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70)
2023(18973)
2022(15904)
2021(14922)
2020(12296)
2019(27970)
2018(27694)
2017(53135)
2016(28989)
2015(32473)
2014(32312)
2013(31005)
2012(28061)
2011(25013)
2010(24844)
2009(22756)
2008(21559)
2007(18708)
2006(16223)
2005(14067)
作者
(80865)
(67079)
(66883)
(63625)
(42710)
(32229)
(30494)
(26451)
(25653)
(23661)
(22871)
(22607)
(21287)
(20991)
(20855)
(20623)
(20102)
(19914)
(19295)
(19105)
(16548)
(16488)
(16338)
(15478)
(15128)
(14811)
(14766)
(14756)
(13454)
(13268)
学科
(113316)
经济(113177)
管理(81598)
(74753)
(62217)
企业(62217)
方法(50530)
数学(43248)
数学方法(42648)
(31845)
中国(31403)
(29113)
业经(26456)
(25754)
地方(25653)
(21365)
农业(21172)
理论(21028)
(18511)
贸易(18503)
(18184)
(17901)
环境(17471)
(17388)
财务(17299)
财务管理(17261)
(17080)
银行(17034)
技术(16968)
(16608)
机构
大学(397647)
学院(397512)
管理(155180)
(153995)
经济(150564)
理学(135067)
理学院(133553)
研究(131076)
管理学(130876)
管理学院(130165)
中国(96535)
(83794)
科学(82981)
(71003)
(64592)
(64560)
业大(59986)
中心(59889)
研究所(59243)
(58254)
财经(57075)
(54661)
师范(54094)
(52016)
北京(51919)
农业(50415)
(48485)
经济学(46873)
(46846)
师范大学(43604)
基金
项目(279788)
科学(220359)
研究(205345)
基金(202118)
(176422)
国家(174973)
科学基金(150613)
社会(128940)
社会科(121962)
社会科学(121934)
(110099)
基金项目(106770)
自然(97756)
教育(95540)
自然科(95469)
自然科学(95446)
自然科学基金(93660)
(92735)
编号(84593)
资助(82372)
成果(68200)
重点(63102)
(60998)
(59880)
课题(58496)
(58071)
创新(54176)
科研(53534)
国家社会(53055)
教育部(52406)
期刊
(166084)
经济(166084)
研究(113521)
中国(75198)
学报(64503)
(59061)
科学(58542)
管理(55979)
(54327)
教育(49550)
大学(49107)
学学(46160)
农业(40485)
技术(35397)
(31429)
金融(31429)
业经(28836)
财经(27313)
经济研究(26605)
(23401)
问题(21794)
图书(21256)
(20178)
(19362)
科技(18955)
理论(17844)
技术经济(17705)
商业(17462)
资源(17351)
现代(17187)
共检索到569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操小晋  朱喜钢  邓元媛  余思奇  
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选取y县三个典型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从微观个体的生命轨迹探究青年群体的县域城镇化机制与地方认同建构。研究表明:1)青年群体的县域城镇化存在主动选择、被动中主动选择以及被动选择三种形式,其本质是个体空间实践与想象不符所面临的向上流动受阻后的自我应对。2)时空中的生命历程在历史性的地理力量下促使个体的现阶段审视,在过往生命的累积效应中纳入经济、家庭和社会资本考量,进而在蕴藏的时机中走向县域城镇化。3)转折事件的出现和相互联系的生活产生"超越地方"的"人—地方—人"的情感联系,不仅助推了县域城镇化,还在主体能动性的作用下强化地方认同和促显人本理念。不同个体的相同选择背后呈现各异的心路历程和复杂的因素交织,研究旨在为推进我国城镇化下半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保持城乡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镇域空间整合,在镇域范围内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在实现农民城镇就业及城市生活的同时,保留乡村聚落形态和社会整体性,成为城乡两宜的全域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从村域小循环向城域大循环、发展重心从城市向城乡全域、乡村资源从单维市场化向双重市场化、社会形态从经济联合体向发展共同体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了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保持城乡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镇域空间整合,在镇域范围内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在实现农民城镇就业及城市生活的同时,保留乡村聚落形态和社会整体性,成为城乡两宜的全域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从村域小循环向城域大循环、发展重心从城市向城乡全域、乡村资源从单维市场化向双重市场化、社会形态从经济联合体向发展共同体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了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政  韩远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助推县域城镇化建议,探讨了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目的和原则,针对当前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对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如何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项目支撑+成果奖励"产学研联动效应,提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具体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政  韩远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助推县域城镇化建议,探讨了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目的和原则,针对当前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对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如何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项目支撑+成果奖励"产学研联动效应,提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具体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江滨  李郇  
近年来,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县城城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基于对广东省云浮市的县域经济调查,在县域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产业转移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财税最大化和县域主体功能区实践下,县级政府倾向于发展大型资本密集型工业、建筑房地产业,在空间上则表现出向县城和少数重点镇集中的趋势。产业转移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县城为主导,以重点镇为支撑的县域城镇化格局开始形成,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回流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但资本密集型产业限制了对人口的吸纳,不利于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月  
县域是农业人口与流动人口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单元,也是城镇复杂系统的基本空间。本文从复杂科学的视角,梳理县级城市常熟在经济、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人口城镇化路径,并剖析案例在城镇化"形成-跨越-融合"过程中所显示出的"自组织"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新世纪以来,常熟秉持民营资本的传统优势,持续扩大劳动力"蓄水池",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县域较低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城镇化门槛,吸引大批流动人口入驻。但是,长期"工农互哺"下的乡镇产业结构,拉近了乡村与城镇的收入水平,降低了城镇户口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加之房产泡沫和居住隔离问题的存在,进一步阻碍了人口户籍身份的跨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炜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道路,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宋晓明  
本文基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产业结构的城镇化响应系数和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了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证明县域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绝对推动县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也没有有效引致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步,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没有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与全国层面对比,发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合理化程度低,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整体看,河北省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差,实现二者的互补互动是推动县域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宋晓明  
本文基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产业结构的城镇化响应系数和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了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证明县域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绝对推动县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也没有有效引致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步,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没有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与全国层面对比,发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合理化程度低,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和规律。整体看,河北省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差,实现二者的互补互动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覃作敏  刘启雷  
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县域城镇化因其广阔的承载空间、较低的转移成本和户籍门槛,且能较好地维系转移人口的地缘、亲缘关系,对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作用突出。因此,本文利用2020年陕西1997个县域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进行县域城镇化路径与个体富裕水平的因果效应推断研究。研究发现,县域城镇化路径能够独立影响个体富裕水平,且不同路径导致不同效应;不合意的县域城镇化路径会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产生阻滞作用。县域城镇化要分层次、分类型、多途径推进,并不断优化成本分担机制与地方政府激励手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覃作敏  刘启雷  
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县域城镇化因其广阔的承载空间、较低的转移成本和户籍门槛,且能较好地维系转移人口的地缘、亲缘关系,对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作用突出。因此,本文利用2020年陕西1997个县域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进行县域城镇化路径与个体富裕水平的因果效应推断研究。研究发现,县域城镇化路径能够独立影响个体富裕水平,且不同路径导致不同效应;不合意的县域城镇化路径会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产生阻滞作用。县域城镇化要分层次、分类型、多途径推进,并不断优化成本分担机制与地方政府激励手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润平  
在目前我国县域城镇化程度呈现明显地区差异的背景下,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年《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的县域数据,分区域对东中西部县域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炼出金融发展因子、产业结构因子、财政政策因子、农村金融因子和城乡收入差距因子等五个主成分因子,为构建县域城镇化的理论模型提供参考。同时,比较东中西部地区所提取主成分因子的异同,揭示了金融体系效率在县域城镇化中的地区差异,为政府和金融机构制定县域区域信贷政策提供实证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