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5)
2023(1693)
2022(1461)
2021(1391)
2020(1065)
2019(2453)
2018(2323)
2017(4171)
2016(2257)
2015(2499)
2014(2478)
2013(2400)
2012(2125)
2011(1819)
2010(1895)
2009(1671)
2008(1579)
2007(1337)
2006(1246)
2005(1171)
作者
(6637)
(5842)
(5660)
(5278)
(3464)
(2699)
(2503)
(2141)
(2138)
(1929)
(1904)
(1845)
(1828)
(1808)
(1745)
(1741)
(1681)
(1590)
(1514)
(1495)
(1391)
(1380)
(1328)
(1285)
(1248)
(1165)
(1158)
(1149)
(1123)
(1105)
学科
(8951)
经济(8947)
管理(8858)
(6918)
方法(4573)
(4549)
企业(4549)
数学(4223)
数学方法(4159)
人事(4105)
人事管理(4105)
(2759)
业经(2057)
农业(2007)
中国(1730)
服务(1596)
(1595)
理论(1507)
教学(1494)
服务业(1459)
技术(1386)
生产(1383)
环境(1377)
(1353)
贸易(1351)
(1335)
(1326)
(1300)
(1215)
(1138)
机构
学院(33021)
大学(32650)
(14310)
经济(14024)
管理(13075)
理学(11573)
理学院(11452)
管理学(11218)
管理学院(11167)
研究(10352)
中国(7947)
(6996)
(6202)
科学(5940)
业大(5785)
(5322)
(5009)
农业(4995)
中心(4861)
(4643)
研究所(4612)
财经(4536)
经济学(4508)
(4225)
北京(4217)
经济学院(4070)
经济管理(4018)
(3812)
(3774)
技术(3766)
基金
项目(23511)
科学(18622)
基金(17492)
研究(16260)
(15780)
国家(15677)
科学基金(13604)
社会(10708)
社会科(10222)
社会科学(10221)
自然(9059)
基金项目(9008)
自然科(8912)
自然科学(8910)
(8852)
自然科学基金(8765)
教育(7869)
资助(7508)
(7380)
编号(5776)
(5267)
重点(5165)
(4912)
(4859)
国家社会(4819)
大学(4702)
创新(4637)
教育部(4560)
(4540)
科研(4482)
期刊
(14188)
经济(14188)
研究(8013)
中国(6810)
管理(6700)
(5342)
技术(5102)
学报(5073)
科学(4756)
大学(4252)
农业(4073)
学学(4046)
(4027)
教育(3019)
(2702)
财经(2269)
技术经济(2253)
资源(2252)
经济研究(2235)
业经(2057)
(2027)
(1874)
(1787)
问题(1757)
统计(1747)
业大(1728)
现代(1690)
科技(1664)
(1656)
农业大学(1541)
共检索到46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朴春凤  
生产一线员工的激励,经常成为企业激励方案中的盲点。而一线员工的稳定,意味着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品质的稳定,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分析企业的现实状况,提出为一线员工设计合理而科学的工资方案的方法,对提高企业薪酬激励性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荣  李东升  苏琦  
选取2008~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在企业产权差异下员工工资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高管薪酬水平对这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员工工资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员工工资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对员工工资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但在国有企业中负向调节作用会更显著。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阻断企业高管与员工之间建立起的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隐性契约,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薪酬水平与薪酬差距,来提升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焰  秦义虎  黄继承  
利用2003-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管理者在职消费和员工工资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以员工工资为传导机制条件下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职消费和企业员工工资都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管理者在职消费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工资,实证支持了"高管吃肉,员工喝汤"的社会现象。同时,本文还进一步证明,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职消费具有激励作用,不过在职消费的激励作用随着员工工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这说明高管给员工发放较多工资并不是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建立在高管损害股东利益的基础之上,经理层为了自身利益拉拢员工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职消费不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建民  雷瑞杰  
以陕西省眉县金渠镇中心卫生院为示范,探讨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方案。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岗位权重,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核算并借助HIS系统实现绩效工资;注重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共同参与,以保证科学性、公平性与可操作性,为广大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的实现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柯健  
变革期电力企业需要在公司发展战略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实现公司经营目标。薪酬管理与现金计划的薪酬管理是同一的。稳步推进薪酬体制试点改革,突显绩效考核作用,使其与薪酬管理相互促进。设计薪点工资制的薪酬体系,对变革期电力企业制订现金计划薪酬方案有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意  孙彦玲  
本文以某事业单位为例,深入剖析了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工资改革时遇到的问题,总结了绩效工资体系设计的要点,指出了未来绩效工资推行的突破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国平  蒲丽娟  
工资增长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我国员工收入情况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量化各行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员工工资上涨对企业短期来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但从长远来说,员工工资上涨既是大背景,也是企业转型与升级、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助推器。各行业企业都需要理性、正面地看待它,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及相关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光  
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来源不同,决定因素也不尽相同。国发工资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所在岗位、年龄等因素;校发工资来源于学校自有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但校发工资来源复杂,以上因素的解释程度较低;岗位津贴来源于学校自有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等;总体收入的决定因素有所在岗位、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可全  沈振武  李增福  
文章构建理论与实证模型并使用系统GMM的计量方法,探讨了企业债务及其结构对员工工资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员工工资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对债务结构进行进一步考察发现,员工工资与短期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都是显著正相关的,且工资对短期负债率的变动比对长期负债率的变动更为敏感。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驰  
个人理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本文从个人投资的角度,利用财务会计知识,设计个人理财投资方案的具体步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颜东岳  
问:黄某是一家个人独资公司的员工。因公司效益不佳,已拖欠了其三个月的工资计7万余元。一个月前,公司称因装修升级办公区、生产场所,全体员工一律放假15天,放假期间工资照常计算,所拖欠的工资也在回来上班时一次性付清。直到员工按期回到公司后,方知公司老板孙某已经将公司转让给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阎虹戎  刘灿雷  高超  
以工资增长带动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是推动国内大循环发展的重要方面。面对国内劳动要素成本的持续上涨,减税政策在助力中国企业发展的同时,是否能够进一步惠及劳动要素市场,提升企业员工工资?本文采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以2009年增值税改革为例,实证考察了减税政策对员工工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改革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员工工资;从政策效应的异质性来看,减税政策对员工工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高固定资产依赖企业和非出口企业。进一步的机制解析显示,减税政策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改善企业经营绩效,为员工加薪提供足够的增长空间,即增长效应;减税政策产生了有利于员工群体的分配效应,使员工能够分享到因减税而带来的收益增量。本文从劳动要素收入方面,为评估企业减税的政策效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检验减税政策在提升员工工资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企业减负与员工加薪之间的双赢格局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煦   贝多广   张为国  
享有体面的生活水平是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全球范围内还有不少人的工资收入不足以支付必要的生活开支。一些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正在试图通过推动工资相关的信息披露和企业承诺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国际影响力估值基金会(IFVI)在联合价值平衡联盟(VBA)发布第一个影响力核算方法论即《一般方法论1号:影响力核算概念框架》最终稿之后,于2024年2月8日发布了第二个影响力核算方法论即《恰当工资(1)方法论》征求意见稿。该方法论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套方法来衡量企业所支付工资对员工福祉的影响,并将该影响用货币单位计量(货币化),通过披露影响力信息,推动企业和投资者做出对员工工资报酬有正面影响的决策,改善员工福祉,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本文将从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争议焦点三个方面解释该方法论,并就我国应如何借鉴该方法论提出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