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7)
2023(3576)
2022(2732)
2021(2917)
2020(1975)
2019(4843)
2018(4986)
2017(6889)
2016(5288)
2015(6045)
2014(6295)
2013(5133)
2012(4762)
2011(4384)
2010(4764)
2009(3781)
2008(3611)
2007(3252)
2006(2935)
2005(2861)
作者
(10718)
(8614)
(8606)
(8498)
(5604)
(4193)
(4146)
(3600)
(3412)
(3379)
(3039)
(3035)
(2940)
(2832)
(2787)
(2711)
(2699)
(2699)
(2659)
(2589)
(2534)
(2335)
(2186)
(2127)
(2089)
(2031)
(2027)
(1899)
(1894)
(1880)
学科
教育(20006)
中国(9638)
教学(9482)
理论(8521)
管理(5993)
学法(5305)
教学法(5305)
(5006)
经济(4996)
学理(4505)
学理论(4505)
(4308)
思想(3878)
政治(3798)
研究(3797)
(3728)
(3595)
思想政治(3590)
政治教育(3590)
治教(3590)
德育(3554)
发展(3521)
(3458)
(3399)
改革(3394)
高等(3388)
学校(3228)
计算(2905)
算机(2877)
计算机(2877)
机构
大学(57913)
学院(54255)
教育(28604)
研究(22390)
(20957)
师范(20871)
师范大学(17459)
职业(15184)
(14651)
技术(13411)
科学(12402)
教育学(11157)
(11156)
管理(11016)
职业技术(10634)
(10606)
北京(10514)
中国(9648)
研究所(9588)
技术学院(9452)
中心(9156)
(9023)
理学(8785)
(8761)
理学院(8499)
经济(8329)
教育学院(8231)
(8140)
管理学(8073)
管理学院(7927)
基金
研究(33760)
项目(31005)
教育(26784)
科学(24697)
成果(18384)
编号(18333)
课题(17170)
社会(15882)
基金(15739)
(15650)
社会科(14589)
社会科学(14587)
(14482)
(14268)
(12358)
国家(12030)
规划(11541)
(10770)
项目编号(10569)
研究成果(10392)
年度(9815)
(9717)
科学基金(9344)
(9117)
重点(9031)
(8977)
(8942)
阶段(8913)
(8632)
教育部(8335)
期刊
教育(53698)
研究(28669)
中国(25960)
职业(14448)
技术(11891)
(11383)
经济(11383)
技术教育(9791)
职业技术(9791)
职业技术教育(9791)
高等(6141)
(5853)
论坛(5853)
大学(5799)
成人(5475)
成人教育(5475)
学报(5468)
高等教育(5147)
(4853)
(4677)
职教(4657)
图书(4644)
科学(4590)
发展(4306)
(4306)
管理(4230)
(4024)
比较(3735)
书馆(3520)
图书馆(3520)
共检索到9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军  
几年前,教育界从改革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在此基础上,在教育中关注生命、强调生命体验、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延平  
教育与生命共存并互相印证。人的生命特性是教育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教育是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需要,教育在展示生命存在的同时也完善了生命的发展。生命本体的教育坚持在教育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反思“非生命化”教育对人生命的漠视,关注生命整体和人的生命全程是生命本体教育的最终选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杜政荣  
知识的更新、建构以及能否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为“课程统整”之诱因,而真实世界的整体性,以及人脑功能之连结与分析,更加突显“课程统整”之重要。课程统整是组织学科内容的一项技术与方法,也是一套进步的教育哲学,知识必须与生活面结合、学校与社会连结,让学习者体认到学习的意义。“课程统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内容或经验,组合成一种有意义的、统整的学习内容或经验,并达成学习意义化、内化、类化和简化之功能。为了达到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及追求永续发展之目标,尝试以生态系统的观点来做课程纵向及横向之连结,串连生活相关之主题,融入个人、家庭、社会和地球等内容,这个统整课程称为“生活科学概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红雨  张瑞中  
伴随着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情境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情境学习的存在依据,情境知识是情境学习的基本构成、直接表征与最终产出,其从根本上赋予情境学习瞬间性、完整性、实践性与反思性的特征,构建起"实践——反思"的轮回运行模式,并最终赋予学习者"合法性参与者"的身份。在情境学习理论的关照下,强调实践的职业教育课程之实施同样需围绕"情境"展开,具体而言,其课程内容应立足于"就业"与"岗位"等具体情境完成设置、其课程结构应以松散开放为基本特征,其课程实施应以实习场为中心持续推进,其课程评价应以档案袋法为具体手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  
实践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行为逻辑,应当成为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基与理念,也为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与丰富内涵。基于实践哲学指导的职业教育发展,更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进行全面的审视,必须兼顾终身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正式与非正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兼顾职业教育的长期与短期目标等内部结构的要素与博弈。在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上,认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环境,做出一系列基于解决现实实践困境的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正  黄秋明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领域的影响已远非止于技术工具的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革命性颠覆所产生的影响是双刃的——一方面,它超越时空局限的功能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显见的便利,另一方面,它在后现代语境中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解构已露出了显见的端倪。因此,对基于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观照下的学科教学从教学理念角度的审视已绝非杞人忧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庆启  赵玉红  包怡红  张娜  孟琳  张玥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主干必修课程,OBE理念是一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模式,将其创新地应用到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根据OBE理念的内涵及要求,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研究,目的是积极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伟芬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奇  
生命美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视点是基于对人的关注。在生命美学的观照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之美、自由之美和超越之美都是对生命之美的诠释。从美的尺度出发,追寻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性与意义性双向成长之美,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存储性和生成性互动发展之美,释放教师专业成长传承性与创造性的共同活力之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当前国际学前课程变革持续高涨,而从文化视角观照学前课程变革,成为越来越清晰的一个自觉意识。首先,在课程内容设计层面,彰显具体的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内容,以培养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理解意识。其次,在儿童观上,回复儿童的社会文化规定性,关注儿童的社会文化生态背景,视儿童为追求意义体验的社会文化个体。再次,努力寻求学前课程变革的社会文化适宜性,或者是在一国范围内观照学前课程变革对少数族群文化的适宜性,或者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框架内,寻求引自西方的课程理念对本土文化的适宜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樊亚峤  靳玉乐  
意境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高范畴,并成为中国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研究意境思想观照下的课程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意境思想运用于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者采取"布白"艺术,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在课程实施的意境创设过程中,课程使用者应采取必要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李秋红  宫亮  
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革实践,也需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价值引领,开展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如何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进行论述,提出"全程全员全方位成长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最终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仁彧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总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了参与老年教育活动。为此,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何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确保老年教育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规范老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有效破解老年教育发展中的困境,提升老年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是确保我国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晓蓉  
当下,教育的"非共生态"促使人们关注共生教育。共生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在教育过程中,个体与自然、与文化、与社会,以及与自身的共处,自然地协调了各种关系,共生是教育旨归达成的充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