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7)
- 2023(14161)
- 2022(11967)
- 2021(10831)
- 2020(9537)
- 2019(22180)
- 2018(22020)
- 2017(43528)
- 2016(23276)
- 2015(26565)
- 2014(26475)
- 2013(26471)
- 2012(24409)
- 2011(21773)
- 2010(22336)
- 2009(21177)
- 2008(21173)
- 2007(19023)
- 2006(16603)
- 2005(15189)
- 学科
- 济(108620)
- 经济(108496)
- 业(93084)
- 企(81926)
- 企业(81926)
- 管理(80077)
- 方法(53854)
- 数学(44400)
- 数学方法(43793)
- 农(32233)
- 财(32114)
- 业经(30401)
- 贸(27330)
- 贸易(27318)
- 易(26554)
- 中国(23984)
- 务(22707)
- 财务(22662)
- 财务管理(22629)
- 农业(22418)
- 企业财务(21370)
- 制(20284)
- 技术(19387)
- 地方(18782)
- 理论(18632)
- 和(17726)
- 学(16547)
- 划(16324)
- 策(16244)
- 融(15415)
- 机构
- 学院(345104)
- 大学(340701)
- 济(152654)
- 经济(149801)
- 管理(140641)
- 理学(121078)
- 理学院(119949)
- 管理学(118037)
- 管理学院(117412)
- 研究(108606)
- 中国(86404)
- 京(70623)
- 财(69222)
- 科学(63591)
- 农(57911)
- 财经(55157)
- 所(55012)
- 江(52196)
- 中心(50383)
- 经(49993)
- 研究所(49374)
- 业大(49221)
- 经济学(46435)
- 农业(45544)
- 北京(44340)
- 经济学院(42358)
- 州(41274)
- 财经大学(40589)
- 范(39725)
- 师范(39361)
- 基金
- 项目(222466)
- 科学(176523)
- 基金(163703)
- 研究(162488)
- 家(141209)
- 国家(140030)
- 科学基金(122088)
- 社会(105137)
- 社会科(99951)
- 社会科学(99923)
- 省(87020)
- 基金项目(85838)
- 自然(78974)
- 自然科(77296)
- 自然科学(77278)
- 自然科学基金(75996)
- 教育(74125)
- 划(71749)
- 资助(68427)
- 编号(65968)
- 成果(51959)
- 部(49822)
- 重点(49394)
- 创(48586)
- 发(47522)
- 业(44823)
- 创新(44749)
- 课题(43831)
- 国家社会(43631)
- 教育部(43149)
- 期刊
- 济(167341)
- 经济(167341)
- 研究(97952)
- 中国(62430)
- 财(56759)
- 管理(54775)
- 农(52518)
- 学报(47186)
- 科学(45608)
- 大学(36483)
- 农业(35953)
- 学学(34554)
- 技术(32549)
- 融(32138)
- 金融(32138)
- 业经(28904)
- 教育(27730)
- 财经(27485)
- 经济研究(27381)
- 经(23775)
- 问题(22779)
- 贸(22737)
- 业(22677)
- 技术经济(20911)
- 国际(20531)
- 统计(19460)
- 商业(18151)
- 策(17909)
- 世界(17741)
- 现代(16368)
共检索到514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玲
生产者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基于工业生产进程的细分和中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的基础上,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它是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收益的形式增加原生产部门最终产成品价值,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增长型行业。本文主要采用模型的分析方法,揭示出生产者服务业一改过去由单个企业独立从事研发、生产、销售、运输、策划及售后服务等一条龙的整体经营模式,深入到企业生产的中间环节,精炼出提升制造业产品价值增值的知识型服务,从而降低成本,实现生产者服务业的规模效益和制造业产值的有效增长,成为促进一国国际贸易增长持久、有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规模效应 收益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玲 郭羽诞
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最初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以专业化形式存在,聚集人力资本的服务业具有规模化效益和知识溢出效应,其对于母国经济和国际贸易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利用封闭、开放两种均衡条件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效用的发挥,从理论上推导出生产者服务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图和方差分解法实证分析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国际贸易间的关联性,突出生产者服务业与我国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作用。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国际贸易 关联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叶
基于四川20个粮食主产县200户农户、19家龙头企业的调查发现,在农户+龙头企业+个体户的新市场结构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经济基础已经转变为以订单为核心的粮油产业化。农户与龙头企业缺乏稳定的产业链合作机制,粮食订单履约率低,提高了农户与企业对粮食生产经营的风险,从微观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龙头企业专用性投资和产品差异化的三方博弈模型,证实在通过粮食产业化重构国家粮食安全微观基础的过程中,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最优风险决策策略就是建立二次返利机制,可以显著提高优质专用粮油产品的履约率和市场价值,实现双方的利润最大化。同时本文应用实际调研数据测度了市场主体的不同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春霞 陈漓高
国际分工深化和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增长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本文介绍了与此相关的理论,并运用JK模型分析了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增长机制,从中得到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圆
本文根据1995~2008年制造业的污染排放和国际贸易数据,从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在某些污染密集型行业上中国具有出口优势,但随着新型国际分工的深化,进出口贸易结构越来越偏向于具有典型全球生产网络特征的"清洁"行业,使得国际贸易在结构效应上利于中国的环境,而环保技术上的大幅进步(技术效应),却是制造业在进出口贸易量激增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污染物大规模排放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结构效应 技术效应 污染强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纪明
本文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及其经济学特征作了客观描述,并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生产者服务业与生产方式三个方面对其功能作了刻画,文章认为,生产者服务业是实现服务经济的重要组织载体。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功能 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大中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在生产者服务的本来意义上,而不是从具体的带有生产者服务特性的服务部门出发,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由此得出一些基本结论:1981年以来,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功能逐渐显现,但与英、美等国相比,中国生产者服务占国民总产出比重偏低;中国服务业及其有关分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或部门的前后向联系效应相对较弱,说明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不仅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应有的带动作用,而且其本身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者服务(业) 投入—产出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卫平 方石玉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国家开始向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者服务业,并且日趋活跃。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对中国等东道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用C-D函数,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实证模型,考察1991-2005年中国生产者服务业FDI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GDP增长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FDI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玲
随着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当今社会贸易种类已由传统的货物贸易向现代服务贸易转变,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服务贸易中最核心、附加价值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后工业经济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中国与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日、德、法、意经济体间生产者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比较测度,揭示出当今中国在急需产业转型、效益提升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同时,文中应用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受约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2000-2005年间,中美、中德、中意专利产业内贸易不存在,仅有产业间贸易,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间专利技术方面的差距所在。基于文中的研究提出我国要大力提升专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玲
国际服务贸易是近二十几年来世界经济中一个新兴的重要领域,且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瞩目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的计量方法并引用投入产出表针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国际服务贸易的贡献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探析了贡献度的大小,以便为今后更快提升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寻找最佳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赞亮 张必松
本文利用我国1983-2004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结果说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双向因果关系,但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我国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国家且外国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国蕊 方慧
本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在中国"国际代工"的背景下无法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动。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以代工生产和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确实阻碍了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皞 许梦茜
本文将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与改进Baumol(1967)的两部门宏观模型结合,得出两部门服务贸易对要素积累效应的影响,即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路径:当消费者服务贸易的生产率更高时,表现为消费者服务贸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生产者服务贸易对物质资本积累、技术水平的促进效应更明显;反之,则结论相反。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模型结论,同时将该问题与服务贸易子行业分析结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皞 许梦茜
本文将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与改进Baumol(1967)的两部门宏观模型结合,得出两部门服务贸易对要素积累效应的影响,即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路径:当消费者服务贸易的生产率更高时,表现为消费者服务贸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生产者服务贸易对物质资本积累、技术水平的促进效应更明显;反之,则结论相反。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模型结论,同时将该问题与服务贸易子行业分析结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忠明 姚星
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服务贸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1982~2007年服务贸易的进口、出口和GDP数据,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一方面,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而传统服务贸易进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具有微弱的正效应,长期而言,经济增长对二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