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0)
2023(4504)
2022(4062)
2021(3821)
2020(3497)
2019(7788)
2018(8119)
2017(16965)
2016(9379)
2015(11017)
2014(11512)
2013(11721)
2012(11407)
2011(10264)
2010(10814)
2009(10361)
2008(10500)
2007(9758)
2006(9145)
2005(8728)
作者
(27447)
(22404)
(22359)
(22014)
(14355)
(10732)
(10440)
(8612)
(8539)
(8320)
(7621)
(7438)
(7284)
(7090)
(6970)
(6956)
(6735)
(6714)
(6572)
(6557)
(6033)
(5526)
(5519)
(5268)
(5221)
(5138)
(5135)
(5095)
(4584)
(4417)
学科
(39463)
经济(39391)
管理(31491)
(28116)
(21234)
企业(21234)
方法(17011)
数学(15179)
数学方法(14967)
中国(14768)
(14423)
(13464)
(12625)
(10033)
银行(10029)
(9606)
(9344)
贸易(9335)
(9087)
农业(8310)
业经(7835)
(7653)
(7589)
金融(7589)
(7464)
财务(7442)
财务管理(7419)
制度(7200)
(7200)
税收(7170)
机构
大学(142930)
学院(142810)
(63291)
经济(61794)
管理(53662)
研究(46335)
理学(44082)
理学院(43670)
管理学(43041)
管理学院(42774)
中国(40565)
(35645)
(30640)
财经(26762)
科学(24087)
(23823)
(23631)
(23580)
中心(22437)
北京(20771)
研究所(20156)
经济学(19546)
财经大学(19454)
(19243)
(18845)
(18749)
师范(18653)
经济学院(17671)
(15913)
业大(15851)
基金
项目(76059)
研究(59880)
科学(59347)
基金(54711)
(45042)
国家(44597)
社会(38291)
科学基金(37970)
社会科(36180)
社会科学(36173)
(28708)
教育(28206)
基金项目(27802)
编号(25918)
资助(24222)
(23986)
成果(23169)
自然(22371)
自然科(21787)
自然科学(21782)
自然科学基金(21345)
(18181)
课题(17964)
重点(16538)
(16300)
教育部(16077)
(16054)
人文(15781)
项目编号(15532)
社科(15287)
期刊
(81062)
经济(81062)
研究(52699)
中国(28714)
(27908)
(21004)
金融(21004)
管理(20898)
(17678)
教育(16407)
学报(15812)
科学(15388)
业经(14134)
财经(13778)
经济研究(13413)
大学(12877)
(11864)
学学(11634)
技术(11517)
问题(11322)
农业(11077)
(9928)
理论(9107)
商业(8866)
实践(8151)
(8151)
国际(7901)
图书(7901)
统计(7857)
(7359)
共检索到240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惠雄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逐渐出现了市场疲软、经济热点难以形成等过剩经济特征。而同时,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居高不下,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甚至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居民消费率还要低。①这些经济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我国逐渐形成并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长春  金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解决对策,关键是要消除致使消费率下降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制性因素,以求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其翔  龙志和  
由于中国官方提供的居民消费率数据可比性受中、外经济核算规则差异的影响较大。该文基于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对这种因中外核算规则差异对中国居民消费率计算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方法是采用机会成本法重新计量中国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服务消费以及利用官方经济指标间的数量矛盾推算中国的灰色消费等等。该文通过调整中、外经济核算差异的影响后发现,2006年至2012年间中国居民消费率在45.23%至52.89%之间,不但高于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国居民消费率数值,并且还呈逐年上升趋势。该文的结论是:调整后的中国居民消费率虽然低于同期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与主要亚洲国家居民消费率的差异不大,中国居民消费率没有显著偏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顾纪瑞  
2011年11月29-30日,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主办的全国第十五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郑州隆重召开。来自北京、石家庄、太原、济南、西安、南京、成都、武汉、上海、长沙、广州等地及河南省内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9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建党90周年与党对民生的关怀暨消费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的会议主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讨,本刊特编发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大会发言和论文,以飨读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春秀  
本文解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由省际消费率下降引致,而非省际间的贫富差距。在理论上分析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后,运用2000~200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些可能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区生产总值对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仅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临近拐点,预期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偏低并持续下降是消费率偏低的另一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促进劳动者报酬份额提高是必要前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振明  
利用数据资料、图表分析对中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率变化和居民消费倾向变化进行了实证考察,得出了由 于市场状况的变化,使得当前的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判断是合适的结论,认为扩大内需必须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入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江林  马椿荣  
我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并持续走低,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开辟了居民消费心理这一新视角来研究我国最终消费率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影响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居民心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了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心理成因,并为寻求提高最终消费率的对策措施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无论是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 ,还是与钱钠里“标准结构”相比 ,我国当前的消费率明显偏低。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情况 ,对当前消费率偏低的形成原因作必要的探讨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方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消费率却越来越低。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十几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消费率太低,固定资产投资率太高,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这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顾海兵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3年第2期著文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从实证角度看,是合理程度偏低,其具体理由如下:1.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支出严重偏低,农民住房支出也并不偏高,综合各方面情况,估计这情况至少要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才能得到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赜琳  刘社建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居民消费率难以有效提升是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关键。居民消费率难以提升具有极为复杂的原因,有必要从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积极促进就业,在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基础上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拓展消费领域与完善消费信贷,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等方面入手,积极提升居民消费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