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2)
- 2023(13636)
- 2022(11115)
- 2021(10405)
- 2020(8712)
- 2019(19665)
- 2018(19225)
- 2017(35545)
- 2016(18999)
- 2015(21549)
- 2014(21261)
- 2013(21477)
- 2012(19838)
- 2011(18088)
- 2010(18243)
- 2009(17219)
- 2008(17311)
- 2007(15556)
- 2006(13945)
- 2005(12865)
- 学科
- 济(90058)
- 经济(89964)
- 业(89073)
- 企(71156)
- 企业(71156)
- 管理(64361)
- 农(46682)
- 方法(39016)
- 数学(31163)
- 数学方法(30973)
- 农业(30965)
- 业经(30040)
- 中国(26387)
- 财(25706)
- 技术(21530)
- 制(18570)
- 务(18213)
- 财务(18195)
- 财务管理(18178)
- 贸(17821)
- 贸易(17812)
- 易(17466)
- 企业财务(17221)
- 策(16234)
- 和(14813)
- 划(14790)
- 体(14575)
- 学(13591)
- 理论(13257)
- 银(12992)
- 机构
- 学院(286909)
- 大学(281210)
- 济(132981)
- 经济(130930)
- 管理(114865)
- 研究(101847)
- 理学(98672)
- 理学院(97687)
- 管理学(96415)
- 管理学院(95869)
- 中国(82678)
- 农(63085)
- 京(60137)
- 科学(59415)
- 财(56515)
- 所(52094)
- 农业(48498)
- 研究所(47149)
- 中心(46536)
- 业大(46314)
- 财经(45090)
- 江(43255)
- 经(41224)
- 经济学(40544)
- 北京(38211)
- 经济学院(36704)
- 院(35519)
- 经济管理(33954)
- 州(33416)
- 范(33399)
- 基金
- 项目(188923)
- 科学(151281)
- 基金(140433)
- 研究(139274)
- 家(123161)
- 国家(122016)
- 科学基金(105003)
- 社会(92658)
- 社会科(87745)
- 社会科学(87722)
- 基金项目(73652)
- 省(72487)
- 自然(65839)
- 自然科(64390)
- 自然科学(64374)
- 自然科学基金(63327)
- 教育(60632)
- 划(60543)
- 资助(56566)
- 编号(54412)
- 部(43422)
- 创(42685)
- 重点(42402)
- 发(42095)
- 成果(42086)
- 业(41791)
- 国家社会(40073)
- 创新(39339)
- 教育部(36784)
- 制(36697)
- 期刊
- 济(153086)
- 经济(153086)
- 研究(85394)
- 农(64271)
- 中国(61324)
- 管理(44554)
- 财(44478)
- 科学(44175)
- 农业(44096)
- 学报(42680)
- 大学(33603)
- 学学(32043)
- 业经(29437)
- 融(29056)
- 金融(29056)
- 技术(27629)
- 业(24048)
- 经济研究(23587)
- 财经(22767)
- 教育(22460)
- 问题(20219)
- 经(19841)
- 技术经济(18748)
- 世界(18404)
- 贸(16703)
- 科技(15705)
- 国际(14810)
- 农村(14461)
- 村(14461)
- 资源(14351)
共检索到443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刁怀宏 陶永勇
生产要素的配置变化内生着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性质表现为由生产要素决定的新的生产函数和要素资源间边际技术替代率发生变动。在中性技术进步和固定规模报酬假定下,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余值法"推导出一种简洁的测算技术进步率的方法,对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变化和技术进步做了考察。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尹雷; 沈毅;
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效应;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并且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同样来自农业技术进步效应的驱动。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落脚点应是促进农村金融区域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其服务农业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尹雷 沈毅
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效应;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并且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同样来自农业技术进步效应的驱动。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落脚点应是促进农村金融区域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其服务农业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苏 胡浩 傅顺
基于中国20个省(市、区)1985—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及影子替代弹性方法实证分析了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玉米生产技术进步及要素替代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诱导了玉米生产的要素结构调整,从而导致成本结构发生变化;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是偏向的,具体体现在劳动使用型、机械使用型和化肥节约型的技术并存;在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机械、化肥与劳动力存在明显替代关系,但受技术条件和农艺特性等因素制约,机械对劳动力的进一步替代受到限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亚男 余东华
基于有偏技术进步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剖析,探究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配置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机理,并提出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与合理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判断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装备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有偏技术进步及要素配置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效应及要素配置效应。结果表明,由于装备制造业资本效率相对偏低且增长滞缓,要素效率与要素禀赋结构方向不一致,造成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资本深化的要素配置结构均存在部分效率损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潜力。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强研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要素效率增长率,尤其是提高资本效率水平是实现效率驱动增长的根本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卫平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48%,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从构成上看,绝大多数省区呈现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损失并存的局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王雪友
本文在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框架下,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运用1995—2012年全国各省市相关数据,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偏向进行测算,并结合地方资源禀赋特征对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做了一定评价。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农业技术进步呈现劳动节约型,这并不符合诱致性创新理论下中国应有的技术进步方向。分区域看,相对于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方向有悖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特征;相比于主销区和平衡区,主产区农业劳动力的相对稀缺则部分支持了主产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钰 李冉 姜崧
技术进步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聚焦林业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为充分发挥林业技术进步的带动力提供量化支持,助力我国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全样本及四大区域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状态是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引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技术进步偏向并不总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四大区域的林业技术进步在多数年份偏向于资本与林地;部分地区的林业全要素投入与要素效率状态未完全相适应,要素配置有待改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区域间交流合作、调整生产技术进步方向、改善要素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智强 张占耕
为了对科技进步给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地位有个较全面的认识,本文从农业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出发,在前人所建立的科技进步、生产要素和农业增长的相互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科技进步与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间的关系,并针对“八五”期间上海市农业基本情况,就科技进步、生产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增长三者之间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科技进步,生产率,贡献率,余值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鞠传宝
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解,将农业产出增长归结为技术进步效应和投入增加效应,前者又表示为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规模扩大等技术进步动力的作用结果,以此探讨中国农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发现劳均农机动力提升具有变弹性的作用,劳均固定资本投资和其他动力因素对产出的影响都为固定弹性的作用;虽然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最高,但各农业主产区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紧缺的现象;农业经营规模具有系统性的技术促进作用,尤其对资本深化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分地区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具有地域特征,不仅资本深化的路径各有特点,且经营规模扩张的系统性作用也不尽相同。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
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 规模经营 路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吴雪松 王天琛
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和农业技术进步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方向的匹配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在考虑农业生产投入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推导出包含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和资本深化程度的ATFP函数,系统刻画了偏向性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与要素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基期相比,我国农业部门的资本深化水平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均出现了较大增长,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偏向的匹配关系会显著影响二者交互效应的大小和方向,交互效应进一步对ATFP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会因为省份和农业主产区间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效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同时也解释了1985年至今我国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化与ATFP相对稳定的矛盾所在,为农业进一步发展及当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下ATFP的提高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文健 李琦
本文基于投资专有技术进步的增长核算框架,分别采用了两种方法估计中国设备投资专有技术进步(ISTP)速度。根据国家统计局未经完全质量调整的统计数据,1980~2005年中国设备ISTP速度平均达到3%,根据美国各类设备ISTP间接估计,1985~2005年中国设备ISTP平均速度达到了4%。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投资专有技术进步 质量调整 相对价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车维汉 杨荣
文章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个新大陆国家1961-2005年间的农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使同样在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仍然快于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四十多年里,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土地以及劳动等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紧密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土地要素存在过量投入的情况,这或许与中国土地制度没有完全市场化有直接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条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比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误差影响,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情况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万平 张琪
基于Antonelli的技术一致性理论,设定资本、劳动和土地的三要素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利用泰勒展开法和近似技术推导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ATFP(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模型,系统考察偏向性技术进步、偏向性要素配置与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效率结构的协调一致性对中国ATFP增长的驱动机制;检验ATFP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来源。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效率结构的协调一致性促进了ATFP增长率提升,且一致性程度逐渐加深,成为ATFP增长的主要源泉;土地效率增长率低下是ATFP增长损失及后期ATFP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若能破除土地效率扭曲,ATFP增长率将提高3.28%;要素效率增长效应差异是中国ATFP增长率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