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4)
- 2023(5266)
- 2022(4490)
- 2021(4207)
- 2020(3338)
- 2019(7651)
- 2018(7418)
- 2017(15239)
- 2016(8223)
- 2015(9216)
- 2014(9191)
- 2013(9094)
- 2012(8327)
- 2011(7662)
- 2010(7846)
- 2009(7520)
- 2008(7298)
- 2007(6493)
- 2006(5991)
- 2005(5408)
- 学科
- 济(32207)
- 经济(32187)
- 业(27346)
- 管理(26490)
- 企(21224)
- 企业(21224)
- 方法(14319)
- 数学(13169)
- 数学方法(13006)
- 农(11400)
- 贸(9592)
- 贸易(9589)
- 易(9455)
- 财(8806)
- 中国(8349)
- 策(7719)
- 业经(7379)
- 销(7159)
- 供销(7150)
- 农业(6857)
- 银(6778)
- 银行(6772)
- 制(6768)
- 行(6481)
- 融(6270)
- 金融(6270)
- 及其(5501)
- 地方(5443)
- 政策(5343)
- 务(5112)
- 机构
- 学院(115916)
- 大学(112592)
- 济(54811)
- 经济(53712)
- 管理(46278)
- 理学(38935)
- 研究(38868)
- 理学院(38616)
- 管理学(38127)
- 管理学院(37911)
- 中国(35127)
- 财(26126)
- 京(23086)
- 科学(20334)
- 财经(19873)
- 中心(19442)
- 所(19184)
- 农(18923)
- 江(18596)
- 经(18014)
- 经济学(17046)
- 研究所(16928)
- 银(15710)
- 经济学院(15394)
- 银行(15247)
- 业大(14879)
- 州(14773)
- 财经大学(14615)
- 农业(14614)
- 北京(14605)
- 基金
- 项目(71769)
- 科学(57503)
- 研究(55267)
- 基金(52955)
- 家(44834)
- 国家(44461)
- 科学基金(38858)
- 社会(35828)
- 社会科(34217)
- 社会科学(34215)
- 省(27585)
- 基金项目(26034)
- 教育(25214)
- 自然(24088)
- 自然科(23565)
- 自然科学(23558)
- 资助(23494)
- 自然科学基金(23173)
- 划(23071)
- 编号(22964)
- 成果(18654)
- 部(16571)
- 发(15996)
- 课题(15770)
- 重点(15756)
- 创(15074)
- 国家社会(14859)
- 教育部(14558)
- 人文(14514)
- 性(14508)
共检索到185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廷求 庞念伟 彭江波 常东风
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是提高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关键。本文以垂直生产结构下的生产链贷款级差为切入点,构建理论模型阐明贷款级差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质效的微观机制,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宽松货币政策条件下,银行向上游企业发放的贷款比向下游企业发放的贷款更多,生产链上存在贷款级差,但上游企业未将贷款顺畅转化为实业投资,而是购买了更多金融资产。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资金密集程度较高、非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从作用机制看,引致需求是贷款级差影响货币政策质效的重要渠道,货币政策作用于下游的力度偏弱进而对上游的引致需求不足,削弱了货币政策刺激上游实业投资的效果。本文揭示了当前货币供需规律的新特点,提出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不畅的新解释,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生产链 贷款级差 垂直生产结构 货币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永红
采用1997年至2007年的季度数据,利用SVAR方法全面分析了利率变动对不同种类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变动对不同种类的贷款存在效果和时滞的差异性,其中,短期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企事业贷款对加息的反应不明显,消费贷款对利率的变动敏感。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效应 贷款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永红 李政
我国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本文应用1997年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基于SVAR方法,比较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调整和实际经济变化对不同种类银行贷款的冲击。研究结果显示:利率上调会降低消费性贷款的增速,而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变化受利率上调的影响不大,本文对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上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贷款种类 SVAR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智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博文 程子奇
从公司治理角度,董事会作为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能影响银行在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行为。为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选取2003~2010年中国84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差异影响了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高的银行,其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越不敏感;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于董事会下设委员会和董事会会议等董事会职能行使方式差异造成的,董事会作为银行决策机构对货币政策冲击下银行贷款行为调整的影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董事会 银行贷款 货币政策传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新建 张余
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有着重大影响,贷款续新是银行给予已获得贷款企业的再次贷款,其在监管、信息不对称方面均优于新发贷款。因此,选用2006年至2012年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与企业贷款续新、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变动确实会影响企业贷款续新的获取和企业的投资效率,且获得贷款续新的企业其投资效率更高。研究还表明,贷款续新能够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对于首次发放贷款,银行应该更倾向于发放贷款续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海蔚
贷款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项目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同时,贷款作为资本形成和资金供给的主要途径,也为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该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江苏省贷款总量和结构数据的梳理,表明贷款增长是经济景气状况和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和意愿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民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受这两个基本因素的制约。未来货币政策应充分考虑经济景气状况、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和货币政策时滞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准备金率 贷款 VAR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钦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岑磊 谷慎 马谌宸
笔者通过构建包含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福利的角度探讨贷款价值比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的最优配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和房屋需求冲击下,引入贷款价值比有助于维护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在技术冲击下,加入贷款价值比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应,在房屋需求冲击下,贷款价值比效应更明显,贷款价值比与货币政策相辅相成;同时,贷款价值比是福利增进的;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贷款价值比与货币政策的最优配合策略是货币政策维护物价稳定,贷款价值比维护金融稳定。基于此,笔者提出将贷款价值比作为新常态下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并不断完善贷款价值比的政策规则,把握好调控的时机和频率,以及成立政策协调配合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义来 王立清 杨宝臣 尹辉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所有制结构与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的贷款比率受货币政策影响更大。货币政策对公司长期贷款比率有正向影响,其中货币政策对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贷款比例影响不显著,而对民营上市公司长期贷款比率影响显著。在我国金融、法制等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变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政府在货币政策调控时,应注重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 所有制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谢海芳 魏昭
本文运用某国有银行2002~2009年的企业借款数据,采用线性概率模型和非线性Logit模型,研究了涉农贷款违约以及货币政策和贷款违约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涉农贷款违约概率显著高于非涉农贷款,而且一旦涉农贷款违约,贷款形态的变迁速度较普通贷款更快,涉农贷款违约存在显著的行业效应。本文用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指标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体系的贷款违约风险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基准利率的变化对涉农贷款违约的影响大于对非涉农贷款违约的影响。从涉农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来看,贷款期限、担保方式等贷款合约条款,以及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管理特征等因素,都对涉农贷款违约有重要影响。本文还发现,涉农贷款的违约...
关键词:
涉农贷款 货币政策 信贷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立 钱雪松
运用手工搜集整理的委托贷款这一独特数据,本文从影子银行视角切入,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问题。研究发现:(1)运用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与银行信贷显著下降不同,委托贷款规模显著增加;(2)运用上市公司委托贷款公告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紧缩不仅在广延边际上显著提高了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概率,而且在集约边际上显著增加了放贷规模;(3)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特点在于,货币政策紧缩导致委托贷款发生类型转换:与宽松时期相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非股权关联企业间委托贷款的增长显著高于股权关联企业间的委托贷款;(4)委托贷款的类型转换通过加大信息不对称和监管难度推高了委托贷款违约风险。本文的发现对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防控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影子银行渠道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莫万贵 王立元
本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贷款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认为M2和贷款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央行对M2和贷款的调控是有成效的。在当前情况下,相对于利率等价格工具,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工具对调控货币供应量和贷款会更有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廷求 朱博文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以及运用面板GLS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理论进行了检验,并验证了银行治理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中的作用。结论显示,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对贷款规模影响较小;第一大股东性质和上市特征对贷款规模和货币政策敏感度产生显著影响;股东与股东大会、高管层以及监事会三方面的治理水平差异是导致不同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银行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华平 干杏娣
本文在构建银行业结构影响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传导效率的古诺模型基础之上,通过选取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5家城市商业银行从2000年至2012年共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运用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率。且采用不同的银行业结构衡量指标及对扩展的动态实证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保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贷款渠道 传导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