情境探索式的创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珍  赵永勤  张育菡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和学生基于相同教学目标,引入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平等分享和交流的氛围中共同学习的课堂教学生态组织系统,其本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转向以师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建构师生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以提高课堂的教育性和发展性。要建构真正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可通过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课堂氛围、创设学习情景以及家校合作等途径来形成群体间的共生关系,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实现共同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