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3)
- 2023(3521)
- 2022(3062)
- 2021(2770)
- 2020(2355)
- 2019(5689)
- 2018(5581)
- 2017(10725)
- 2016(5793)
- 2015(6571)
- 2014(6533)
- 2013(6423)
- 2012(5905)
- 2011(5430)
- 2010(5372)
- 2009(4723)
- 2008(4795)
- 2007(4173)
- 2006(3743)
- 2005(3224)
- 学科
- 济(27679)
- 经济(27656)
- 贸(17582)
- 贸易(17575)
- 易(17083)
- 方法(15494)
- 业(13826)
- 数学(13772)
- 数学方法(13700)
- 管理(13556)
- 企(9467)
- 企业(9467)
- 农(9188)
- 出(6203)
- 出口(5657)
- 出口贸易(5657)
- 口(5657)
- 关系(5571)
- 业经(5108)
- 农业(4744)
- 中国(4554)
- 地方(4483)
- 市场(4246)
- 财(4065)
- 学(4026)
- 产品(3926)
- 环境(3801)
- 国际(3723)
- 理论(3661)
- 贸易关系(3523)
- 机构
- 学院(85691)
- 大学(84990)
- 济(43337)
- 经济(42746)
- 管理(32847)
- 研究(29023)
- 理学(29018)
- 理学院(28739)
- 管理学(28332)
- 管理学院(28193)
- 中国(20845)
- 农(18379)
- 京(16971)
- 科学(16452)
- 财(15492)
- 业大(15298)
- 农业(14777)
- 所(14551)
- 经济学(13654)
- 研究所(13272)
- 财经(13091)
- 中心(12842)
- 经济学院(12622)
- 江(12619)
- 经(11960)
- 贸(11407)
- 经济管理(10840)
- 院(10355)
- 北京(10101)
- 农业大学(10067)
- 基金
- 项目(58809)
- 科学(46031)
- 基金(43786)
- 研究(41624)
- 家(38827)
- 国家(38556)
- 科学基金(32376)
- 社会(27695)
- 社会科(26557)
- 社会科学(26549)
- 基金项目(23191)
- 省(22438)
- 自然(20750)
- 自然科(20282)
- 自然科学(20277)
- 自然科学基金(19962)
- 教育(18869)
- 划(18692)
- 资助(18403)
- 编号(16567)
- 部(13696)
- 重点(13105)
- 发(12920)
- 创(12151)
- 国家社会(12138)
- 成果(11963)
- 教育部(11764)
- 人文(11607)
- 科研(11561)
- 创新(11452)
共检索到123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幼文
价格扭曲导致外贸效益的下降,这是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要素扭曲即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边际替代率不等,是扭曲理论所分析的几种扭曲之一。在双重体系下,要素扭曲存在着一些特殊因素。同时,西方扭曲理论主要分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扭曲,但外汇的国内资源成本扭曲也具有要素扭曲的类似性质。这几个环节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的外贸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花
当前我国要素价格扭曲已经严重影响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价值链现状,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对外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言
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但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商品市场化改革,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依然存在。本文利用2000-2016年省级层面的相关数据,对地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变迁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研究表明:(1)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扭曲虽主要表现为负向扭曲,但呈现改善的态势。(2)相邻省份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变动上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但同步性呈现减弱的态势。(3)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省份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总量之间主要呈正比关系,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省份劳动力价格扭曲与经济总量之间主要呈反比关系,而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总量之间主要呈正比关系。(4)增加对外贸易占比或降低国有和集体经济投资占比将有助于减轻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扭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翔 李德山 李双强 朱高峰
通过引入要素相对价格来研究价格扭曲、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采用Cost-Malmquist指数模型将CM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生产率增长率最高,受要素价格扭曲影响程度最大;市场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价格扭曲,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对外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反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翔 李德山 李双强 朱高峰
通过引入要素相对价格来研究价格扭曲、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采用Cost-Malmquist指数模型将CM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生产率增长率最高,受要素价格扭曲影响程度最大;市场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价格扭曲,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对外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反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言 樊学瑞
研究目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和资本两类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变动情况。研究方法:利用省级层面1978~2016年的相关数据,结合生产函数法,对地区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进行测算。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切入,综合协调度和PVAR模型,考察了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演变轨迹。研究发现:第一,多数省份劳动力价格扭曲有所恶化,且时间层面的波动性加剧,多数省份资本价格扭曲有所改善,且时间层面的波动性是先减弱后加剧。第二,劳动力价格扭曲协调度大致呈现改善的趋势,资本价格扭曲协调度则大致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扭曲协调度也大致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第三,增加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资本价格扭曲的影响更显著且更具有持续性;经济增长能够显著降低资本价格扭曲。研究创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省级层面的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进行了测算,并构建了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协调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从经济增长的视角出发,考察了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价值:加速推进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步,揭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变迁过程,是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芳
本文通过构建PVAR模型,基于1990-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要素价格扭曲与商贸流通业发展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商贸流通业发展 PVAR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仕斌 徐海
自1978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就是市场的扭曲,这种扭曲既存在于产品市场,也存在于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中的价格扭曲会改变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发展。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价格双轨制逐步取消后,产品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生产要素的价格结构不能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通过测算每种要素边际产出与实际价格的对比,可以直接测度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测度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研究成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中国整体经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结果表明:我国要素份额在长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且大多数时期内,资本的扭曲程度比劳动的扭曲程度高。
关键词:
要素价格 扭曲 测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璐
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从市场供需两端作用于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消费—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省级层面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综合使用数值模拟分析和计量分析,考察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变动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数值模拟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正面影响,且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幅度更大。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东部地区是正面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都是正面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立南
一、评价外对贸易经所效益的误区外贸效益指通过对外贸易以较少劳动耗费换取尽可能多的经营成果。人们通常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微观效益,具体表现为外贸盈亏。其二是宏观效益,指对外贸易给其他部门和国民经济活动带来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利益。如为生产部门提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原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工业产值和上缴利税的增长,扩大就业,改善国民经济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立南
一、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误区外贸效益指通过对外贸易以较少劳动耗费换取尽可能多的经营成果.它通常被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微观效益,具体表现为外贸盈亏.一是宏观效益,指对外贸易给其他部门和国民经济活动带来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利益.如为生产部门提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原材料,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产值、上缴利税的增长,扩大就业,改善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进出口税方式提供财政收入等等.对外贸效益的上述理解避免了简单地以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翼 王可昕 王艺萌 郑兴无
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城市要素配置与生产率,使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中国283个城市的动态时序全要素生产率,以多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与要素价格扭曲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生产率起到正向作用。金融集聚影响资本替代和劳动结构优化的拓展分析和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相应回归结论。提升金融集聚的专业化能力和增强金融业务的普惠性,有助于优化城市要素配置及提升效率,更好发挥金融活动服务城市发展的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柄权 李国平
文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构建了要素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利用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均显著降低了该要素的配置效率;其次,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间存在联动效应,二者呈正向反馈关系。因此,旨在提升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应密切配合,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不可顾此失彼。文章对于我国当前矫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以及行业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