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7)
- 2023(17392)
- 2022(14534)
- 2021(13418)
- 2020(11518)
- 2019(26251)
- 2018(25664)
- 2017(49223)
- 2016(26642)
- 2015(30024)
- 2014(29976)
- 2013(29902)
- 2012(27710)
- 2011(24928)
- 2010(24923)
- 2009(23613)
- 2008(23927)
- 2007(21571)
- 2006(18787)
- 2005(17578)
- 学科
- 济(117524)
- 经济(117365)
- 业(100600)
- 管理(92514)
- 企(89362)
- 企业(89362)
- 方法(52602)
- 数学(43048)
- 数学方法(42697)
- 财(39683)
- 农(35443)
- 业经(33520)
- 中国(31897)
- 制(28110)
- 务(26437)
- 财务(26401)
- 财务管理(26351)
- 企业财务(24997)
- 贸(24662)
- 贸易(24651)
- 农业(24283)
- 易(24090)
- 技术(21197)
- 学(20250)
- 体(19975)
- 和(19826)
- 银(19345)
- 银行(19314)
- 划(18880)
- 策(18761)
- 机构
- 学院(392454)
- 大学(391548)
- 济(172937)
- 经济(169761)
- 管理(153031)
- 研究(132785)
- 理学(131032)
- 理学院(129668)
- 管理学(127922)
- 管理学院(127169)
- 中国(105398)
- 财(83964)
- 京(82088)
- 科学(77036)
- 所(67300)
- 农(67263)
- 财经(66029)
- 中心(60446)
- 研究所(60404)
- 经(60109)
- 江(59599)
- 业大(55415)
- 经济学(54465)
- 农业(52833)
- 北京(51792)
- 经济学院(49234)
- 财经大学(49032)
- 院(47276)
- 范(46844)
- 州(46416)
- 基金
- 项目(253252)
- 科学(201782)
- 基金(188373)
- 研究(185862)
- 家(163586)
- 国家(162216)
- 科学基金(140030)
- 社会(122066)
- 社会科(115902)
- 社会科学(115875)
- 基金项目(98553)
- 省(96294)
- 自然(88827)
- 自然科(86814)
- 自然科学(86787)
- 自然科学基金(85388)
- 教育(84527)
- 划(81133)
- 资助(76819)
- 编号(72982)
- 成果(59542)
- 部(58251)
- 重点(56877)
- 创(54936)
- 发(53952)
- 国家社会(52029)
- 制(51092)
- 创新(50807)
- 教育部(50435)
- 课题(49900)
- 期刊
- 济(193234)
- 经济(193234)
- 研究(119239)
- 中国(77900)
- 财(69885)
- 农(62516)
- 管理(60396)
- 学报(58342)
- 科学(55778)
- 大学(45101)
- 学学(42699)
- 农业(42264)
- 融(39196)
- 金融(39196)
- 教育(35102)
- 财经(34321)
- 技术(34108)
- 经济研究(31506)
- 业经(31093)
- 经(29634)
- 问题(25734)
- 业(25411)
- 贸(23342)
- 技术经济(21817)
- 世界(20353)
- 国际(19969)
- 财会(18581)
- 版(18527)
- 现代(18308)
- 统计(18074)
共检索到595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伟 赵金亮
本文围绕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倾向的前沿论题,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进行实证分析。中国企业的出口区别于国外成熟市场经济体,出口倾向并非完全由生产率决定,而是依所有制类型不同表现出巨大差异。本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总体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倾向之间潜在的"倒U形"关系,从所有制异质性视角予以化解,并运用各所有制的分样本计量检验了"自我选择效应"假说在中国的有限适用性,从而为中国企业出口决策提供了稳健的经验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强 戚建梅
基于制度相关理论,从企业所有制视角,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与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调查数据,研究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地区性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较小,对私有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大;另外,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异质性所有制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受企业规模、企业科技类别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地区性行政垄断 企业所有制 企业生产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华 许和连 杨晶晶
文章基于"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假说,利用中国企业面板数据,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出发,纳入出口状态变量,分别采用固定效应估计、系统广义矩估计和Olley-Pakes半参数估计法克服潜在的同步性偏差和选择偏差问题,在从微观角度充分控制企业异质性的背景下,深入考察出口行为与我国企业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非出口企业高出20%-30%左右,我国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出口中学"效应;而对"自我选择"效应的检验结果警示,本土企业以低劳动力成本而非高生产率作为出口竞争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低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保证中国开放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波 黄小兵
本文使用1999~2003年全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生产率对出口的贡献。为了得到有效的实证结果,我们采用了OP方法及动态面板GMM估计,特别控制了零贸易观测值产生的估计偏差。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出口经验和企业生产率是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3个重要因素,其中企业规模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生产率对出口的贡献要小于企业规模和企业出口经验,企业区位和外资企业虚拟变量也是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的出口扩张依赖于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而非依赖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出口的增长是一种粗放型增长。
关键词:
生产率 出口 OP方法 零贸易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昌平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的视角考察了出口经验对出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确实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且该效应在一直出口的企业中显著存在,而对有一定出口经验的企业并不显著。对国有控股、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的企业来说,已出口一年的企业和一直出口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都呈递减态势,且前者为负、后者显著为正。在港澳台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中,已出口一年的企业出口学习效应显著为负,但随着出口年限的增加,外商控股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逐渐增强。
关键词:
出口经验 出口学习效应 企业所有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赖伟娟 黄静波
文章运用1999~2007年的工业普查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研究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问题。结果表明,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工资水平、就业人数、利润水平和人均增加值,但是规模相对较小。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小型企业出口前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后出口学习效应不明显,大中型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则更为显著,中国大中型企业的特征更符合新新贸易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强
基于一个修正的经典模型,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外企、国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更好,私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较弱;外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小,私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大。
关键词:
产品核心化策略 企业所有制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竹青 佟家栋
基于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的特征事实,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与异质性因素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遵循"自选择效应",但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改变了外资企业的出口-生产率关系,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只有控制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后,外资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现象才能消失。(2)企业存在持续的出口学习效应,但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削弱了出口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作用,降低了本土新进入出口企业的学习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采用2005-2008年东三省持续存在的8 932家企业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生产率和货款回收因素在出口中的作用,发现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货款回收率都高于非出口企业,这说明该地区并不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高生产率和规避国内账款回收困难是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内生性分析发现这一结果是稳健的;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也会促进出口,而利润和企业成立年限对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提升企业效率、改善企业运行机制、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异质企业 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 货款回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丽丽 綦建红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研究了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并探讨不同类型的出口企业获取生产率溢出的对比情况。结果发现,中国企业各年度的出口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不仅对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而且能够显著改变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变动轨迹。其中,企业第一年初始出口对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最大,之后呈逐年降低态势。在此基础上的分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初始出口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出口均能显著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而企业退出出口市场则会导致生产率下降;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均能通过出口显著地提高生产率,其中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生产率提高幅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吕智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利用中国700余家汽车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的关系。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水平决定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存在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在国内经营,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以发达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非出口企业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但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坤 侯维忠 刘璐
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中国企业贸易行为的前沿问题,且所得结论不完全一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试图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从对比不同贸易状态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累积分布曲线和线性实证模型两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线性模型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不存在"生产率悖论";从累积分布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生产率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且受企业规模、外部融资约束度、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从实证中发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问题,不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光恩 朱晓雨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全面深入地考察了企业杠杆率对企业生存的潜在影响,以及企业所有制形式与企业出口状态在杠杆率与生存率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存状态不仅受企业自身特征变量的影响,而且受企业所在地理区位和所在行业差异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负债水平较低,杠杆率的提高能显著地降低死亡率,而当企业负债水平较高时,企业杠杆率的提高则会增加企业的死亡率;而且杠杆率的提升对国有企业生存率负面影响要比非国有企业更小;同时,当杠杆水平较高时,出口退出者、出口转换者和持续出口者的生存率更容易受杠杆率的负面影响,而当杠杆水平较低时,出口转换者的生存率更容易受杠杆率的积极影响。因此,中国在推进企业"去杠杆"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企业不同特征把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并要大力处置产能过剩和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在制定企业出口优惠政策时,应重视企业出口状态对企业生存的异质性影响。要加大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负担,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砚 陆文香
以地方环境立法政策的实施进行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和事件分析法系统全面评估环境管制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不仅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而且还明显提升了企业出口概率,并且这一促进作用随立法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进一步引入企业融资约束的异质性进行分析发现,环境管制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出口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出口,并且该效应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降低而不断增强;对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环境管制激励了企业(尤其是低融资约束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改进活动,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和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对企业出口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环境管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发现,环境管制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出口质量升级,并且这一作用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而增强。
关键词:
环境管制 融资异质性 出口质量 倍差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相东 张文魁 王喆
基于2014~2016年BvD-Oriana亚太企业分析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匹配的电气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采用Heckman模型对生产率和企业规模对中国企业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增长的正相关性并不显著,甚至存在"生产率陷阱"现象;企业规模对企业出口增长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独立于生产率的作用。这一结果在使用不同企业规模代理变量和不同生产率计算方法进行控制的模型中依然保持稳健。本研究既丰富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可对新时代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出口增长 企业异质性 生产率 企业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