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4)
2023(1428)
2022(1310)
2021(1122)
2020(947)
2019(2172)
2018(2129)
2017(3965)
2016(2196)
2015(2534)
2014(2437)
2013(2496)
2012(2287)
2011(2145)
2010(2116)
2009(1922)
2008(1935)
2007(1712)
2006(1583)
2005(1455)
作者
(7553)
(6413)
(6269)
(6043)
(4036)
(3138)
(2891)
(2429)
(2413)
(2190)
(2137)
(2135)
(2114)
(2094)
(2085)
(2028)
(1907)
(1860)
(1795)
(1774)
(1634)
(1530)
(1529)
(1499)
(1449)
(1418)
(1418)
(1375)
(1334)
(1279)
学科
(12270)
经济(12260)
方法(8084)
数学(7379)
数学方法(7183)
(6716)
管理(5904)
(4394)
企业(4394)
(3029)
(2787)
农业(2054)
业经(1961)
中国(1928)
(1866)
环境(1581)
技术(1551)
理论(1505)
服务(1500)
(1398)
生产(1386)
(1376)
贸易(1375)
(1361)
(1344)
服务业(1341)
(1288)
(1278)
(1273)
财务(1264)
机构
大学(36262)
学院(35474)
(16209)
经济(15918)
管理(13864)
研究(13161)
理学(12104)
理学院(11978)
管理学(11575)
管理学院(11523)
中国(10313)
科学(8775)
(8212)
(7859)
(7144)
业大(6730)
研究所(6628)
农业(6380)
(6281)
中心(5961)
经济学(5496)
财经(5353)
北京(5142)
(4969)
经济学院(4967)
(4887)
(4740)
科学院(4357)
经济管理(4292)
农业大学(4197)
基金
项目(25389)
科学(20215)
基金(19626)
(18148)
国家(18060)
研究(16073)
科学基金(15397)
自然(10801)
社会(10734)
自然科(10613)
自然科学(10611)
自然科学基金(10416)
社会科(10301)
社会科学(10298)
资助(9514)
基金项目(9300)
(8972)
(8070)
教育(7087)
重点(5821)
(5763)
编号(5629)
(5211)
计划(5191)
科研(5103)
国家社会(5017)
(4888)
创新(4707)
教育部(4692)
中国(4537)
期刊
(14311)
经济(14311)
研究(9768)
学报(6852)
(6533)
科学(6097)
中国(6045)
大学(5158)
管理(5113)
学学(5000)
农业(4801)
统计(4791)
(4243)
技术(4164)
(3749)
决策(3624)
技术经济(3102)
(2828)
经济研究(2709)
财经(2468)
(2175)
业大(2139)
(2112)
金融(2112)
(1896)
资源(1822)
教育(1820)
农业大学(1814)
问题(1789)
理论(1736)
共检索到50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武  
从理论上分类,生产率度量有函数论方法和原子论方法。前者是将投入与产出限定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下进行生产率的度量。后者则是对产出和投入的各变量进行汇总形成指数,然后计算其比值。从范围来讲:生产率度量有全要素生产率度量和单要素生产率度量。早期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孟令杰  顾焕章  
文章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度量生产率增长的非参数方法——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该方法不仅可度量生产率的逐期变化动态,而且将这一变化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和规模效率变动等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该方法研究了1997年~1998年度我国农业生产率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义青  郜云海  
在工业工程中,生产率和质量是衡量一个生产系统运行效能的最基本的指标。同质量管理一样,生产率管理也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它是近年来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兴起的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生产率管理是整个经营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由生产率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几部分组成。其中,生产率测定是生产率管理的第一步,是生产率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如何科学地测定生产率水平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灿  冉茂盛  钟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健  胡美玲  
经典的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是用最小二乘法(OLS)测算索罗余值,但是OLS测算索罗余值时存在联立性偏误、样本选择偏误、遗漏价格偏误以及企业多产品产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估计结果非偏不一致。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学者们提出OP、LP、ACF、De Loecker和Beveren模型后,得出的结果表明:OP模型以投资额为代理变量,能解决联立性偏误及样本选择偏误;LP模型以中间投入作为工具变量;ACF模型放松了OP模型中的部分假设,模型设定比OP模型更具一般性;De Loecker模型和Beveren模型分别解决了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多产品企业的TFP度量。因此,在度量微观企业TFP时,需针对估计时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度量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  郑玉歆  裴兰思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计量问题曾经而且必将继续引起经济学界的浓厚兴趣。这是因为不论仅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还是除此之外再加上制度变迁的因素,生产率体现着明确的效率概念,即它反映了在一定意义下经济实体(宏观的或微观的)拥有的资源(人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建良  李秉龙  
环境的外部性使包含环境影响的生产率度量一直是个难题,而此类研究对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度量和评估包含环境影响的农业生产率方法,在本研究中,环境的外部性通过定义一个包含市场产出和污染产出的总产出而纳入分析框架,用总产出代替传统TFP计算中的产出,包含环境影响的全要素生产率公式得以建立。利用基于单元的综合调查评价法计算了1990-2008年我国主要农业污染物排放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度量了基于环境修正的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在1990-2008年间我国经环境调整后的农业生产率增长呈现减小趋势,农业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率增长降低0.09%-0.6%,且呈现较大的时期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友春  卢盛荣  靳来群  
研究目标:检验不同方法之间TFP测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探讨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问题。研究方法:以中国20042012年总量分行业面板数据为例,从多个角度比较TFP测算结果,以及通过统计检验选取适用测算方法。研究发现:第一,研究的问题不同,测算方法之间"一致性"的检验结论不同;第二,在选择测算方法时,进行相关统计量检验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鉴别模型设定是否合理,缩小可选模型范围;第三,测算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数据本身的特征,基于宏观分行业面板数据,DEA是更为适用的TFP测算方法,而劳动力投入应选取全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在工业工程中,衡量一个生产系统运行的效能,通常用效果、效率、质量、利润率、生产率、工作寿命质量和革新或创新等七个指标,其中生产率和质量是最基本的指标。同质量管理一样,生产率管理也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它是近年来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兴起的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生产率管理是整个经营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凯  任若恩  
本文在分析电信业与其他行业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并推导出电信业相对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覃家琦  齐寅峰  李莉  
国内学者经常在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宏观经济的投资效率问题,但投资效率对于微观企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则并不明确。通过追溯公司财务学的Fisher-MM传统,本文认为公司财务学所理解的企业投资行为其实等价于经济学中的生产行为,从而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等价于生产效率或生产率。据此,本文将投资效率划分为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前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后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度量。基于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投资的动态效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率、技术进步变化率、规模效应变化率和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荻  尹恒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传统方法(DEA、SFA方法、指数方法和OLS、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等参数方法)都具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视野局限在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很少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企业行为。自OLLEy&PAkES(1996)开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结构方法迅速发展。这一新方法尝试打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黑箱,将微观经济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中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结构方法迅速扩展到企业需求估计、溢价估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李军  
一、1952—1979年中美生产率的比较从经济学意义讲,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目前尚缺乏更有效的方法来度量技术进步作用的情况下,一般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等价于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生产函数理论中被定义为产出增长率与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加权和的差。我们采用美国哈佛大学乔根森(D.W.Jorgeusou)教授提供的方法论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1952—199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变化进行了测算。我们对中国总量生产函数取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即产出是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时间的超越对数型函数。因此本文给出的有关增长率或指数均系超越对数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金昌  
本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从企业、制造业和国家三个角度进行了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和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并非低于发达国家 ,而是高于发达国家。这种结论上的差异并非来源于所采用的数据和计算公式 ,而是来源于计算劳动生产率时投入和产出的计量单位。在比较研究中 ,我们习惯于投入产出均用价值量指标即“元 /元”来计算资本的生产率 ,用“元 /人·年”指标来计算劳动的生产率。由于不同国家同样数量的“人·年”劳动投入折算为价值量投入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致使使用不同计量单位计算和比较劳动生产率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本文认为 ,进行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正确的计算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云鹤  齐晓安  汪克亮  杨力  
在全要素框架下运用基于连续前沿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增长指数方法,估算了1987—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对中国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对累积相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累积相对技术进步和累积相对效率改善做分布动态演进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整体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趋于上升,但上升幅度逐渐减小;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呈东高西低的增长格局;东、中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