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8)
2023(14726)
2022(11894)
2021(10728)
2020(9164)
2019(20801)
2018(20489)
2017(40078)
2016(21013)
2015(23768)
2014(23419)
2013(23018)
2012(20517)
2011(18286)
2010(19042)
2009(18512)
2008(17728)
2007(16014)
2006(14279)
2005(13336)
作者
(58685)
(48872)
(48432)
(46050)
(31010)
(22976)
(21998)
(18527)
(18451)
(17499)
(16659)
(16492)
(15779)
(15440)
(15069)
(14920)
(14428)
(14114)
(14076)
(13719)
(12180)
(11931)
(11798)
(11153)
(11008)
(10919)
(10842)
(10784)
(9768)
(9488)
学科
(94141)
(91357)
经济(91225)
(86118)
企业(86118)
管理(82816)
方法(40692)
数学(32312)
业经(32075)
(31905)
数学方法(31727)
(29042)
(27834)
金融(27831)
中国(27364)
(26429)
(26113)
银行(26105)
(25229)
(23333)
财务(23276)
财务管理(23245)
企业财务(22036)
农业(20469)
技术(18970)
理论(18266)
(18085)
(16419)
(16410)
地方(16206)
机构
学院(302618)
大学(295677)
(129698)
经济(126959)
管理(125255)
理学(106998)
理学院(106071)
管理学(104393)
管理学院(103828)
研究(90314)
中国(79926)
(64835)
(60981)
财经(50296)
科学(50199)
(46928)
(46044)
(45486)
中心(44514)
(43575)
业大(40252)
经济学(39279)
研究所(38546)
北京(38145)
(37677)
财经大学(37148)
农业(35624)
经济学院(35415)
商学(34932)
商学院(34622)
基金
项目(193536)
科学(155171)
研究(145253)
基金(142457)
(121289)
国家(120223)
科学基金(106910)
社会(95239)
社会科(90563)
社会科学(90538)
(77016)
基金项目(74006)
自然(67527)
自然科(66093)
自然科学(66081)
教育(66036)
自然科学基金(64982)
(62288)
编号(58994)
资助(58809)
成果(46932)
(43904)
重点(42709)
(42672)
(41828)
(41032)
创新(40197)
(40141)
课题(39936)
国家社会(39700)
期刊
(147685)
经济(147685)
研究(88931)
中国(62326)
(54748)
管理(53212)
(43968)
(42160)
金融(42160)
科学(37328)
学报(36744)
技术(30820)
大学(30442)
农业(29477)
学学(28840)
教育(26801)
业经(26180)
财经(25639)
经济研究(23045)
(22067)
问题(18242)
(17958)
技术经济(17684)
财会(15877)
统计(15588)
现代(15256)
(15076)
商业(14790)
理论(14205)
(14174)
共检索到46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晓华  李佳璇  张竣喃  
在日益精细化的现代产业分工体系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主要途径,也是制造业企业获取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从生产链位置的新视角,讨论上下游制造企业的服务融合模式问题,依据服务相关性不同将服务融合模式分为嵌入式和混入式两类,提出了生产链位置影响企业服务融合模式的理论假说,进而以2007—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位于生产链上游的制造企业倾向于融合混入式服务,位于生产链下游的制造企业则更有动力融合嵌入式服务;通过替换服务融合衡量指标、重新测算企业生产链位置和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保证了实证结论的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上游企业具备充裕的闲置资源和较高的客户集中度,促进混入式服务融合,下游企业具备丰富的技术资源和较强的协调成本降低需求,推动嵌入式服务融合;在不同生产规模、资产专用性和生命周期的制造企业之间,服务融合模式存在差异。本文不仅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研究提供微观证据,而且为新时代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体俊  黄建忠  高翔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已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价值链升级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2000~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以及WIOD(2013)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具有倒U型关系。(2)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异质性影响依赖于中间投入服务化差异和行业技术类型。(3)企业成本加成率和企业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企业出口DVAR的中介渠道。(4)制造业服务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概率,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且异质性影响依赖于企业贸易方式、所在地区和所有制类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窦大鹏  匡增杰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这种作用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成本两个机制来实现。结合互联网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通过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因此,加快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的重要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路  
首先分析了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的背景,然后从内外驱动力、演化过程和理想载体几个方面阐述了二者的融合机理和融合模式,最后提出融合措施,以期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融合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宛秋  高雅  王芳  
高技术企业在生产链中的位置差异决定技术创新模式差异,而技术并购作为主要外源性创新资源渠道,对于生产链上不同位置高技术企业的影响不同。从微观层面研究高技术制造企业生产链位置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处于较高生产链位置的主并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并购促进创新绩效提升,技术基础宽度在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跨界技术并购且主并企业位于东部地区的技术并购事件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生产链位置研究,为处于不同生产链位置的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并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亚峰  王永伟  
分析制造业价值链纵向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促进我国价值链分工地位不断攀升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Pol Antras的多阶段生产模型分析了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边界和内生决定问题,以及在契约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如何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价值链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的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企业规模、契约环境、技术水平和分工位置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纵向一体化和逆一体化发展变化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沿着价值链研发环节与契约合作环节不断促进价值链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洁  张旭梅  但斌  
以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关联为切入点,提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基于共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内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互补性的融合模式,分析了三种融合模式的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需要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祥民  张子煜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似乎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企业究竟受到什么因素影响而选择与数字经济融合?决定融合后又该采取何种措施顺利完成融合?文章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贵州茅台、三一重能和中国商飞为研究对象,从价值生成过程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企业受到技术(T)、组织(O)和环境(E)的组合因素诱导而选择进行数字化融合,传统制造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过程可分为“价值识别-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三个阶段,基于诱导组合因素识别价值,通过整合资源和开发产品或市场创造价值,最终实现价值获取,形成TO驱动模式、TE驱动模式和TOE驱动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赵龙双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特点,对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问题进行研究,将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在产品价值链上的融合分成4种方式,即发现环节的融合、设计环节的融合、生产环节的融合以及销售环节的融合;并对影响因素和融合效应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昀   付琳   唐卓伟   孙晓华  
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视角探究高铁建设对制造企业服务融合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铁建设对制造企业服务融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高铁促进了制造企业嵌入式服务水平提升,显著减少混入式服务融合;高铁建设通过国内市场可达性与市场竞争的增加促进制造企业服务融合;国际市场可达性和市场竞争的增加不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黎辉  
卓越服务绩效来源于服务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有效实施。杭氧集团和陕鼓集团案例表明,"海星模式"在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方面效果显著。"海星模式"的运作机理是,企业首先通过内部培养、战略联盟或并购方式,打造服务能力集合体,以此作为向外延伸服务触角的能力平台。在服务需求强劲领域中生成新的服务触角,每个服务触角都有独特商业模式来支撑,并在目标市场中快速复制,以实现服务业的规模经济。服务能力集合体与各服务触角间的知识流动,使得各服务业务享受"同一屋檐"下的好处,从而产生经验经济。研究显示,服务业务的规模经济与经验经济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娜  齐欣  
基于最优生产决策动态模型,采用世界银行企业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企业具有较强市场控制力时,上下游投资呈替代关系,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接近上游,股权模式生产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当企业的控制能力较弱时,投资呈互补关系,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接近上游,非股权模式生产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模式选择,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和控制能力密切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欠欠  夏杰长  
文章基于最新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更加细化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分别利用OP和LP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二者进行匹配,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所带来的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制造业生产分割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效益。结果显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国内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创新效应大于国外服务要素投入带来的溢出效应;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更明显;降低制造业投入成本、技术创新和溢出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服务投入结构现状,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需要得到进一步释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彦彦  刘志彪  郑江淮  
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企业竞争力源泉的文献仍十分缺乏。结合经济转型背景,本文采用苏州制造业的微观调研数据和自抽样方法,从企业技术供给和应对市场需求两个层面去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内生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水平和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而且这两者与企业在同行中所处的规模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联动关系,这表明企业规模和价值链位置往往是企业及其技术竞争力的甄别信号。本文的实证研究从企业微观层面有力地支持了转型期FDI背景下企业通过增强技术能力来提升其竞争力的观点,也直接证明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与企业竞争力两者之间正向关系的论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成东  李安琦  蔡渊渊  
将产业融合因素引入产业GVC攀升评价体系之中,基于资源稀缺性,从效率视角揭示产业融合对产业GVC攀升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评价体系,并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在实证研究时段内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波动不大,但各细分行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性;产业融合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业GVC价值位势攀升效率具有直接和间接双重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GVC价值位势的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