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8)
2023(13555)
2022(11131)
2021(10160)
2020(8681)
2019(19527)
2018(19216)
2017(36539)
2016(19346)
2015(21954)
2014(21710)
2013(21948)
2012(20028)
2011(18116)
2010(18086)
2009(17247)
2008(17416)
2007(15571)
2006(13948)
2005(13186)
作者
(55802)
(46863)
(46845)
(44201)
(29866)
(22072)
(21066)
(18005)
(17661)
(16876)
(16261)
(15669)
(15302)
(15005)
(14712)
(14152)
(14015)
(13580)
(13550)
(13417)
(11743)
(11411)
(11278)
(10561)
(10503)
(10471)
(10299)
(10256)
(9476)
(9249)
学科
(88645)
(87821)
经济(87682)
(80291)
企业(80291)
管理(78751)
方法(38580)
(30832)
数学(30138)
数学方法(29968)
业经(29129)
(27745)
中国(24503)
(23283)
(21749)
财务(21718)
财务管理(21695)
技术(21197)
企业财务(20603)
农业(19301)
(18740)
贸易(18728)
(18359)
(16605)
(16267)
(15814)
(15273)
(14395)
体制(14384)
银行(14362)
机构
学院(289955)
大学(287992)
(133233)
经济(130890)
管理(118342)
理学(101048)
理学院(100148)
管理学(99151)
管理学院(98582)
研究(96558)
中国(79390)
(62980)
(60754)
科学(53262)
财经(49400)
(47863)
(47345)
(45058)
中心(43970)
(43843)
研究所(42715)
经济学(41212)
业大(39298)
北京(38736)
经济学院(37042)
农业(37018)
财经大学(36538)
(34262)
(34013)
商学(33786)
基金
项目(186036)
科学(149407)
基金(139447)
研究(138655)
(120562)
国家(119578)
科学基金(104243)
社会(93222)
社会科(88594)
社会科学(88574)
基金项目(72889)
(69859)
自然(64967)
自然科(63542)
自然科学(63528)
自然科学基金(62539)
教育(61378)
(57989)
资助(56455)
编号(53797)
成果(43290)
(43215)
(42229)
重点(41325)
(40757)
(40187)
国家社会(40154)
(39512)
创新(38769)
教育部(37687)
期刊
(152082)
经济(152082)
研究(88798)
中国(60501)
(52622)
管理(49958)
(44591)
科学(39774)
学报(38817)
大学(31022)
农业(30889)
学学(29312)
(29018)
金融(29018)
技术(27643)
财经(25973)
业经(24695)
经济研究(24692)
教育(22589)
(22518)
(19694)
问题(19447)
技术经济(17953)
(17774)
世界(16983)
国际(15515)
现代(14429)
财会(13613)
科技(13298)
商业(13292)
共检索到449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校美  张诚  
服务贸易可以作为获得高级要素的重要途径,进而影响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本文采用最新测度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的方法,估算了2001-2012年我国生产者服务进口的技术含量水平,分析了生产者服务进口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8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的提升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效率;第二,从生产者服务进口分项层面上看,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越高的部门对我国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第三,从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行业层面来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校美  张诚  
本文采用最新测度生产者服务品进口技术含量的方法,估算了2004~2012年间我国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水平,分析了生产者服务品进口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并运用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技术含量的提升可以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从生产者服务品进口分项层面上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技术含量越高的部门,其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第三,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分行业层面上来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对知识和技术密集行业的促进作用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基于WIOD数据库和经适度修正的Hausmann等(2007)模型,本文从跨国层面测度了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和制造业产品国内增加值率,进而借助OLS、2SLS和联立方程等方法就前者对后者作用机制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明显高于自身比较优势水平,这既表明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出口技术含量偏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超高技术含量中间品的进口,也表明未剔除"统计假象"条件下分析中国最终品技术含量,所得结论可能会存在一定偏误;(2)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对制造业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机制呈现倒U型,中技术含量中间品进口对产品国内增加值率产生的边际促进作用最大,进口过高技术含量中间品可能会对国内增加值率产生不利影响;(3)中间品进口技术含量对国内增加值率的倒U型作用机制非常稳固,经济增速冲击、税赋冲击、中间品进口冲击和滞后1-6期的时间动态冲击均无法撼动该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磊  
本文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国内技术含量。在考察的7个年份当中,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逐渐增大,说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逐渐加深,16个细分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此外,本文还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化、中间产品进口以及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中间产品的进口促进了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但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没有对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垂直专业化指数越高的行业,其国内技术含量却越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李东  
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所在。文章采用Hausmann等(2007)所修正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来测度中国制造业1995~2012年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轨迹,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机械与电子设备制造业尤其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而传统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光华  王建冬  郭明军  
按照OECD的标准,将我国28个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四类。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比较了四类制造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类制造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人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对其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相关系数随着制造业技术含量的提升而增大;人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人均固定资产对低技术制造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祝树金  张鹏辉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在考虑到加工贸易后,构建并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及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指数;利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总体上呈现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国内技术含量贡献指数总体上趋于下降。②对于复合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即国内技术贡献度普遍较低。③FDI对于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进口贸易则显著为负;资本在长期内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有助于促进行业FDI的技术外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窦钱斌  李孜  
本文在产品—市场二维层面构建了一个允许同类产品在不同目标市场上具有差异的出口技术含量指标,并通过扩展动态OP方法,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变化分解为四个来源:目标市场选择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产品—技术配置效应和产品更替效应。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增长的首要来源是产品—技术配置效应,代表了制造业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性攀升过程是增长的核心原因;技术进步效应和目标市场选择效应处于第二梯队,但是前者强于后者,推动生产技术进步比策略性选择目标市场更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 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目标市场选择效应由正转负、技术进步效应由负转正,意味着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产品更替效应较弱,出口市场上新旧产品的更替不能有效解释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的增长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以中间品和资本品为主,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参与程度较深。本文利用出口收入指数方法计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中国制造行业的进口收入指数高于出口收入指数,贸易结构表现为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特征。面板数据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而且这一促进作用在高垂直专业化程度行业、高R&D经费支出行业更为明显。我国制造业应着力改善国内的要素条件,加大R&D经费投入,加快物质资本折旧和更新速度,提高国内行业对进口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传胜  
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既是中国这两大产业自身发展与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破解工业化与经济服务化这悖论式双重任务的关键,更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的可行路径选择。然而,中国生产者服务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水平较低,原因在于行业关键性人才匮乏、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提高二者的互动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加强行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引进国外高端服务业,提高中国服务业层次与水平;培育中国制造业国际性大企业,切实有效地实施自主创新与自主发展战略;深化改革、促进竞争,持之以恒地推进诚信社会建设,营造有利于二者互动的市场环境与社会氛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磊  关权  
利用基于生产工序的测算方法以及WIOD的最新数据,测算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及国际竞争力指数,可以从技术层面客观评估三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的增速要明显高于日韩两国。但无论是制造业总体还是细分行业,中国的国内技术含量都要明显低于日韩两国;中日韩三国制造业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日韩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日和日韩以互补关系为主,中韩以竞争关系为主。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三国呈现明显的竞争关系。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则呈现出竞争和互补共存的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时春红  
通过运用广东省细分行业2000年~2008年面板数据,分别从制造业28个行业及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三个方面,对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广东省生产者服务业对其制造业效率的支持作用,但作用很弱,这与广东省制造业"两头在外"的产业结构非常吻合。最后,在对实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粤港区域合作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海波  姚蕾  
通过梳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利用2003年~201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UNCTAD数据库,分别从服务贸易总体和分部门层面,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够显著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生产性服务进口每增加1%,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0.354%;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诸如金融保险、科技专利、通讯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进口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诸如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口;此外,行业规模扩张、资本深化以及研发支出结构改善均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蒙英华  尹翔硕  
作为高级的要素投入,生产者服务的进口提高了进口国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通过运用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后,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进口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和金融服务进口;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中又以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聂清  
生产者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企业的群体,它对制造业的提升表现在企业内部制造业模块化以后服务业务对企业的功能性支持以及企业外部供应链体系中服务商对制造业的支撑。从城市角度看,生产者服务业是大城市产业辐射效应的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