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8)
- 2023(15237)
- 2022(12086)
- 2021(11000)
- 2020(8997)
- 2019(20529)
- 2018(20372)
- 2017(39357)
- 2016(21750)
- 2015(24705)
- 2014(25125)
- 2013(24749)
- 2012(22886)
- 2011(20703)
- 2010(21175)
- 2009(19795)
- 2008(19944)
- 2007(18583)
- 2006(16667)
- 2005(15177)
- 学科
- 济(100270)
- 经济(100188)
- 业(64040)
- 管理(56903)
- 农(49163)
- 企(42132)
- 企业(42132)
- 方法(39742)
- 数学(35271)
- 数学方法(34725)
- 农业(32420)
- 中国(28166)
- 业经(28108)
- 地方(21359)
- 财(21104)
- 制(19464)
- 学(17731)
- 贸(17092)
- 贸易(17082)
- 易(16566)
- 银(16019)
- 银行(15989)
- 行(15257)
- 发(15199)
- 融(14559)
- 金融(14555)
- 理论(13972)
- 产业(13299)
- 体(13295)
- 策(13209)
- 机构
- 学院(318909)
- 大学(313588)
- 济(131642)
- 经济(128737)
- 管理(119264)
- 研究(109614)
- 理学(101530)
- 理学院(100446)
- 管理学(98343)
- 管理学院(97775)
- 中国(85760)
- 农(71474)
- 科学(67379)
- 京(66808)
- 财(58853)
- 所(56711)
- 农业(54998)
- 业大(52814)
- 中心(52271)
- 江(51510)
- 研究所(51047)
- 财经(45669)
- 范(42543)
- 师范(42146)
- 北京(42060)
- 经(41217)
- 州(40860)
- 经济学(39485)
- 院(38434)
- 省(36622)
- 基金
- 项目(206301)
- 科学(161186)
- 研究(154310)
- 基金(146067)
- 家(127007)
- 国家(125853)
- 科学基金(106684)
- 社会(96943)
- 社会科(91493)
- 社会科学(91464)
- 省(83749)
- 基金项目(76091)
- 教育(70752)
- 划(68841)
- 自然(66167)
- 编号(65959)
- 自然科(64586)
- 自然科学(64573)
- 自然科学基金(63366)
- 资助(59407)
- 成果(54023)
- 重点(46811)
- 发(46749)
- 课题(45659)
- 部(45051)
- 创(42536)
- 国家社会(39951)
- 创新(39721)
- 科研(39007)
- 性(38650)
- 期刊
- 济(155358)
- 经济(155358)
- 研究(92952)
- 农(72933)
- 中国(68873)
- 学报(50737)
- 农业(48939)
- 科学(46097)
- 财(44737)
- 管理(40707)
- 大学(38939)
- 教育(37876)
- 学学(36378)
- 融(34206)
- 金融(34206)
- 技术(30598)
- 业经(30589)
- 业(24667)
- 经济研究(22557)
- 问题(22147)
- 财经(22138)
- 经(19067)
- 版(17534)
- 图书(17387)
- 技术经济(17258)
- 统计(16945)
- 世界(16159)
- 农村(16104)
- 村(16104)
- 农业经济(15285)
共检索到492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璐璐 侯晓东
随着时代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获得快速发展,能够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带来支持,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完善、产业链价值不断提升。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需注重如何完善内部治理机制,积极引入数字化建设理念,为自身后续发展提供助力。本文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当前持续推动数字化建设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结合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以期能够促进数字农业农村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彬 靳聿轩 张雷刚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阐述农村信用社发展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当今农信社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其组织建设、法律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存在问题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翔宇 丁云龙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识别其联合路径对联合社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理论框架,以"苏合"销售合作联社、"邓村绿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黑龙江"龙联"联合社为案例,分析基于合作社服务功能系统的合作社联合路径,并探讨各联合路径的差异性和共性。结果表明,合作社之间的"二次合作"有助于激活组织间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打破原有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的禀赋约束,增加农民合作经济的效用;合作社的联合有同服务区位联合,服务系统内联合和跨服务系统联合3条联合路径;各路径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但联合效用的充分发挥需要联合社对自身有清晰的定位,还需与成员能力相匹配,并且以完善的运营模式为保障。研究表明,不同的联合路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合作社。因此,对已具规模的合作社鼓励其结成战略联盟,对初具规模的合作社鼓励其进行同类产品的联合,对规模较小的合作社鼓励其进行专业性联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元 田军华
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近些年大力发展的由农户自发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但是在笔者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民有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转为经营家庭农场的情况,并且很多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农户更愿意成立家庭农场。本文针对这些现象构建了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从组织关系、设立交易成本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调研案例,本文认为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家庭农场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更高的组织效率,家庭农场将会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中更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主要是为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现实中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开始此种转型。本文认为要充分发展两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必须构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生产-服务"协作模式,通过合作社内部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加强政府对普通社员的帮扶作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真 丁小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临沂作为山东省农业大市,其合作社的数量和出资额均居全省首位。因此,以临沂为研究对象,探讨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模式、趋势,分析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发现共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令英 王云
[目的]通过测度新疆建设生产兵团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以及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兵团合作社的效率改进方向和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文章基于2019年对兵团4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方法测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一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整体水平偏低,且综合效率水平偏低主要由是纯技术效率偏低导致。合作社规模和合作社等级负向影响合作社的效率,而理事会规模、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产业类型等因素正向影响合作社效率。[结论]改善合作社的纯技术效率可有效提升兵团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且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理事会规模、理事长受教育程度、合作社等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技术培训频率、产业类型等因素均是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旭 齐继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促进其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双边规制结构,即中间性组织,而中间性组织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其存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存在 合理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课题组 孙龙
2013年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即"农民合作社"问题。可见,近年来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新疆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实现农民致富,农业增收的重要载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昀
基于专业分工和规模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由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应政策法规缺失,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因此,在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政府 农民专业合作社 扶持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军
本文通过对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以下观点:要清楚地认识到供销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要形成以数量为核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供销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应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与发展中的作用;处理好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是两者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供销社应加强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强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功能。
关键词:
供销社 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国明 李伟珍
农业税取消后,我国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从主要由农民付费,转变为主要由政府付费,并由政府决定供给的内容。由于农民对于公共产品的多元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需求偏好难以表达,这种单向传送型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产生了较大的效率损失。本文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农民合作社的产生纳入村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框架内,依据旧制度、环境和行动主体三个变量维度,分析了村庄内专业经营户自主成立的合作社与村组织领办合作社("支部+合作社")两种农民合作社生成路径选择的原因,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两种合作社对村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不同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倩
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发展势头强劲,但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发展障碍,同时也暴露出了制度层面的不足。首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位为法人,我们应明确其是不同于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第二,充实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制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纳入立法,并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第三,金融、担保、保险机构要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建立融资新机制,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2007年7月1日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出现。与单个合作社相比,联合社制度安排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帕累托改进。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说明联合社制度变迁路径。在制度变迁的初始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第一行动集团,潜在的利益推动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突破口,其发现潜在收益并转换角色,制度变迁表现为中间扩散;中央政府成为主导,继续推动制度变迁。为进一步促进联合社的发展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优惠政策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法律上确定联合社的地位。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然芬 侯金如
农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现代农民、建设现代农村的主要载体及着力点。但由弱势农民主体组成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发展规模小、资金实力弱、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差,产品品牌化率低等发展制约,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然而,尽管各级财政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但以资金奖补为手段、以示范社为对象、以产业项目为重点的财政扶持政策,虽然在推进示范社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在推进合作社全面发展方面见效甚微。应实施普惠制财政扶持政策,重点在合作社资金、信息、公共设施、生产运营等方面发挥支持作用。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财政政策 普惠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洪波 刘佳
近几年,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的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促进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意识 政策扶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