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3)
- 2023(17040)
- 2022(14536)
- 2021(13887)
- 2020(11679)
- 2019(27102)
- 2018(26528)
- 2017(50209)
- 2016(26676)
- 2015(30266)
- 2014(29659)
- 2013(29264)
- 2012(26785)
- 2011(24144)
- 2010(24145)
- 2009(22727)
- 2008(22296)
- 2007(19533)
- 2006(16971)
- 2005(15059)
- 学科
- 济(112800)
- 经济(112681)
- 业(75478)
- 管理(69563)
- 企(53586)
- 企业(53586)
- 农(49646)
- 方法(49110)
- 数学(43657)
- 数学方法(43093)
- 中国(32810)
- 农业(32686)
- 财(27542)
- 业经(26178)
- 贸(22906)
- 贸易(22891)
- 易(22358)
- 制(21986)
- 学(21103)
- 地方(20677)
- 银(17356)
- 银行(17323)
- 融(16660)
- 金融(16657)
- 行(16636)
- 务(15963)
- 财务(15906)
- 财务管理(15863)
- 理论(15639)
- 和(15581)
- 机构
- 学院(372174)
- 大学(370444)
- 济(160912)
- 经济(157929)
- 管理(143357)
- 研究(128931)
- 理学(123663)
- 理学院(122341)
- 管理学(120115)
- 管理学院(119422)
- 中国(100172)
- 京(77621)
- 科学(76360)
- 农(73279)
- 财(71420)
- 所(64282)
- 中心(60662)
- 研究所(58275)
- 业大(56930)
- 财经(56627)
- 农业(56571)
- 江(54671)
- 经(51778)
- 经济学(49518)
- 范(49000)
- 北京(48686)
- 师范(48563)
- 院(45385)
- 经济学院(44586)
- 州(43095)
- 基金
- 项目(249691)
- 科学(197621)
- 研究(184564)
- 基金(183179)
- 家(159813)
- 国家(158250)
- 科学基金(135695)
- 社会(118981)
- 社会科(112470)
- 社会科学(112439)
- 省(96439)
- 基金项目(96238)
- 自然(86263)
- 教育(84948)
- 自然科(84270)
- 自然科学(84244)
- 自然科学基金(82735)
- 划(81084)
- 编号(75245)
- 资助(74739)
- 成果(60743)
- 部(56627)
- 重点(56465)
- 发(54527)
- 创(52109)
- 课题(51128)
- 国家社会(50115)
- 教育部(48711)
- 创新(48710)
- 科研(48135)
- 期刊
- 济(177749)
- 经济(177749)
- 研究(109846)
- 中国(75370)
- 农(72968)
- 学报(57035)
- 财(55460)
- 科学(53801)
- 管理(49976)
- 农业(49630)
- 大学(44327)
- 学学(41571)
- 教育(38992)
- 融(36221)
- 金融(36221)
- 业经(32860)
- 技术(32758)
- 经济研究(28434)
- 财经(27487)
- 业(26009)
- 问题(23982)
- 经(23724)
- 世界(20459)
- 贸(20157)
- 版(19333)
- 统计(18238)
- 技术经济(18218)
- 国际(17558)
- 图书(17270)
- 资源(16771)
共检索到560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玢
家庭收支是家庭各方面变化的集中体现。以一个农民的家庭账本为线索,追踪其30多年生产与消费的变化,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背景与个人生命中的重大事件相结合,完整地呈现社会转型中普通农民家庭的生计变迁过程,并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家庭与个人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研究发现国家在政策落地过程中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家庭及其个人的行动:一方面透过对农利益调整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文化让个人在家庭生计责任与个人发展之间相啮合,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牵引着个人和家庭的生命轨迹。透过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农民家庭收支变化,能够从微观家庭层面折射出中国宏大的农村变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其仁
中国农民最近几年的收入情况,总结起来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我结合数据一起来谈谈:第一,农民的收入总体来说增长是比较快的,虽然没有80年代20%的增长率那么高,但一直都保持在10%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关浩杰
目前,中国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其仍然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体,仍是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根本,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水平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中国农民增收的效果。中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周期性变化特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规律以及波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巩固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家庭经营收入 周期性波动 波动原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树进 朱振亚
1999年是中国农业发展新旧阶段的分水岭,本文选取1995-1999年和2002-2006年分别代表新阶段以前和新阶段以后,通过对新阶段前后我国农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及比较,并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民年平均消费支出及其7个主要支出指标分别进行了探讨,比较分析了同时期不同类别地区农民之间消费支出及同类别地区不同时期之间农民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农业新阶段 以前 以后 农民 消费支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向阳
家庭"积累—消费"结构是透视农民家庭再生产的显性微观窗口。既有研究主要从农民家庭"结构—伦理—功能"视角对农民家庭再生产进行分析,难以解释丰富的农民家庭再生产实践。基于典型案例的研究表明:通过梳理农民家庭"积累—消费"结构的内在差异,以劳动力结构与家庭资源配置为基本维度,可对农民家庭再生产类型做出如下划分:维持型、内向改善型、外向发展型与有限发展型家庭再生产。研究发现农民家庭再生产类型是劳动力结构与家庭资源配置综合作用的产物,内在规定了不同类型家庭强弱不均的家庭发展能力,进而决定了其经济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的复杂图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映
传统到现代是重要的历史发展轴线,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深受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差异化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基础等型塑了差异化家庭实践样态,是研究家庭转型的重要土壤。深入到家庭转型实践之中,可以发现,当前农民家庭多种样态并存,形成复杂的家庭实践。本文构建“传统-现代”模型,以家庭资源禀赋和文化伦理基础作为基本维度,将家庭分为强禀赋-伦理型、弱禀赋-伦理型、弱禀赋-情感型、强禀赋-情感型四种类型,形成父代权威型、父代挤压型、生活情感型、互动合作型四种转型期家庭样态。研究发现,农民家庭转型并非单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家庭资源禀赋强度与文化伦理转型程度的综合产物,进而导致当前农民家庭呈连续的“谱系式”现代化转型样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映
传统到现代是重要的历史发展轴线,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深受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差异化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基础等型塑了差异化家庭实践样态,是研究家庭转型的重要土壤。深入到家庭转型实践之中,可以发现,当前农民家庭多种样态并存,形成复杂的家庭实践。本文构建“传统-现代”模型,以家庭资源禀赋和文化伦理基础作为基本维度,将家庭分为强禀赋-伦理型、弱禀赋-伦理型、弱禀赋-情感型、强禀赋-情感型四种类型,形成父代权威型、父代挤压型、生活情感型、互动合作型四种转型期家庭样态。研究发现,农民家庭转型并非单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家庭资源禀赋强度与文化伦理转型程度的综合产物,进而导致当前农民家庭呈连续的“谱系式”现代化转型样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建伟
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详细地描述了失地农民家庭各种具体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调查表明,失地农民家庭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收支结构不尽合理,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帮助失地农民家庭增加收入并引导其合理消费,防止其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促使其生计的可持续。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失地农民 收入 支出 消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程林顺
当前影响我国农民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民消费力、消费心理、家庭生命周期、消费体制、消费品供给以及消费文化环境等,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和消费体制是导致农民消费能力不强、消费倾向偏低的主导因素,形成制约农民家庭消费的"瓶颈",使得城乡居民消费二元结构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被固化。
关键词:
农民家庭 消费 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为 王静 李承哲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国内旅游消费以推动旅游业复苏是一个亟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4(CFPS 2012—2014)数据,研究了农村家庭非农就业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T检验确认了农村非农就业家庭与务农家庭在旅游消费支出上的显著差异,随后通过PSM方法检验了非农就业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净影响",最后利用回归模型检验了非农就业影响旅游消费支出的机制和非农就业影响旅游消费的异质性。文章得出了 4个有意义的结论:(1)农民非农就业显著提高了家庭旅游消费支出;(2)非农就业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机制来源于非农就业产生的收入效应、示范效应和预期效应;(3)三类效应中,预期效应最强,示范效应其次,收入效应最弱;(4)非农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自雇)与受雇旅游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而农业打工和非农散工则影响不显著。文章最后根据这些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武 姜启军 徐忠
以渔民家庭为单位,以1万户渔民家庭收支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渔民收支情况。并进一步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5个地区的渔民收支情况实地调研和访谈。分析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渔民的增收步伐在加快,年均增幅达9.46%,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渔民从事渔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绝大部分,但渔民收入中来自渔业生产的收入不断下降,兼业收入在增加;家庭经营收入中,转移性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主要来源于生产性补贴的迅速增加;沿海和内陆省份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收入构成差异不大。渔业生产对于增加我国渔民收入,提高我国渔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和贡献。
关键词:
渔民收入 特征 影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保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法》实施五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现象仍屡见不鲜。旧文盲尚未根除,新文盲又在不断滋生。对此,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不足,致使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为问题的症结所在。诚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赵尚梅 赵翠霞
为引导失地农民有效使用土地补偿金,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以济南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选项设计助推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存在明显的"保守与冒险"并存现象;其心理机制是城郊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金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所致,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其家庭资产选择影响极为显著;通过对土地补偿金的描述方式进行选项设计,发现当土地补偿金以多账户方式发放时,失地农民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高风险资产占比降低。
关键词:
家庭资产选择 心理账户 土地补偿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恒彦 卫龙宝 郭延安
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揭示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农户社会资本可细分为12个维度,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的过程中,社会资本有8个维度即认同感、资源网络、互惠、关系满意度、冲突处理、网络密度、关系延续性和网络邻近性等会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并且,资源网络和关系延续性会作为中介因子对其他维度影响农户收入的过程产生中介作用。资源网络对关系满意度影响农户收入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对认同感影响农户收入则只是部分中介;关系延续性则对认同感、互惠、网络邻近性、网络密度和冲突处理等影响农户收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两个变量的中介作用可同时起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户收入 影响 中介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基于山东、山西、湖北等地的实地调查表明:代际关系脱嵌化已成为目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新动向;代际关系脱嵌化表现为代际双方在经济、情感以及精神层面的独立性,以及代际之间越来越明显的去关联性和双弱关系。代际关系脱嵌化的经济社会诱因是农民家庭财产的个体化以及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其最直接的社会效应是农村养老方式从家庭养老转向自主养老。尽管农民自主养老状况可能在经济供养层面有所好转,但普遍遭遇风险抵抗能力不足、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困难、老年人精神福利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亟待国家采取更多措施予以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