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0)
- 2023(6678)
- 2022(5461)
- 2021(4997)
- 2020(3911)
- 2019(8901)
- 2018(8836)
- 2017(16353)
- 2016(9111)
- 2015(10248)
- 2014(10208)
- 2013(9855)
- 2012(9038)
- 2011(8225)
- 2010(8444)
- 2009(8042)
- 2008(8177)
- 2007(7281)
- 2006(6550)
- 2005(6296)
- 学科
- 济(35254)
- 经济(35171)
- 管理(32915)
- 业(28608)
- 企(25012)
- 企业(25012)
- 方法(13638)
- 财(12652)
- 制(12600)
- 数学(10637)
- 数学方法(10511)
- 业经(10157)
- 农(9916)
- 中国(9586)
- 体(8959)
- 理论(8814)
- 体制(7557)
- 务(7471)
- 财务(7454)
- 财务管理(7437)
- 学(7321)
- 银(7118)
- 银行(7112)
- 企业财务(7069)
- 融(6836)
- 金融(6834)
- 行(6788)
- 农业(6367)
- 划(6318)
- 环境(6220)
- 机构
- 大学(133348)
- 学院(132085)
- 济(56608)
- 经济(55367)
- 管理(49444)
- 研究(43570)
- 理学(42035)
- 理学院(41609)
- 管理学(41060)
- 管理学院(40803)
- 中国(34232)
- 财(30439)
- 京(27818)
- 科学(23380)
- 财经(23057)
- 江(21362)
- 所(20891)
- 经(20808)
- 中心(19791)
- 农(18503)
- 经济学(18486)
- 研究所(18395)
- 北京(17406)
- 财经大学(17136)
- 范(16813)
- 业大(16666)
- 师范(16654)
- 州(16528)
- 经济学院(16429)
- 院(15787)
- 基金
- 项目(83651)
- 科学(66711)
- 研究(65573)
- 基金(60979)
- 家(52009)
- 国家(51558)
- 科学基金(44856)
- 社会(42930)
- 社会科(40601)
- 社会科学(40596)
- 省(32218)
- 教育(31612)
- 基金项目(31252)
- 编号(26752)
- 划(26643)
- 自然(26528)
- 自然科(25882)
- 自然科学(25876)
- 自然科学基金(25451)
- 资助(24284)
- 成果(23055)
- 制(22696)
- 部(19694)
- 课题(19309)
- 重点(19196)
- 国家社会(18351)
- 创(18240)
- 教育部(17668)
- 性(17666)
- 发(17306)
共检索到208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克穆
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与实践李克穆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基本内容(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内涵———所有制形式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1.所有制的基本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讲,所有制(ownership)是指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通常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龙绍双
一、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定义及人与人关系本质的内涵许涤新先生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给生产资料所有制下的定义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阶级、集团或社会所有,是人与人之间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①李克穆先生最近给所有制下的定义是:“从一般意义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福前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也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结构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的设想是国民革命胜利后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在战争年代,由于根据地和解放区主要在农村,我们党对所有制结构的探索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土地问题上。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化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所有制形式和结构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大刀阔斧改革,通过引进外资和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逐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新的概括,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两个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结构。这种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的探索和成长过程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涛
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宋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之后,生产资料要归劳动群众所公有。这一理论在原苏联实行了70年。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而且是多层次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保利
生产资料所有制实际上是一个积累主体的选择问题。不同的积累主体具有不同的积累动力和积累效率 ,从而决定着生产资料积累的状况 ,进而成为人们考虑选择积累主体的重要因素。由于生产资料所有者承担着积累主体的职能 ,因此他必然要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 ,获得一个相应的份额 ,做为进行生产资料积累的物质基础。判断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社会福利水平应以他用于消费的部分为依据 ,将其同社会的一般福利水平进行比较 ,由此来判断社会福利水平的差别 ,进而得出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状况。在公有制的社会中 ,由于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控制和支配所存在的差别 ,同样会造成社会福利水平的较大差距 ,从而偏离公有制所设想...
关键词:
生产资料 所有制 积累主体 社会产品分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新城
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生产决定分配,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分配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能脱离生产方式抽象地研究分配问题。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公平分配。不同生产关系有不同的公平标准。围绕着分配问题兜圈子,是庸俗社会主义。毛泽东批评了分配决定论,强调研究分配问题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交换不能决定分配方式,只能影响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能夸大市场经济的作用,仿佛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就使得分配领域从按劳分配变为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我国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宛晨 李松龄
在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获得消费者剩余,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导致贫富差距。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下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消费者剩余消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并不必然导致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产品。劳动产品在劳动者之间分配的合理性和生产资料计划配置的合理性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假设前提。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志华
苏州自古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西汉时期,苏州已是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史记·货殖列传》称之为江东一大都会。明清时期,苏州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城市之一,更成为东南沿海的重要商埠。解放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又是乡镇企业较早崛起并形成"半壁河山"的地区之一。1991年全市工业产值达700余亿元。其中属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不足5%。苏州地区"缺煤、少钢、无木",能源、原材料主要通过市场渠道从省内外组织。悠久的商品经济传统和发达的以"两头在外"加工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使苏州市生产资料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不但起步早,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框架和鲜明的特色。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守英 程果
本文回顾了集体所有制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演进。集体所有制理论含义由经典意义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演变为斯大林模式部分社会成员占有生产资料。经典意义集体所有制依循改造小农和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主线,通过合作社道路将小农组织到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中。依循国家特定目标主线的集体所有制,采取强制的激进集体化方式以及高度集中的生产经营分配体制,在达成国家工业化目标的同时,造成了集体所有制理论含义和制度实践的混乱。应当打破国家特定目标主线下集体所有制的理论束缚和制度框定,依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关系变革实际情况,推动要素组合升级,克服小农弊端,实现农业社会化大生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干强
依宪弄清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可通过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布的从业人员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分布结构来反映。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将全国第二、三产业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减去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行业从业人员,对属于经济基础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中的分布进行系统的分析,可厘清2018年末我国第二、三产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结构和包括第一产业在内的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侯云春 张蜀东 汤永平
德、法现代化生产资料流通形式及其实践创新侯云春,张蜀东,汤永平德、法两国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经过几百年特别是战后几十年来的发展,两国的生产资料流通形成了社会化、专业化流通与生产企业直接销售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的基本格局,两者共同构成了效率高、渠道...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瑞华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所有制和所有制形式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区别是十分明确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有中国特色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不仅指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而且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形式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探索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这些创新的一个要点,就是正确把握所有制与产权制度的联系与区别。这正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实践和创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所有制 所有制形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何召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1]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健
经济学理论对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四种解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张大致分为市场环境说、公司治理说和产权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在政策和实践层面不断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力度加大。这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的制度变迁,在分类标准、混合方式、股权比例、国资证券化率、治理结构、投资平台和运营平台、员工激励、配套措施等具体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政策稳定性、市场竞争环境建设、政府职能变革、意识形态支持以及改革的灵活性将是今后改革需要进一步突破的重点。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尹紫翔
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调整,满足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入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我们继续深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将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既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又扩大了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混合所有制与我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
关键词:
生产资料 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