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8)
2023(15848)
2022(13599)
2021(12589)
2020(10597)
2019(23902)
2018(23643)
2017(45430)
2016(24976)
2015(27433)
2014(27197)
2013(26816)
2012(24416)
2011(21980)
2010(21587)
2009(19514)
2008(18942)
2007(16303)
2006(13937)
2005(11758)
作者
(74297)
(61845)
(61321)
(58431)
(39139)
(29891)
(27796)
(24345)
(23450)
(21743)
(20994)
(20892)
(19614)
(19279)
(19133)
(18997)
(18996)
(18387)
(17729)
(17641)
(15580)
(15036)
(14844)
(14044)
(13905)
(13756)
(13696)
(13455)
(12460)
(12392)
学科
(93723)
经济(93616)
管理(69120)
(66801)
(55146)
企业(55146)
方法(46750)
数学(40714)
数学方法(40137)
(25368)
(24261)
(23727)
中国(23456)
业经(21089)
地方(17635)
(17580)
贸易(17573)
农业(17341)
(17084)
理论(16329)
技术(15991)
(15849)
财务(15784)
(15762)
财务管理(15754)
企业财务(14962)
环境(14953)
(14649)
(13612)
银行(13535)
机构
大学(352871)
学院(349814)
管理(136818)
(133759)
经济(130941)
理学(120634)
理学院(119195)
研究(118301)
管理学(116821)
管理学院(116214)
中国(84146)
科学(78954)
(74287)
(67431)
(60608)
业大(60590)
(58941)
研究所(56374)
农业(53861)
中心(53343)
(48961)
财经(48851)
(46081)
北京(45857)
师范(45483)
(44674)
(42840)
经济学(40389)
(39653)
技术(37842)
基金
项目(254126)
科学(198786)
基金(185175)
研究(176491)
(165771)
国家(164467)
科学基金(139691)
社会(111018)
社会科(105243)
社会科学(105215)
(99350)
基金项目(98625)
自然(94658)
自然科(92514)
自然科学(92488)
自然科学基金(90822)
(85055)
教育(81463)
资助(76248)
编号(69748)
重点(57513)
(55225)
成果(54910)
(53239)
(52937)
科研(49867)
创新(49458)
计划(49140)
课题(48262)
教育部(46543)
期刊
(134589)
经济(134589)
研究(95453)
学报(67421)
中国(61546)
(59705)
科学(58093)
大学(49426)
管理(47130)
学学(47032)
(43055)
农业(41575)
教育(37735)
技术(27877)
(24686)
金融(24686)
财经(22945)
业经(22782)
经济研究(22593)
(21567)
(19652)
科技(18643)
业大(18637)
(18508)
问题(17678)
图书(16940)
技术经济(16530)
理论(15713)
资源(15278)
统计(15243)
共检索到482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小亮  刘玲君  肖争艳  陈彦斌  
最近30年间中国已经发生过五轮通货紧缩(简称通缩),考虑到通缩对经济的冲击往往较大,因此有必要识别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已有文献主要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等传统线性方法开展研究,未能全面考察各个因素对通缩的非线性影响,而且研究的变量个数较少。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使用多种非线性机器学习方法识别通缩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对2012年之前发生的三轮以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双双下跌为表征的全局性通缩和2012年之后发生的两轮以生产价格指数下跌但是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为表征的生产部门通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产部门通缩和全局性通缩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债务因素对全局性通缩的影响较小,但是2012年以来各部门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债务因素已经成为生产部门通缩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供给侧因素对全局性通缩的影响同样较小,但是对生产部门通缩的影响明显提高;需求侧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对全局性通缩的影响较大,但是对生产部门通缩的影响大幅下降。鉴于此,本文认为,中央正在推进的结构性去杠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2012年以来频繁发生的生产部门通缩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未来应该加强两类措施以防范债务因素和供给侧因素再度触发通缩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在传统消费函数,即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试图从政策和体制的角度,分析消费与利率、就业、价格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具有明确政策含义的结论。 一、消费倾向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 在总需求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消费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消费占据特别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永玲  
工业化国家70 年代以来的经验表明,在一定范围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失业更多地表现为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差(相对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尤其是与相对通货紧缩同时出现的机会更多,即失业率高峰与相对通货膨胀率低谷对应;失业率低谷与相对通货膨胀率高峰对应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亮   程硕   陈衎   肖争艳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维持一线城市房价平稳从而对保障全国房价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和SHAP值可解释性方法,对四大一线城市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2012年前后的动态变化进行测算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预期因素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其影响在不断增强。第二,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也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不过其作用呈现出减弱态势。第三,货币政策等因素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影响相对偏弱,并且近年来其影响进一步下降。考虑到预期因素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一线城市而言,稳房价的关键在于稳预期。进一步地,结合实证结果可知,需要让房价更多地由基本面因素来决定,并且通过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来稳预期。一是从供给端发力,构建一线城市土地供给与房价以及土地供给与常住人口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从需求端发力,缩小一线城市与其周边城市以及其他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从而减轻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住房需求增长。三是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通过稳定政策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预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弘  
2007年以来欧债危机的爆发有两大基础:一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欧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证券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银行加杠杆;二是19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私人部门的负债水平迅速攀升。这两大变化是欧债危机的重要背景。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触发点,欧洲银行业爆发了流动性危机,私人部门随之发生了长周期的债务通缩。为了对抗通缩螺旋,政府通过救赎银行承担起了债务,进而导致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因此,私人部门的债务通缩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且决定了危机的走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  
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1%,其中,第一季度逐渐上升,第二季度逐渐回落。整体来看,除部分食品价格波动较大以外,物价运行基本平稳,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也没有实质性地跌入通缩。但是,下半年我们仍面临着滑向通缩而非通胀的巨大压力,未来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仍是积极对抗通缩而非反通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晓敏  肖立晟  
2019年,全球经济再面通缩威胁。一方面,主要国家核心CPI临近1%的事实性通缩判断标准。欧元区核心HICP同比增速长期在1%附近挣扎,中国非食品CPI同比增速自2019年初持续下滑并在9月抵达1%的临界点。另一方面,主要国家PPI价格指数重返负增长。自2018年第四季度起,美国、欧元区和中国PPI定基指数重返下行阶段,而这距离2014~2015年的"潜在"通缩状态刚刚过去2年。通缩压力来自工业品而非服务品。2012年以来,主要国家CPI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管涛  
当前有关经济体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而非临时的流动性问题。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对于化解因生产能力过剩、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导致的通货紧缩帮助较小。从信用、资产价格、资产组合、通胀和汇率等传导渠道看,负利率刺激可能难以传导到实体经济。对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来讲要特别注意负利率政策对于银行体系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4、1988、1993年发生了三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现行指标的变化,与前几个时期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投资率以及通货膨胀率正随着GDP的增长而相应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静娴  
自2012年3月以来,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一直保持一正一负的状态,其走势分化的时间之长、缺口之大都实属罕见。这种不同物价指数的走势分化也使得经济学家在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和政策建议上出现了明显分歧。但事实上,类似现象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并不乏先例。本文整理了一些典型"通缩"期的CPI、PPI表现,以及文献中对于度量通胀指标的评价,并结合CPI的先导指标预测,认为当前中国的情况更接近于通货紧缩。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CPI、PPI走势对当前"债务-通缩"循环的影响。本文认为CPI、PPI一正一负的组合不仅不会扭转对于当前通缩的判断,反而会恶化本轮"债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齐秀琳   汪心如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惩罚回归、集成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多种机器学习方法,考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集成学习方法在预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在所有特征变量中,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性别、家庭规模、年龄和流动城市数量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本文通过累积局部效应图展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具体预测模式,并发现年龄和流动城市数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有着明显的非线性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对政府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奔  
本文从3个方面分析了关于中国输出通缩的观点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缺乏根据:一,通缩和降价根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现象;二,人民币在现行制度下不存在输出通缩或降价的机制;三,市场扩大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实现所产生的物价水平下降是有利于各方的好事,与输出通缩或降价无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尊国  顾金鑫  陈颖  
"倾斜性"政策对各区域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于这些区域政策,地方政府会更积极地介入经济活动,其对生产部门结构变迁的冲击具有时空异质性,这为讨论南北发展分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线索。因此,文章构建了"倾斜性"政策、两部门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均衡模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2003-2018年277座城市高维特征分阶段开展实证分析,并使用因果森林估计了"倾斜性"政策的异质性处理效果,经由省份聚类解决算法的"过拟合"问题以及用岭回归和社会网络分析等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旨在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政策在南方地区的效果优于北方,尤其在2012年以后,效果更明显。(2)"倾斜性"政策会提高欠发达地区不可贸易部门的份额,引致长期生产率提升速度比可贸易部门更缓慢,尽管这种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但北方城市相对更严重,这是南北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考虑到传统区域政策的异质性和不可持续特征,未来区域政策的重心应侧重于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企业的贸易参与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宏观经济领域流动性与通胀之间的交替变化给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所谓流动性过剩(不足)实质是货币市场与非货币市场"双失衡"并存、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外化反映,流动性陷阱则是流动性不足的极端表现。而储蓄、消费失衡的经济结构矛盾容易内生货币条件宽松和流动性过剩的风险。随着流动性过剩向流动性不足逆转,物价也将表现为主要由初级产品和资产泡沫膨胀引发的结构性通胀向由于泡沫破裂导致的通货紧缩转化。因此,由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构性通胀,由流动性不足引发的通货紧缩,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替反复,很可能成为未来宏观调控长期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更加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物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