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5)
- 2023(16183)
- 2022(14268)
- 2021(13454)
- 2020(11217)
- 2019(25473)
- 2018(25190)
- 2017(47960)
- 2016(26230)
- 2015(29456)
- 2014(28921)
- 2013(28255)
- 2012(26296)
- 2011(23326)
- 2010(23198)
- 2009(21332)
- 2008(20429)
- 2007(17802)
- 2006(15503)
- 2005(13163)
- 学科
- 济(100403)
- 经济(100277)
- 管理(72247)
- 业(66071)
- 企(53622)
- 企业(53622)
- 方法(43699)
- 数学(37438)
- 数学方法(36929)
- 农(29234)
- 中国(28124)
- 地方(26029)
- 财(24631)
- 学(23885)
- 业经(22690)
- 农业(19779)
- 贸(17650)
- 贸易(17635)
- 制(17454)
- 理论(17410)
- 易(17015)
- 环境(16864)
- 和(16151)
- 务(14982)
- 财务(14911)
- 财务管理(14882)
- 技术(14771)
- 划(14032)
- 企业财务(14001)
- 银(13751)
- 机构
- 学院(359168)
- 大学(359015)
- 管理(140663)
- 济(134947)
- 经济(131619)
- 理学(122104)
- 理学院(120595)
- 研究(120227)
- 管理学(118184)
- 管理学院(117558)
- 中国(88325)
- 科学(78646)
- 京(76861)
- 财(61075)
- 所(60071)
- 农(59521)
- 中心(55990)
- 业大(55648)
- 研究所(55100)
- 江(53141)
- 范(51283)
- 师范(50833)
- 财经(49391)
- 北京(48014)
- 农业(46493)
- 经(44867)
- 院(44513)
- 州(43719)
- 师范大学(41331)
- 经济学(39569)
- 基金
- 项目(253798)
- 科学(199369)
- 研究(184095)
- 基金(182854)
- 家(159870)
- 国家(158547)
- 科学基金(136389)
- 社会(114578)
- 社会科(108269)
- 社会科学(108241)
- 省(100208)
- 基金项目(98677)
- 自然(90362)
- 自然科(88218)
- 自然科学(88196)
- 自然科学基金(86559)
- 划(84309)
- 教育(84284)
- 编号(76380)
- 资助(73744)
- 成果(60555)
- 重点(56927)
- 部(54508)
- 发(54287)
- 课题(52191)
- 创(52172)
- 创新(48639)
- 科研(48445)
- 大学(46778)
- 教育部(46369)
- 期刊
- 济(149803)
- 经济(149803)
- 研究(102931)
- 中国(68267)
- 学报(58926)
- 科学(54701)
- 农(53673)
- 管理(48812)
- 财(45197)
- 大学(44115)
- 教育(42347)
- 学学(41409)
- 农业(37256)
- 技术(30301)
- 融(27185)
- 金融(27185)
- 业经(25919)
- 经济研究(22760)
- 财经(22683)
- 问题(20582)
- 图书(20415)
- 经(19404)
- 资源(19275)
- 业(19158)
- 科技(17701)
- 版(17420)
- 理论(16788)
- 发(16209)
- 现代(16196)
- 技术经济(16139)
共检索到519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文炯 张昱
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66个社区726份居民日常行为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生命历程视角,研究了中小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间行为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居民在时间利用和活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在时间利用上,工作日随居民年龄的增加,工作/学习"双峰"特征逐渐消失,休闲活动比例呈上升趋势,购物活动由分散转向集中并有向上午延伸的趋势;休息日主要以休闲、购物活动为主。在活动空间上,居民对不同空间的依赖性存在显著差异,但街道、社区仍然是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相比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居民在时间节奏和时间分配上有明显差异性,但在空间范围变化上表现出一致性。推进街道、社区两级社区生活圈建设,特别是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促进居民行为需求与城市公共资源供给的有效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帅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政策)是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初中在校生源的均衡配置,改善教育均衡和扩大教育公平。山西晋中经过多年探索,为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样本。这项政策使原本涌入县城的择校生向农村初中回流,缓解了城区优质初中的"择校热",恢复了农村薄弱初中的生机活力。农村学生上优质高中的机会明显扩大,初中素质教育水平也得到一定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中考"同分不同命"现象,以及与初高中教育质量、高考升学率和城镇化发展相关的争议。
关键词:
高中招生 指标到校 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旅游业被列为支柱产业之一。山西省是文物资源大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提到一个重要日程上。晋中市晋商文化底蕴深厚,资源集中,是晋商文化旅游的热点城市。通过指出晋中市晋商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晋商文化旅游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近年来,晋中市物价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务实、为民"的工作理念,始终把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作为价格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综合运用价调基金、价格监测、价格诚信建设、价格检查等手段,加强市场价格调控。一是抓大户,发挥价格调控基地和价格诚信单位的作用。2007年,动用市级价格调节基金210万元,对大寨农牧、泽榆畜牧、太谷正林、榆社绿健等20个对市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中 贾步云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针对新时期“三农”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山西省晋中榆次什贴村的产业融合实践和探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什贴村在政策环境、市场前景和资源禀赋上具有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并提出了相对成熟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思路,已在前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产业融合层次较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土地资金人才要素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应加强统筹规划,抓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速“四链重构”,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突出改革创新,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点建议,以此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一二三产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斌
山西省晋中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损害,为进一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保卫“京津冀生态协同圈”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急需开展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前期研究,为制定区域总体治理规划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下一步实施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综合治理 思路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成家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热电联产等资源环保产业,从生产到管网运输再到资源再利用呈现不同的环节特征,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必须按环节制定。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环保产业的特点对价格形成的影响,其次提出了资源环保产业价格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阐述资源环保产业按环节定价的经济意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环保产业 污水处理 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晓宁 甄瑾慧
本研究主要关注“数字中国”时代背景下农村居民数字贫困的成因、状态及其关系结构,研究样本是来自山西省晋中市左权、灵石、太谷、和顺、榆社五县的50位农村居民,采用一对一深度访谈方法获取田野调查数据,通过质性编码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当前农村居民数字贫困状态重点表现为数字化物质贫困、数字化素养贫困和数字化意识贫困三个方面;②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成因包含数字化努力不足、数字化支持欠缺以及数字化体验不佳三个维度;③三种数字贫困成因对数字贫困状态形成10条作用路径,其中既包括三种成因维度对数字贫困状态的直接影响,也包含以其中某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形成的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成因与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化体验为数字贫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与消减实践土壤,为此,基于前述质性分析,本研究从信息生态理论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视角提出了我国实施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消减行动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若兰 谢雨兰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农业的阐述中提到要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极为主要的是搞好"三农"问题,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只有选择一个优势产业才会更好的发展。文章根据主导产业的理论及选择基准,运用区位商和比较优势的方法对山西省晋中市农业结构内部各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农业方面,晋中由于环境限制,适合种植旱作物,优势区域是寿阳县和榆次区;在林业方面,优势区域是灵石县和介休市,灵石县的核桃行业发展很广;在畜牧业方面,介休市、平遥县和太谷县则是优势地区;在渔业方面,榆社县发展很好,为优势区域,为全市渔业做出巨大贡献。综上所述,根据晋中农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晋中市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优势,积极选择与识别能够带动晋中都市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结合晋中地区环境情况,将晋中划分为现代农业核心圈、平川高效发展圈、高地生态农业圈、太行循环产业圈和中部丘陵林果圈五个圈进行合理布局,这是现阶段晋中市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晋中市 农业产业 区位商 选择 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近年来,晋中市物价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创新、务实、为民"的工作理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对放开商品价格监管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全省率先推行明码实价,大力推进价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雾霾和热岛效应已经成为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困扰我国城市的典型环境问题之一。而构建城市通风廊道则是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和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作为风景园林师,在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研究视角下研究城市通风廊道构建,将充分发挥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多重功能,进一步提升绿地作为通风廊道的实际效益。采用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模型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手段,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在分析研究城市通风潜力格局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空间优化的通风廊道布局选线方法和建设内容。研究成果为充分利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整合城市现有通风廊道和建设潜在通风廊道规划提供了科学指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雾霾和热岛效应已经成为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困扰我国城市的典型环境问题之一。而构建城市通风廊道则是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和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作为风景园林师,在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研究视角下研究城市通风廊道构建,将充分发挥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多重功能,进一步提升绿地作为通风廊道的实际效益。采用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模型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手段,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在分析研究城市通风潜力格局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空间优化的通风廊道布局选线方法和建设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2011年以来,晋中市物价局把管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对市场物价进行调控。运用价调基金4265万元扶持农副产品企业发展,并从中组织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耀轩
2011年7月份以来,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稳物价、保民生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晋中市物价部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物价、保民生的各项调控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结合晋中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认真评估的基础上,将价格调节金的使用和组织产销对接结合起来,推出了"政府主导,企业联合,产销对接,多方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树立“创新、务实、为民服务”理念 建立价格工作新机制——山西省晋中市物价局工作纪实
干果经济林富民产业开发实现渠道探究——以晋中市为例
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大规模保障住区老年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特征研究——以南京市岱山润福城为例
新休假制度下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生命历程视角下居民自行车使用行为研究——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
基于生活形态的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我国城市居民通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传统城市空间匾额中的语言信息及文化关联性研究——以晋中盆地历史城市为例
基于微博大数据的城市居民情绪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