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2)
- 2023(9450)
- 2022(7967)
- 2021(7074)
- 2020(5875)
- 2019(13665)
- 2018(13305)
- 2017(25594)
- 2016(13517)
- 2015(15095)
- 2014(14863)
- 2013(14914)
- 2012(13995)
- 2011(12948)
- 2010(13303)
- 2009(12158)
- 2008(11873)
- 2007(10696)
- 2006(9894)
- 2005(9050)
- 学科
- 济(84998)
- 经济(84951)
- 管理(37685)
- 业(36232)
- 方法(30645)
- 企(28952)
- 企业(28952)
- 数学(27033)
- 数学方法(26791)
- 贸(25254)
- 贸易(25243)
- 易(24533)
- 地方(21009)
- 中国(17492)
- 农(17166)
- 业经(15434)
- 财(14070)
- 地方经济(13940)
- 出(13757)
- 学(13619)
- 制(11453)
- 农业(11200)
- 口(10308)
- 出口(10299)
- 出口贸易(10299)
- 环境(10289)
- 产业(10193)
- 关系(9899)
- 体(9230)
- 融(9132)
- 机构
- 学院(206878)
- 大学(205114)
- 济(105753)
- 经济(104056)
- 管理(77142)
- 研究(74427)
- 理学(66439)
- 理学院(65697)
- 管理学(64792)
- 管理学院(64396)
- 中国(55030)
- 财(42454)
- 京(41594)
- 科学(41211)
- 所(37108)
- 经济学(34579)
- 财经(34378)
- 研究所(33470)
- 农(32627)
- 中心(31564)
- 江(31159)
- 经(31093)
- 经济学院(31046)
- 业大(28297)
- 院(26772)
- 北京(25876)
- 农业(25388)
- 财经大学(25116)
- 范(24794)
- 师范(24549)
- 基金
- 项目(131962)
- 科学(104540)
- 基金(97811)
- 研究(95682)
- 家(84887)
- 国家(84258)
- 科学基金(72021)
- 社会(65199)
- 社会科(62313)
- 社会科学(62293)
- 省(50501)
- 基金项目(50390)
- 自然(44160)
- 自然科(43161)
- 自然科学(43152)
- 教育(43049)
- 自然科学基金(42457)
- 划(41595)
- 资助(41150)
- 编号(36812)
- 发(30732)
- 部(29882)
- 重点(29804)
- 成果(28897)
- 国家社会(28173)
- 创(26858)
- 教育部(26105)
- 课题(25714)
- 人文(25669)
- 发展(25482)
- 期刊
- 济(121408)
- 经济(121408)
- 研究(65665)
- 中国(36884)
- 财(31314)
- 管理(30687)
- 农(29262)
- 学报(29078)
- 科学(27681)
- 大学(22992)
- 经济研究(22241)
- 学学(22058)
- 贸(20024)
- 农业(20003)
- 技术(18761)
- 财经(18083)
- 业经(18035)
- 融(17612)
- 金融(17612)
- 国际(17267)
- 问题(17134)
- 经(15899)
- 教育(14444)
- 技术经济(13147)
- 世界(12731)
- 商业(11489)
- 统计(11463)
- 业(10884)
- 策(9933)
- 经济问题(9682)
共检索到319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浩
对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来说,如果要想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生产要素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优化本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关键。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可能仅仅只关注生产要素这一因素,都必须同时实施多种经济政策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优化本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来说,中国政府应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实施战略性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创造国际竞争优势;重新审视进口的作用,增加战略性进口,以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晓晨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扩大贸易规模和促进经济增长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上,而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获得的。加工贸易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商品进出口、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几个途径,扩散和传播了国外先进技术,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并推动我国在技术进步的阶梯上不断攀升。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技术扩散 结构升级 政策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立华
20世纪90年代的中俄贸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中方连年逆差,1992~1999年累计逆差已超过175亿美元。造成中国对俄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因此要改变中俄贸易中方连年逆差的状况,必须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关键词:
中俄贸易 出口商品结构 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伍明光 容佩婵
“九五”期间,广东省计划在继续扩大货物出口的同时,大力拓展生产要素商品、无形商品和期货商品市场,逐步形成以传统货物出口为主,与技术、劳务、信息、金融、证券等商品相兼容的全新出口商品结构,争取到2000年,货物、技术、服务出口的比例达到8:1:1,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比重占50%以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晓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由生产要素投入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结构向以智力资源的占用为主导的知识结构型转变,世界贸易构成向服务、高科技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我国以资源和劳动力消耗为主体的低层次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小。因此,应在分析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的动态结构优化战略,从而实现我国出口商品质量结构的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祖谊
对中国在1992-2012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统计数据从需求角度重新分类计算,发现出口商品中的投资品比例不断上升,进口商品中投资品的比例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这种投资型进出口商品结构体现出贸易战略的产业发展目标,即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产业转换,最终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参数纳入贸易条件模型,利用同时期中美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计算中美贸易条件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以产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贸易转换战略,付出了贸易条件长时期恶化的代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铮 胡小环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存的现象,对中国现实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减均与价格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接着,文章设立了一个引入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数理模型,说明以上悖论源自于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均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从而造成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假象。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贸易利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帅
从环境规制是否影响了货物贸易出口商品结构这一问题出发,文章利用2001-2014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费用型环境规制与出口商品结构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与出口商品结构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2)投资型环境规制之于出口商品结构的滞后效应较费用型环境规制更强;(3)在影响途径上,投资型环境规制更偏好促进技术创新,费用型环境规制则主要影响环保成本;(4)两种类型环境规制对于东部和中西部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强度有所不同。加强环境规制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应重点从以下着手:考虑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特点制定恰当的规制水平;根据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优劣势组合使用环境规制工具;加强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紧密联系;选择与区域产业分布特征相适宜的环境规制工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默
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也经历了多次变迁,逐渐形成了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结构,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本文以1997-2011年STIC分类商品出口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判别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出口商品贸易结构,通过添加我国经济增长规模和FDI及虚拟变量WTO,考察这三者对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出口总额影响较大,对不同类别商品出口的影响有较大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军
全球性大宗商品的海上贸易形成于中国的明代。明代中国海上贸易的出口商品种类繁多。最为大宗的是丝及丝织品和瓷器,丝及丝织品为第一,瓷器次之。规模上次一级的出口品有铜钱、书籍、药材、棉布和蔗糖。其他商品则均不成其为大宗商品。茶叶在明代尚未成为大宗出口品。
关键词:
明代 海上贸易 出口商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毛日昇
在1980-2005年期间,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出口主导产品逐渐的由第7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转变为第8类(机械及运输设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集中度日益表现位增加的态势,外贸风险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我国应该实施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战略、实施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战略、实施培育自主出口主体战略、实施出口商品多元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缓解出口商品过于集中问题。
关键词:
中国 出口 商品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姬玉
韩国出口商品的比较利益及出口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研究所金姬玉60─7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高速增长。在这过程中出口起了关键作用。韩国出口所以迅速增长,是与其根据自身条件,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发挥其比较优势分不开的。本文为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黎 谭忠真 刘纯阳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5—2009年湖南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贸易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湖南出口贸易增长强关联的出口商品构成几乎都是传统的一般贸易商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商品关联度相对偏低,名牌产品极少。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增加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贸易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