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0)
- 2023(17680)
- 2022(15144)
- 2021(14275)
- 2020(11890)
- 2019(27114)
- 2018(27083)
- 2017(50647)
- 2016(28097)
- 2015(31657)
- 2014(31585)
- 2013(31070)
- 2012(28643)
- 2011(25897)
- 2010(26245)
- 2009(24304)
- 2008(23538)
- 2007(21004)
- 2006(18751)
- 2005(16748)
- 学科
- 济(107002)
- 经济(106874)
- 管理(85492)
- 业(76425)
- 企(64581)
- 企业(64581)
- 方法(42466)
- 数学(34907)
- 数学方法(34468)
- 中国(33004)
- 农(29973)
- 财(29273)
- 地方(26726)
- 业经(26154)
- 学(25670)
- 制(23648)
- 理论(20590)
- 农业(19823)
- 银(19661)
- 银行(19602)
- 行(18714)
- 和(18652)
- 贸(18643)
- 贸易(18629)
- 融(18116)
- 金融(18107)
- 务(18022)
- 技术(17992)
- 易(17976)
- 财务(17926)
- 机构
- 大学(387329)
- 学院(387194)
- 管理(150765)
- 济(146560)
- 经济(142774)
- 研究(134180)
- 理学(127340)
- 理学院(125835)
- 管理学(123594)
- 管理学院(122867)
- 中国(101980)
- 京(84965)
- 科学(84443)
- 财(71320)
- 所(68792)
- 农(66022)
- 研究所(62261)
- 中心(61197)
- 江(61099)
- 业大(57897)
- 财经(54542)
- 范(54166)
- 北京(54075)
- 师范(53585)
- 农业(51541)
- 州(49526)
- 经(49381)
- 院(49241)
- 技术(44219)
- 省(43594)
- 基金
- 项目(257759)
- 科学(200707)
- 研究(190656)
- 基金(182608)
- 家(159709)
- 国家(158276)
- 科学基金(134515)
- 社会(116557)
- 社会科(110150)
- 社会科学(110125)
- 省(102687)
- 基金项目(96351)
- 教育(88285)
- 自然(87066)
- 划(86109)
- 自然科(85011)
- 自然科学(84987)
- 自然科学基金(83425)
- 编号(79846)
- 资助(74791)
- 成果(66524)
- 重点(57900)
- 发(57484)
- 课题(56094)
- 部(55448)
- 创(53597)
- 创新(49857)
- 项目编号(49231)
- 科研(48670)
- 大学(47246)
- 期刊
- 济(174625)
- 经济(174625)
- 研究(117459)
- 中国(87643)
- 学报(63507)
- 农(60767)
- 管理(59341)
- 科学(57491)
- 财(56144)
- 教育(53387)
- 大学(47313)
- 学学(43953)
- 农业(41732)
- 融(36861)
- 金融(36861)
- 技术(35002)
- 业经(29847)
- 经济研究(26428)
- 财经(26379)
- 图书(25492)
- 业(23141)
- 经(22605)
- 问题(21663)
- 科技(19094)
- 理论(18550)
- 版(18517)
- 现代(17826)
- 技术经济(17825)
- 书馆(17815)
- 图书馆(17815)
共检索到600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曾子明 黄城莺
[目的/意义]知识生命周期理论为公共卫生知识管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知识的有效管理对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亟需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来指导具体的管理活动。[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剖析了我国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的知识管理及生命周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支持知识全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最后,探讨了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管理体系面临的关键问题。[结果/结论]通过对公共卫生知识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厘清第四范式环境下卫生知识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为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王文龙
[目的/意义]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结构化抽取,建立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库是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有效手段。[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一个描述突发事件案例的四元特征向量模型,并基于这一特征向量模型构建带有继承机制的突发事件案例信息的抽取框架;然后针对抽取框架的不同侧面的特点,将侧面分为事件时间、事件地点、事件其他侧面三类,并分别对每一类信息的抽取方法和模式进行详细说明。[结果/结论]经过在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语料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抽取框架是可行的,对于突发事件要素抽取达到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关键词:
突发事件 事件抽取 事件框架 案例表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海如,闫凤文
去年"非典"疫情的流行,暴露出我们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存在的缺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一些重大传染病疫情来临时,在应急机制方面还显得力量薄弱,应对仓促。为此,迁安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4个方面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对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曾子明 黄城莺
[目的/意义]情报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面向疫情管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报体系,是消减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影响的有效措施。[方法/过程]从情报视角出发,首先分析疫情潜伏期、疫情爆发期、疫情恢复期的情报需求,然后阐述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报体系要素,在此基础上,以公共卫生数据情报为核心,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报体系架构,进而厘清情报体系的运行机制,最后,探讨了情报体系的保障机制。[结果/结论]通过对公共卫生数据情报的采集、处理、挖掘和服务,实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智能管控。
关键词:
疫情管控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情报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毛晖 王泯之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重大挑战,也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考验。本文结合超大城市特征,基于"全周期管理"视角,分析我国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事前应急体系的制度化建设有待加强、事中的物资储备与信息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在借鉴上海、广州两座超大城市应急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制度建设、资金保障、技术支持三个层面,提出构建全流程应急预案、建立超大城市专属"小汤山"医院,以及破除数据藩篱、实现卫生领域数据互联互通等全周期管理方案,为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全周期管理 公共卫生 治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锁箭 杨涵 向凯
【目的/意义】截至2020年4月6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已超过126万例,中国累计确诊病例8万余例,探索全球高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刻不容缓。【设计/方法】通过对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多维度时间性比较研究,深刻剖析制度建设、机构搭建、联防联控机制优化等内容,进而揭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取得的重大进步。在借鉴国际典型应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结论/发现】目前,我国逐步实现由分散协调、临时响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向综合应急管理体系演化的颠覆式变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衍生的经济性质危机未被纳入应急法律处置范围等一系列问题亟待优化。未来应当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并从顶层设计、数据库搭建、志愿队伍常态化建设等方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续补 刘彤 秦春秀 时莹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国家政策、研究文献、公众访谈资料在内的多源数据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旨在更全面地评估信息公开质量,明确当前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的放矢,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国家政策、研究文献、访谈资料共计32份数据作为原始资料,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验证编码结果可信度。[结果/结论]构建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分为基础保障、执行过程、社会效应以及核心内容4个维度,包括资源建设、流程管理、服务提供、传播载体、公众体验、政民互动和信息内容7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的含义和类属,为有效开展更全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滕学芹
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罹及数众,其引发的危机将对大学生心理思想和高校正常秩序造成较大的影响。辅导员在危机事件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由于救治机会稍纵即逝,因此要求辅导员从具体工作出发,必须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妥善处理高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
关键词:
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大学生 教育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安 宋博 张普
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导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为探寻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石油市场冲击影响的规律性,提升我国企业风险应对能力,本文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界定的六次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六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国际油价变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演,基于2009-2020年的月度数据,使用PPM模型对六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期间的国际油价走势进行突变点识别与突变概率测算。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六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均对国际油价的日内走势形成冲击;中长期而言,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埃博拉病毒疫情、塞卡病毒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共四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国际油价走势造成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的重大疫情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监测,提升企业疫情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纵波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要客观、理性、科学地进行分析和思考。当前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应该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从城市规划的思维、方法、建设和管理等多方向进行理性思考,吸取疫情带来的教训,在聚焦国土空间的保护与利用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治理,使规划谋划出的空间环境既能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状况的平台,更是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良治的载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枫云 何梅清 潘文杰
社会工作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力量,在整体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经探析,社会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中存在缺乏相关法律规范和有效工作指引、社会工作力量与政府部门协同联动有待加强、行业内缺少监测响应机制的困境,呈现出嵌入度不深、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化策略,包括明确社会工作介入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构建社会工作行业全国枢纽型平台,深化社会工作力量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建立社会工作多层次、跨专业合作体系,强化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工作 预警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薇 马赛 翟铁民 郭锋 胡蝶 高田林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过程中,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短板与薄弱环节。文章结合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经验,利用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以及《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分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卫生人才储备、服务能力现状及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及信息化建设,加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努力构建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允刚 张春宇 程刚 刘世弘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校采购工作面临的困难,如市场供应短缺、需求不确定性强、法律法规不健全、采购力量薄弱等,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预案、强化管控监督、优化物资预储等措施,较好地完成抗击新冠疫情应急采购任务。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高校应急采购工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应急采购 体系建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惠娟 谭清美
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科技研发支撑作用十分关键,亟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应急体系长效运行机制。基于科技研发应急体系的复杂性、适应性特征,从主体属性和体系架构两个层面入手,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研发应急体系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模型和动态闭环螺旋模型,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研发应急体系运行机制。研究发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科技研发应急体系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基本特征,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科技研发应急体系中,科研攻关专家组、诊疗医院、科技部门等科研主体具有各自内部模型,并通过6大标识进行聚集;科技研发应急体系存在事件—需求引导、主体协同、资源交互、成果转化机制。同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应对实践表明,疫情防控救治进程中科技研发应急体系存在并遵循上述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晓东 吴群红 郝艳华 康正 梁立波 陈海平
目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专家定性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筛选和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结论:通过德尔菲法结合专家定性访谈、专题小组讨论所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价体系涵盖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