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9)
- 2023(3526)
- 2022(3154)
- 2021(2984)
- 2020(2392)
- 2019(5501)
- 2018(5484)
- 2017(9988)
- 2016(5781)
- 2015(6712)
- 2014(7025)
- 2013(6784)
- 2012(6183)
- 2011(5673)
- 2010(5892)
- 2009(5174)
- 2008(5194)
- 2007(4858)
- 2006(4277)
- 2005(3917)
- 学科
- 济(21146)
- 经济(21124)
- 管理(17622)
- 业(17098)
- 企(13625)
- 企业(13625)
- 方法(8644)
- 数学(7071)
- 数学方法(6945)
- 农(6884)
- 财(5710)
- 业经(5434)
- 中国(5434)
- 理论(5375)
- 学(5024)
- 农业(4731)
- 教学(4661)
- 制(4399)
- 技术(4339)
- 教育(4013)
- 务(4002)
- 地方(3986)
- 财务(3981)
- 财务管理(3963)
- 和(3730)
- 企业财务(3696)
- 环境(3436)
- 划(3239)
- 银(3238)
- 银行(3228)
- 机构
- 学院(82684)
- 大学(79506)
- 济(29459)
- 管理(28984)
- 经济(28535)
- 研究(26688)
- 理学(24115)
- 理学院(23826)
- 管理学(23306)
- 管理学院(23177)
- 中国(21245)
- 京(18049)
- 科学(17539)
- 农(15879)
- 江(14826)
- 财(14459)
- 所(14310)
- 业大(13173)
- 研究所(12748)
- 中心(12720)
- 农业(12597)
- 州(11863)
- 范(11702)
- 师范(11552)
- 技术(11443)
- 北京(11298)
- 财经(11082)
- 省(10517)
- 经(9839)
- 院(9731)
- 基金
- 项目(50841)
- 研究(38849)
- 科学(38807)
- 基金(33789)
- 家(29917)
- 国家(29623)
- 科学基金(24602)
- 社会(22114)
- 省(21618)
- 社会科(20853)
- 社会科学(20847)
- 教育(18985)
- 划(17751)
- 编号(17579)
- 基金项目(17296)
- 自然(15834)
- 自然科(15422)
- 自然科学(15420)
- 自然科学基金(15119)
- 资助(14237)
- 成果(14201)
- 课题(12990)
- 重点(11880)
- 发(11192)
- 创(10944)
- 部(10750)
- 年(10535)
- 创新(10189)
- 性(10013)
- 项目编号(9918)
共检索到131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星焕 郭秀芳
生产能力有效利用指标初探吉林农业大学韩星焕,郭秀芳目前常用于反映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的指标主要有生产能力集约集用指标、生产能力粗放利用指标和生产能力综合利用指标等三类,其中的生产能力综合利用指标被认为是最主要和最概括的指标。①这三类指标都能从某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向虎 张正河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词在报刊、杂志、学术性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迅速增加。但是,一些文章读来却总让人有“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梁荣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相对稳定的综合产出的三大效益的合力。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所有要素中,制度要素起着灵魂的、导向的作用。制度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动态、适时、适量、适度;二是紧密不可分离;三是先进的、合适的制度的比较成本较低,效益较高,而落后的制度造成的恶果较严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深刻原因是中国“三农”问题存在着两大矛盾:其一,中国人口对粮食等食物需求与中国农业提供粮食供给的矛盾;其二,农民的富裕速度总是相对慢于城镇居民的富裕速度的矛盾。解决这两大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棣美,卢培泽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一种战略预测性工作,它是研究“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最大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数量。”人口急剧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资源、经济问题,倍受当代关注。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人西斯蒙第指出:财富和人口并不是国家繁荣的绝对标志,国家繁荣的标志在于财富与人口的比例。我国从1849年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改河 申云霞 唐拴虎 王长发 温小侠 吴永常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贮水量,在陕西关中气候条件下,研究作物土壤水分生产能力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生产能力小麦最高为17.59kg/(hm2·mm),谷子11.61kg/(hm2·mm),豌豆10.33kg/(hm2·mm),油菜10.6kg/(hm2·mm);获得一定籽粒产量的最低土壤水分临界值约为:小麦160mm,豌豆150mm,谷子和油菜300mm,土壤水分超过此临界值后,增加水分,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当水分超过一定量(豌豆300mm,小麦400mm,谷子500mm,油菜650mm时),产量则渐趋于稳定;低供水多施肥和高供水少施肥土壤水分的无谓消耗增加,不利于提高土壤水分的生产能力,必须量水施肥...
关键词:
土壤水分,资源,生产能力,作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宪法 高旺盛
本文简要回顾了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进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粮食生产变化的内在原因,明确了目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能力 制约因素 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利荣 李明 葛林霞 许明 张建冰
本文从供给侧探讨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分析生猪生产能力与生猪价格波动的关系。选择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作为衡量生猪生产能力的指标,在对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与生猪价格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预测分解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生猪价格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相互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此,本文建议对生猪产业支持应以不直接干涉生猪价格为前提,以支持养殖环境改善,生猪保险等方式稳定生猪生产能力;并提出建立生猪价格和母猪存栏量的均衡指数,以完善生猪价格预警指标
关键词:
生猪价格 生猪生产能力 能繁母猪存栏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世馨
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反映企业的生产司能性,是企业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综合平衡,包括企业产品的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以及生产能力诸要素之间的平衡等,使生产任务切合实际,生产能力充分利用. 但是,关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定义,企业管理学界说法不一,这就不能不在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形成困惑,发生争论.我认为这个问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利荣 李明 葛林霞 许明 张建冰
本文从供给侧探讨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分析生猪生产能力与生猪价格波动的关系。选择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作为衡量生猪生产能力的指标,在对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与生猪价格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预测分解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生猪价格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相互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此,本文建议对生猪产业支持应以不直接干涉生猪价格为前提,以支持养殖环境改善,生猪保险等方式稳定生猪生产能力;并提出建立生猪价格和母猪存栏量的均衡指数,以完善生猪价格预警指标体系,引导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猪价格 生猪生产能力 能繁母猪存栏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书珍 李永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文科
我国出现了生产自行车的热潮,是一件好事。但是,市场的需要量是有限度的,切不可一哄而起,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一些企业又不得不被迫停产,另找出路。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政治影响。这方面的沉痛教训够多了,万不可重蹈复辙。我国自行车的生产能力,多大才是符合国情的呢?国家计划在1985年末全国形成330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是否符合国情呢?会不会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向东 王济民 吕新业
本文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概念进行了界定,建立涵盖4个方面19个指标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体系,分别对全国及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指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综合得分;并对不同时期各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行排序比较,具体分析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在地区间的差异,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 袁富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细良 苏艳
外资并购对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两个方面产生影响:其一是在投资不足领域增加生产能力,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率;其二是在过度投资领域对存量资产进行一定的调整。外资并购对国内企业生产能力的影响是多重的,其积极作用往往伴随着对国内生产能力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承接国外过度生产能力不利于国内企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邱妘
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但是衡量实体企业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虚拟企业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而剩余生产能力的控制与管理则是确保资源得以有效利用的手段。基于以前的研究,本文将引用CAM-I生产能力模型,探讨虚拟企业剩余生产能力管理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虚拟企业 剩余生产能力 作业成本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