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9)
2023(6164)
2022(5377)
2021(5144)
2020(4703)
2019(11181)
2018(11109)
2017(21260)
2016(11387)
2015(12772)
2014(12314)
2013(11849)
2012(10705)
2011(9639)
2010(9970)
2009(9320)
2008(8933)
2007(7758)
2006(6944)
2005(6297)
作者
(31801)
(26687)
(26311)
(25531)
(17144)
(12713)
(12017)
(10446)
(10142)
(9697)
(8985)
(8957)
(8606)
(8471)
(8318)
(8224)
(7868)
(7766)
(7568)
(7514)
(6599)
(6539)
(6533)
(6153)
(6015)
(5943)
(5903)
(5758)
(5439)
(5158)
学科
(47846)
经济(47799)
管理(31350)
(28754)
(24961)
企业(24961)
方法(24210)
数学(21594)
数学方法(21045)
中国(11527)
(10722)
(10556)
(9648)
理论(9558)
业经(8677)
(7590)
贸易(7580)
地方(7505)
(7357)
(7326)
农业(6905)
(6583)
(6512)
金融(6512)
(6476)
银行(6457)
技术(6400)
(6201)
(6200)
(6158)
机构
大学(154490)
学院(153331)
(61315)
管理(60489)
经济(60055)
理学(52612)
理学院(52080)
研究(51695)
管理学(50646)
管理学院(50393)
中国(39092)
(32936)
科学(32617)
(27338)
(26754)
(26125)
业大(24317)
研究所(23830)
中心(23541)
(23085)
财经(21580)
农业(20951)
北京(20756)
(19792)
(19703)
师范(19542)
(18813)
经济学(18477)
(18253)
技术(17109)
基金
项目(105989)
科学(84077)
基金(78102)
研究(74171)
(69397)
国家(68901)
科学基金(59461)
社会(46408)
社会科(43999)
社会科学(43986)
(41543)
自然(40723)
基金项目(40704)
自然科(39960)
自然科学(39949)
自然科学基金(39188)
教育(36174)
(35456)
资助(33594)
编号(29824)
重点(24115)
成果(23747)
(23271)
(22143)
(21562)
课题(20888)
科研(20804)
创新(20624)
教育部(20042)
计划(19991)
期刊
(63622)
经济(63622)
研究(44507)
中国(32922)
学报(25855)
管理(24371)
科学(24022)
(23408)
(21280)
教育(20409)
大学(19881)
学学(18531)
农业(15642)
技术(15460)
(13397)
金融(13397)
经济研究(11337)
财经(10823)
统计(10082)
业经(9966)
(9504)
(9347)
(9125)
决策(8138)
技术经济(8027)
问题(7999)
科技(7623)
(7608)
图书(7504)
业大(6809)
共检索到228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勇  张宏伟  
在现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无论是技术进步的内生化还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本质上都可归结为知识的内生化问题。然而在绝大多数相关文献中忽略了最重要的知识生产主体,即科研人员的有意识科研行为,只是潜含假定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是在“科研部门”这一“黑盒”中完成的。本文构造了一个微观动态模型,分析了在既定的制度体系下,一位代表性科研人员从进入科研部门直至退休的整个学术生命周期中的科研行为及相关问题,从而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潜含的知识生产问题从一侧面提供更直接的微观解释。本模型还为一系列更深入的科研制度体系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瑞涵  
为增加我国科技市场有效供给,必须使科研机构面对客观科研风险时,增强其努力意愿,提高其努力水平,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微观动态模型,分析了市场激励中财政价格激励与企业价格激励对科研行为的影响。本文认为,提高科研人员努力水平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财政激励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聂峰英  
以井润田等[1]的科研团队生命周期模型为依据,构建基于科研团队生命周期的科研服务模型,分别针对科研团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蜕变期)四阶段的科研活动设计与需求相匹配的科研服务。发现高校图书馆目前能提供的科研支持服务更侧重于科研团队生命周期的初始(初创期)和衰退期(蜕变期)阶段,即科研信息资源获取服务和科研成果计量析出服务。而对科研团队来说,大力发展能够有效整合科研活动过程中的数据收集管理(成长期)和成果传播出版(成熟期)的相关服务需求来得更为迫切,在诸如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机构知识库、版权方面更加需要支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乔明哲  陈德棉  
创业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因而所适合的创业学习内容、学习来源和学习层面不同。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和研究推演了生命周期各阶段创业学习要素的内涵,并由此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的创业学习动态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振翔  王亚柯  王珊珊  孙守纪  
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对建设高质量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一次有益探索,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分析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参保人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保者退休后的收入和消费都得到了提高。退休前收入越高、期望寿命越低的参保人,退休后商业养老保险收入提高越显著;且女性商业养老保险收入的增加低于男性。对参保者来说,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税收优惠带来的收益较少。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可以提升商业养老保险账户收益,降低亏损风险,参保人根据无风险收益率、工资增长率、年龄和养老目标基金的风险选取最优投资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秀丽  赖朝新  
[目的/意义]在科学研究逐步信息化、数据密集化(e-Science)的大背景下,合理规划科研过程、科学管理研究数据对科研项目实施、数据利用与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调研多个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梳理和细化科研活动、科学数据管理的主要阶段,创建科研—数据双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结果/结论]从具体活动内容和研究规范两方面,文章详细阐述双生命周期模型中科研项目和数据操作是如何协同进行,该模型对以研究团队为责任主体的科研活动和数据信息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局限]本文的双生命周期模型适用于大部分的科研活动,而某些科研活动则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或者删减模型中的部分环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由衡  段丽丽  
以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和Logistic模型为基础,建立以企业数量为一维指标的产业集群发展阶段Logistic连续模型,通过采用黄金分割法、试位法以及Matlab软件和SAS软件,计算出模型中的参数,得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关键时点,依此明确划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可为产业集群相关利益者进行有关规划决策和采取措施提供依据。以长沙大托钢铁物流产业集群为例,对其生命周期的初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了时序划分和预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宁  马钧  葛禄青  
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汽车行业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结合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成长、成熟及衰退期等不同阶段的供应链设计研发能力、服务水平及成本产品策略属性,综合考虑供应商的研发、质量、成本、服务和响应能力供应行为,利用模糊关系函数构建基于模糊语言评估的OWA算子的供应商动态选择多属性决策模型,选出模糊环境下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符合汽车供应链产品策略的供应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志阳  施祖留  
创业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这两个创业投资主体尽管有着分割创业利润的共同目的,但是由于创业投资本身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高度不确定性,二者也存在着控制权的斗争。本文认为,创业企业控制权的争夺过程是一个基于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过程,也是控制权逐步从创业资本家转移给创业企业家的过程。并且,这种控制权争夺具有相机特性,主要依据双方相对资源拥有量多少和资产专用性的强弱而呈现出谈判力的差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辉  乔忠  
将产品销售量、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作为研究指标 ,构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模糊识别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该模型是判断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一种有效的量化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茵  万广华  王丽娜  
这篇论文首次尝试用正式的分析框架,即联立VAR模型来研究中国的经 济周期。研究表明:(a)需求冲击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而供给冲击在 一段时间后则显示出更大的重要性;(b)在第一个经济周期———1985-1990年中, 需求冲击的推动力量是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但是,在第二个周期———1991-1996 年和1997年以后的通货紧缩时期中,推动力量则是固定资产投资和世界需求;(c) 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在引发或阻碍周期性波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素丽  
基于文献老化负指数模型与生命周期曲线并借助函数推导与曲线分析方法,揭示出文献老化率在负指数模型中为常量,而在生命周期曲线下则为时间函数且具有复杂的数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文献生命周期数学模型的理论特征、模型构建与数学验证问题。结果表明对数正态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学科引文历时分布数据且符合文献生命周期理论曲线与老化率函数的典型数学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文忠  赵振宇  刘伊生  
高技术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技术的成熟程度、预期收益的制约,而高技术产品周期状态对预期收益影响很大,本文试图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揭示出划分高技术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各阶段的分界点及各阶段的特征,为高科技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少湃  蓝星  
根据奖励旅游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特征,采用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并基于供求关系规律,构建奖励旅游生命周期模型,认定激励因素的动态变化是奖励旅游生命周期演进的内在驱动力,以此提出我国奖励旅游相应的发展对策。运用这一理论框架研究奖励旅游业与奖励旅游产品的特点及演变规律,可以使一些问题简化、明晰并得以解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先娈  李钢  尹鹏程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实现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信息的集成整合,为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提供实施思路。研究方法:建立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采用GIS软件工程方法进行应用实践。研究结果:分析了土地管理业务信息的生命周期,构建了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土地全要素业务地块的编码方法,建立了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信息的演绎规则,并在徐州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中进行了工程应用,实现了单一业务地块与审批流程的横向关联以及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间的纵向关联,为地理信息与土地业务审批流程的一体化集成提供了技术方法。研究结论:利用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