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7)
- 2023(10631)
- 2022(9533)
- 2021(9106)
- 2020(7616)
- 2019(17657)
- 2018(17590)
- 2017(34225)
- 2016(18779)
- 2015(21267)
- 2014(21190)
- 2013(20863)
- 2012(19307)
- 2011(17305)
- 2010(17041)
- 2009(15580)
- 2008(15277)
- 2007(13378)
- 2006(11692)
- 2005(10096)
- 学科
- 济(74707)
- 经济(74621)
- 管理(55520)
- 业(53765)
- 企(44914)
- 企业(44914)
- 方法(37294)
- 数学(32297)
- 数学方法(31880)
- 农(19844)
- 财(19196)
- 中国(18706)
- 学(17107)
- 业经(16384)
- 地方(14222)
- 农业(13481)
- 理论(13384)
- 务(12904)
- 财务(12840)
- 财务管理(12819)
- 贸(12595)
- 贸易(12589)
- 制(12477)
- 技术(12413)
- 易(12212)
- 企业财务(12206)
- 和(12194)
- 环境(11158)
- 划(10484)
- 教育(10475)
- 机构
- 大学(269429)
- 学院(265995)
- 管理(108593)
- 济(103014)
- 经济(100694)
- 理学(94809)
- 理学院(93781)
- 管理学(92063)
- 管理学院(91602)
- 研究(87148)
- 中国(64042)
- 京(57749)
- 科学(55851)
- 财(46060)
- 所(43945)
- 农(43302)
- 业大(41406)
- 研究所(40324)
- 中心(39398)
- 财经(37685)
- 江(37146)
- 北京(36440)
- 范(35227)
- 师范(34880)
- 经(34310)
- 农业(34118)
- 院(31491)
- 州(30822)
- 经济学(30244)
- 师范大学(28315)
- 基金
- 项目(185963)
- 科学(145647)
- 基金(135197)
- 研究(134822)
- 家(117915)
- 国家(116948)
- 科学基金(100429)
- 社会(83873)
- 社会科(79359)
- 社会科学(79339)
- 基金项目(72040)
- 省(71736)
- 自然(66500)
- 自然科(64953)
- 自然科学(64940)
- 自然科学基金(63756)
- 教育(61676)
- 划(60675)
- 资助(56538)
- 编号(55051)
- 成果(44348)
- 重点(40965)
- 部(40953)
- 发(38583)
- 创(38347)
- 课题(37135)
- 创新(35698)
- 科研(35576)
- 教育部(35067)
- 大学(34814)
- 期刊
- 济(109861)
- 经济(109861)
- 研究(77375)
- 中国(47134)
- 学报(44434)
- 科学(40427)
- 管理(39056)
- 农(39041)
- 财(34092)
- 大学(33541)
- 学学(31452)
- 教育(29850)
- 农业(27748)
- 技术(23423)
- 融(20159)
- 金融(20159)
- 财经(18075)
- 业经(17285)
- 经济研究(17057)
- 图书(15486)
- 经(15325)
- 问题(14110)
- 业(14022)
- 理论(13912)
- 技术经济(13698)
- 科技(13464)
- 实践(12921)
- 践(12921)
- 版(12721)
- 现代(12082)
共检索到378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 郑玉歆 裴兰思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计量问题曾经而且必将继续引起经济学界的浓厚兴趣。这是因为不论仅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还是除此之外再加上制度变迁的因素,生产率体现着明确的效率概念,即它反映了在一定意义下经济实体(宏观的或微观的)拥有的资源(人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广生 黄祎 田海峰 王凤萍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能源效率指标进行分解,考察了1986—2010年间我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能源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的排列分别是技术进步、投入替代变化与效率改善。总体上看,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要大于投入替代。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存在密切关系;(2)尽管地区间"能源效率缺口"绝对量在逐年扩大,但表现出一定的追赶与收敛趋势。能源效率的地区结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3)在能源效率变化的三个分解项中,投入替代变化的差异是影响地区间能源效率差异的首要因素。以上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及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查冬兰 周德群
经济学中的替代关系根源于微观经济生产理论,能源作为投入要素能否被其他要素替代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替代,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政策的选择。然而基于不同的样本和方法,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及其大小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基于能源与非能源替代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总结主流的弹性计算方法,梳理了国际相关经验研究,并剖析差异性结论的原因,以推进我国同类领域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能源 替代弹性 生产函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方玉霞
基于2006—2016年中国与124个进口来源国(地区)数据,证实了中国国内产品种类与进口产品种类的替代性,考察了阿明顿(Armington)宏观替代弹性、国内生产率对进口产品种类利得的影响,测算了中国工业品贸易利得的偏误。结果发现:在中国国内产品种类与进口产品种类具有替代性的条件下,中国国内生产率会放大贸易成本对进口产品种类的影响;Armington宏观替代弹性越高,贸易成本对进口产品种类的影响越大;中国工业平均贸易利得被高估12%,国内生产率导致的平均贸易利得被高估9%;从行业结构看,有12个行业的进口利得被低估或高估,其中"煤炭"贸易利得被高估3~5倍。因此,应科学判断进口产品种类利得,不断提高国内生产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闵锐 李谷成
本文以粮食主产省湖北为例,通过对其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单要素生产率变迁进行实证分析,重点结合粮食生产投入情况,对该省粮食生产率增长所反映的资源利用效率与技术进步特征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增长特征非常显著,并且生产技术选择中表现出诱致性技术进步特征;技术进步成为湖北省粮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该省粮食经济增长本质上仍以要素积累型增长为主,经济增长成本较高,指出湖北省粮食生产发展方式转型刻不容缓。提出了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与推广力度;发展环境友好型粮食生产模式;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建强 曹景 戴素强
以用种量投入作为重要变量之一构建粮食生产模型,测算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边际产量及要素间的替代弹性,研究要素替代。研究结果表明,用种量对劳动力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对劳动力发挥替代作用的主要是农机动力,而用种量主要发挥粮食增产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得到相关启示,农机和种子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在粮食生产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应提高品种改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种子投入的增产作用;应加大农业机械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户购买农机并投入生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替代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武
从理论上分类,生产率度量有函数论方法和原子论方法。前者是将投入与产出限定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下进行生产率的度量。后者则是对产出和投入的各变量进行汇总形成指数,然后计算其比值。从范围来讲:生产率度量有全要素生产率度量和单要素生产率度量。早期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蒋为 张龑
本文从产品市场的需求角度提出产品替代性影响企业生产率分布的理论假说,利用1998年至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刻画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分散程度,检验了产品替代性对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产品替代性会显著影响行业生产率分布与水平,产品替代性降低将会导致生产率离散化程度扩大与生产率水平降低,从而加剧了资源错配。这一结果在使用不同产品替代性指标,不同生产率和离散程度指标后均保持稳健,同时本文在考虑企业沉没成本、市场化水平以及所有制环境等因素后,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雄 胡新艳
从要素市场替代视角分析农户信贷困境的解决思路,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验证分析农业服务外包与农户农业信贷之间的互动替代可能性,研究发现,农业服务外包会显著减少农户对非正规信贷的依赖,农业服务外包水平提高,农户进行农业非正规信贷投入的概率降低,资金投入数量减少;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服务外包对农业信贷投入的替代效应会随农户种植规模扩大而强化,但在丘陵山区会被弱化;机制分析表明,农业服务外包通过减少农户生产性投资,进而减少其信贷投入。工具变量法验证了上述结论。建议充分发挥农业服务经营投资对农户信贷投入的替代效应,帮助小农户绕过资金信贷约束,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同时重视制定面向农业生产性服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乌家培 李耀新
认识生产要素替代效应发生的机制、条件、特征和规律,发展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自觉促成和控制生产要素替代,可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达到动态最优,取得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楚晖 刘鹏
本文通过建立总量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证明了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替代作用的存在性,进而研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的替代程度,通过计量模型对上述替代程度进行了具体度量。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存在替代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尽管替代率还不大。文章最后对这一事实进行了解释,并对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进行了评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亚
本文首先提出圭多蒂的反货币替代的“免行动区间”理论,然后根据这一理论来分析我国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反货币替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替代 资本账户 “免行动区间”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炯
按照科斯定理的逻辑,可以证明社会资本规制与产权安排具有相互替代的效用;而两者之间的替代规则,可以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平台上,从交易的频率、专用性、异质性三个维度进行刻画;对于现实中的社会资本规制和产权安排的互补现象,也可以通过交易成本递增和外部性分析,在满足两者效用替代的基础上得到解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
现有文献多数只关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很少讨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二者以怎样的机制发生联合作用,即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在对衡量指标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一手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何者更为重要,并进一步对其联合作用机制进行计量分析。本文发现:第一,在提高顺利就业概率方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不可或缺,决定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的因素是人力资本,决定能否进入国有部门工作的因素是社会资本;第二,在获取就业机会和起薪决定方面,二者存在替代关系;在决定能否进入国有部门工作方面,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珍 王海东
文章辨析了不同替代率的含义。认为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并将60%的替代率定为保基本是合理的。认为"保基本"应该是为基本需求提供保障,并指出基本养老保险运行十余年,替代率快速下降,早已下降到制度设定的60%以下,且下降趋势不变,由此引起退休金对退休人员"保基本"功能的削弱和在职人员对退休生活的不安。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替代率 保障水平 政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