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6)
- 2023(17905)
- 2022(14945)
- 2021(13962)
- 2020(11902)
- 2019(26975)
- 2018(26589)
- 2017(50411)
- 2016(26825)
- 2015(30174)
- 2014(29409)
- 2013(29240)
- 2012(26564)
- 2011(23762)
- 2010(23753)
- 2009(22149)
- 2008(22004)
- 2007(19427)
- 2006(17193)
- 2005(15950)
- 学科
- 济(113516)
- 经济(113347)
- 业(99576)
- 管理(94096)
- 企(87973)
- 企业(87973)
- 方法(51914)
- 数学(42207)
- 数学方法(41733)
- 财(37156)
- 农(34466)
- 业经(33238)
- 中国(32117)
- 制(28521)
- 贸(28350)
- 贸易(28328)
- 易(27602)
- 务(25115)
- 财务(25062)
- 财务管理(25020)
- 企业财务(23677)
- 农业(23421)
- 技术(20776)
- 银(20053)
- 银行(20038)
- 体(19398)
- 行(19179)
- 和(18986)
- 理论(18855)
- 划(18745)
- 机构
- 学院(376730)
- 大学(376380)
- 济(168643)
- 经济(165546)
- 管理(154215)
- 理学(132014)
- 理学院(130798)
- 管理学(129070)
- 管理学院(128323)
- 研究(121077)
- 中国(100346)
- 财(80564)
- 京(78464)
- 科学(66485)
- 财经(63180)
- 中心(57753)
- 所(57684)
- 经(57560)
- 江(57172)
- 农(55915)
- 经济学(51873)
- 研究所(51349)
- 业大(49623)
- 北京(49371)
- 财经大学(46824)
- 经济学院(46689)
- 州(44664)
- 范(44174)
- 院(43798)
- 师范(43796)
- 基金
- 项目(246298)
- 科学(198128)
- 研究(185107)
- 基金(184172)
- 家(157825)
- 国家(156502)
- 科学基金(137665)
- 社会(122738)
- 社会科(116640)
- 社会科学(116616)
- 基金项目(96375)
- 省(92911)
- 自然(86372)
- 自然科(84512)
- 自然科学(84493)
- 教育(83899)
- 自然科学基金(83088)
- 划(77497)
- 资助(74753)
- 编号(74277)
- 成果(60072)
- 部(56399)
- 重点(54303)
- 创(53704)
- 国家社会(52285)
- 发(51897)
- 制(50904)
- 教育部(49745)
- 创新(49570)
- 课题(49122)
- 期刊
- 济(186440)
- 经济(186440)
- 研究(113936)
- 中国(77045)
- 财(66137)
- 管理(62668)
- 农(51394)
- 科学(48679)
- 学报(48129)
- 融(39798)
- 金融(39798)
- 大学(39495)
- 学学(36815)
- 农业(35111)
- 技术(34711)
- 教育(34502)
- 财经(32035)
- 业经(30625)
- 经济研究(30130)
- 经(27678)
- 问题(24940)
- 贸(24494)
- 国际(21470)
- 业(21447)
- 技术经济(20295)
- 世界(19875)
- 图书(19572)
- 现代(17785)
- 理论(17784)
- 统计(17767)
共检索到580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蒙英华 尹翔硕
作为高级的要素投入,生产者服务的进口提高了进口国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通过运用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后,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进口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和金融服务进口;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中又以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生产者服务 制造业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蒙英华 黄宁
中国从美国的服务进口(BOP)比美国在中国的FATS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要更为明显;特别地,服务进口(BOP)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而美国在中国的FATS更能促进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教育服务、商业、专业与技术服务、港口服务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效率,而其中又以教育服务的促进效应最大,港口服务的促进效应次之(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而言),商业、专业与技术服务的促进效应最小(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而言);此外,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版权和专利对中国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 服务贸易 制造业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于明超
本文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理。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是制造业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自身效率,降低了制造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本文运用中国地区层面1998~2004年以及细分行业1993~2003年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1)生产者服务业的扩张促进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提高;(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最为明显;(3)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影响;(4)科学研究对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它与当年制造业的效率呈负相关,但可以提升次年制造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制造业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校美
本文分析了服务进口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并利用细分行业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从总体上看,从欧盟的服务进口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第二,从服务进口分项层面上看,运输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金融服务进口、专业和技术服务进口、保险服务进口、专利和特许费进口、通信服务进口、信息和计算机服务进口、经营租赁进口。第三,从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行业层面来看,从欧盟的服务进口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制造业 效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沙文兵 汤磊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者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和6类细分行业生产者服务业FDI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FDI。同时,由于行业间"技术门槛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生产者服务业FDI更有利于提升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FDI 制造业 创新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成丹 赵放
文章基于Ngo Van Long等(2005)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贸易影响中间产品贸易的内在机理。然后,运用中国中间产品贸易1998~2009年的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的进口能促进中间产品的出口,对中间产品进口影响不显著;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低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出口的影响较为明显;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使低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的出口增加,高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的出口减少。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中间产品 贸易 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明荣 王明喜
本文分析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生产者服务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首先,基于2000-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我们计算了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生产者服务增值份额,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品出口中直接和间接的生产者服务投入处于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其次,利用2004-2007年25个行业的数据,我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生产服务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者服务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增长起促进作用;与金融、保险等高端生产者服务相比较,制造业出口对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生产者服务依赖度较大。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
关键词:
行业效率 行业成本 出口贸易 制造行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张志明
本文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基于2005-2010年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服务业9个细分行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长率。在此基础上,利用FGLS和系统GMM方法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进、出口对技术效率及其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就整体服务业而言,进口对技术效率及其分解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出口的影响显著为负,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规模效率来实现。由于传统和新兴服务业在行业特征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以上结论在两类细分行业之间的表现不尽相同。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文章就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两种形式的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除了运输服务业的商业存在对我国制造业TFP的当期作用为负外,其他各行业的进口贸易均对其起到了促进作用;(2)除了其他商务服务业以外,其他所有生产性服务分行业的跨境服务贸易对制造业TFP的提升作用均远大于各自的商业存在;(3)虽然大部分行业的商业存在对制造业TFP当期提升作用不理想,但其具有滞后性;(4)生产性服务各行业两种形式的进口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促进制造业TFP提升的方式各有其特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涛 赵丹
本文首先运用2003年—2012年,我国30个地区的进(出)口和各行业的数据,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了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和对外贸易的变化特征,发现沿海发达省份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行业收入差距均呈现比较突出的特点,对外贸易频繁而且行业收入差距较大,而内陆省份,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对外贸易较少而且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10年间全国30个省份和19个行业对外贸易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并区分了进口和出口,结果表明,出口扩大行业收入差距,而进口却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行业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菁 齐俊妍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在Marrewijk(1997)生产函数的模型基础上,加入生产者服务变量,构建了一个生产者服务贸易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理论模型,并结合美、日两国的国别经验,简要探讨了生产者服务贸易对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影响。分析表明,生产者服务作为一种高级的中间投入要素,其贸易的发展能通过人力资本的优化和高技术的溢出效应,占领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攫取高附加值进而提升制造业价值链。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 服务贸易 价值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文静 肖文 潘娴
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引擎,服务贸易则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主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服务贸易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作用机制,并着重剖析了技术距离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上,深化服务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技术距离会弱化服务贸易的正向影响;基于技术距离的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当中外技术距离扩大至一定水平后,服务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挤出效应愈发明显;服务贸易对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投入服务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但对非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产出服务化的推动作用远大于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娟 刘姣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8个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考察了进口和出口对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从制造业总体回归来看,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出口则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为正,其中进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出口的影响显著。行业分组回归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阚大学
利用2000—2010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的出口和进口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出口与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行业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比值"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行业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比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出口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西部地区的情况与之相反;三大区域的进口均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三大区域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是国内投资和技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制造业 产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刘慧慧 杨晨
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下研究服务业开放如何影响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OECD发布的2000~2020年贸易增加值数据(TiVA)及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并验证了制度质量及贸易壁垒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服务业自由化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削弱贸易壁垒两条路径对制造业的价值链分工位置产生影响,这一机制存在显著的国家、行业与部门异质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更大,并且销售、信息通信和金融保险等细分服务部门提升作用更强。文章对于新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实现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国际分工地位 制造业服务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基于贸易成本的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贸易开放与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
贸易条件影响生产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国内外贸易成本差异、行业要素密集度与我国出口“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
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实证分析——基于1998-2007年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进口、FDI与制造业生产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对外开放门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