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2)
- 2023(11191)
- 2022(9876)
- 2021(9189)
- 2020(7740)
- 2019(17808)
- 2018(17708)
- 2017(34388)
- 2016(18695)
- 2015(21109)
- 2014(20806)
- 2013(20750)
- 2012(18583)
- 2011(16808)
- 2010(16551)
- 2009(14967)
- 2008(14446)
- 2007(12315)
- 2006(10594)
- 2005(8956)
- 学科
- 济(73469)
- 经济(73396)
- 管理(57109)
- 业(55236)
- 企(46592)
- 企业(46592)
- 方法(37243)
- 数学(32063)
- 数学方法(31687)
- 农(19779)
- 学(17532)
- 业经(17203)
- 中国(17152)
- 财(16859)
- 地方(13876)
- 理论(13465)
- 农业(13244)
- 技术(13091)
- 贸(12820)
- 贸易(12815)
- 和(12530)
- 易(12440)
- 环境(11932)
- 务(11584)
- 财务(11523)
- 财务管理(11507)
- 教育(10915)
- 企业财务(10887)
- 划(10862)
- 制(10776)
- 机构
- 大学(265976)
- 学院(264371)
- 管理(111099)
- 济(101282)
- 经济(99084)
- 理学(97818)
- 理学院(96788)
- 管理学(95167)
- 管理学院(94711)
- 研究(83918)
- 中国(59477)
- 京(56295)
- 科学(54576)
- 农(43471)
- 财(42707)
- 业大(42666)
- 所(41482)
- 研究所(38448)
- 中心(37749)
- 江(36425)
- 财经(35666)
- 范(35398)
- 师范(35088)
- 北京(34819)
- 农业(34340)
- 经(32473)
- 院(30338)
- 州(29887)
- 经济学(29007)
- 经济管理(28875)
- 基金
- 项目(190480)
- 科学(150248)
- 基金(138602)
- 研究(138385)
- 家(120958)
- 国家(119958)
- 科学基金(103776)
- 社会(86402)
- 社会科(81916)
- 社会科学(81894)
- 省(74901)
- 基金项目(74501)
- 自然(69031)
- 自然科(67423)
- 自然科学(67409)
- 自然科学基金(66205)
- 教育(63445)
- 划(62870)
- 编号(56990)
- 资助(56725)
- 成果(44959)
- 重点(41970)
- 部(41487)
- 创(40033)
- 发(39914)
- 课题(37978)
- 创新(37191)
- 科研(36381)
- 项目编号(35523)
- 教育部(35520)
- 期刊
- 济(103915)
- 经济(103915)
- 研究(72970)
- 中国(44283)
- 学报(43034)
- 科学(39555)
- 管理(38773)
- 农(38253)
- 大学(32213)
- 财(30749)
- 学学(30196)
- 教育(30006)
- 农业(27425)
- 技术(23469)
- 业经(18134)
- 经济研究(16420)
- 融(16301)
- 金融(16301)
- 财经(16281)
- 图书(16249)
- 业(14299)
- 科技(13997)
- 经(13772)
- 理论(13524)
- 问题(13447)
- 技术经济(13408)
- 实践(12690)
- 践(12690)
- 情报(12116)
- 版(12110)
共检索到362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树祥 张明玉 王杰群
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发生了重要变化,知识成为主要生产要素。知识不但作为独立生产要素创造"一次价值",而且与其他要素广泛结合创造了更为普遍的"二次价值",通过"复合生产要素"的知识属性及其边际效益变化揭示出知识的"二次价值",并构建了由知识价值链、虚拟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组成的企业综合价值体系。
关键词:
知识 复合生产要素 知识价值链 价值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姬军荣
通过分析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竞争要素的变动,论证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指出了企业价值链重构的3大基础——企业知识管理和企业能力分析、企业知识价值链支持活动分析,在分析知识价值链的基础上给出了企业重构价值链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企业 价值链重构 知识价值链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鹏 苏新宁 邓三鸿
知识价值链是面向决策过程智力支持和组织知识管理重要内容,它将静态的组织知识与动态的组织决策结合起来,在最恰当的时候以最合适的方式,将最合适的知识提供给最合适的人,从而可以精确控制决策过程,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图3。参考文献18。
关键词:
决策过程 知识管理 知识价值链 知识转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梦卓 朱顺和 孙穗
本文利用2012-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呈现“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进口指数、全球价值链出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我国仍困于集聚拥挤效应、陷于价值链低端锁定,要不断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加强全球价值链中先进技术的学习、内化,才能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洁
指出知识管理忽视与企业业务流程的结合,导致其难于为企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价值链管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何培育企业核心能力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可持续竞争能力剖析;只有将知识管理与价值链管理结合起来,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价值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瑞红
本文在系统研究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价值链模型,归纳出知识价值链的内涵,为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寻找价值来源,分析出知识价值链与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从顾客、流程、学习和财务四个方面构建了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方法对知识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以期为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提供可量化的科学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卫国 宣国良
本文在三类知识价值链企业模型的基础上,对知识价值链企业、知识工作者和知识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假设检验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在三类知识价值链企业里,支持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获取,并行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创新,独立型知识价值链企业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偏重于知识共享,而这三类企业的知识工作者在知识应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别。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珍增
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如果跨国公司将较高比例的复杂生产任务置于东道国完成,则当地的模仿者能够获得较多的生产信息,模仿难度较低,跨国公司会受到更多来自模仿者的威胁。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能够阻止模仿者进入,提高一般价格水平,促使跨国公司将更大比例的复杂生产任务置于东道国,从而降低东道国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品含量,提升东道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生产分割 全球价值链 模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爱文 李唐
价值链贸易强度拉大了中国资本和低技术劳动同高、中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的报酬差距;直接中间品贸易强度拉大了资本和高技术劳动同中、低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的报酬差距,间接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强度均拉大了资本和高技术劳动同中、低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上的报酬差距,且直接中间品贸易强度对生产要素报酬差距的影响要大于间接中间品贸易强度和最终品贸易强度对其的影响;价值链贸易强度对服务行业生产要素报酬差距的影响要大于其对货物行业的影响。因此,我国应加强对中、低技术劳动力的再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财税制度。
关键词:
贸易强度 全球价值链 生产要素报酬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丹
全球价值链这一全新的分工模式下,贸易利益从来源、获得主体到分配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要素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单元,要素所有者的真实收入情况成为贸易利益的实质表现。随着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的完善,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的研究出现了诸多新的进展。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的理论创新、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贸易利益重构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以及生产要素收入的分解与测算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价值链分工 贸易利益 生产要素收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龙鹏 张双志 胡燕娟
从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链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7年到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从技术创新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对大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因而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进一步结合企业价值链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的应用也均通过技术创新显著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市场营销智能化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大一些,从而带来更为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对于价值链为生产者驱动型的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的人工智能应用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价值链为购买者驱动型的产业,市场营销智能化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这也主要是因为市场营销智能化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政府部门要着力构建促进企业全价值链智能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重点,分行业出台企业智能化转型指导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颖
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主力军,高校高质量科研产出不仅能为社会输出高水平人力资本,还能通过科研产出转让等多种途径对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文章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检验高校科研产出、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显著正相关;高校科研产出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显著正相关;高校科研产出显著增强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祥民 张子煜
在数字经济下,数据要素的加入使生产要素结构发生变化,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结构可能有助于地区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数字经济对地区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并通过构建生产要素结构测度指标体系,探究生产要素结构的中介效应、考察数据要素配置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地区价值链地位,其中对东部地区的作用尤为明显,这一结论在使用外生政策冲击克服内生影响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物质-劳动力要素结构已成为数字经济推动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渠道,数据要素暂未呈现显著正渠道效应。此外,数据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推动价值链地位攀升中呈显著U型门槛效应。由此,各地区需要借数字经济助力生产要素结构性改革,尤其是重点培育数据要素,以实现价值链地位的不断攀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丹
全球价值链这一全新的分工模式下,贸易利益从来源、获得主体到分配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要素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单元,要素所有者的真实收入情况成为贸易利益的实质表现。随着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的完善,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的研究出现了诸多新的进展。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的理论创新、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贸易利益重构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以及生产要素收入的分解与测算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价值链分工 贸易利益 生产要素收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能鹏 陈经伟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中1998-2009年相互匹配的数据,对微观层面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还基于中介效应基本原理构建实证模型,对全球价值链机制下FDI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同时论证了FDI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作用具体异质性特征。基本结论为:(1)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FDI对中国企业作用机制显著,即中国企业可通过FDI促进其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提升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FDI对国内外资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民营企业次之,对国有企业的作用比较弱。
关键词:
FDI 全球价值链嵌入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