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8)
2023(14320)
2022(12571)
2021(11588)
2020(9734)
2019(22301)
2018(22046)
2017(42819)
2016(22836)
2015(25266)
2014(25309)
2013(25322)
2012(23312)
2011(21152)
2010(21243)
2009(19490)
2008(18720)
2007(16453)
2006(14619)
2005(13164)
作者
(66750)
(55817)
(55127)
(52782)
(35534)
(26628)
(25053)
(21681)
(21071)
(19785)
(18977)
(18706)
(17801)
(17704)
(17245)
(17208)
(16397)
(16072)
(15861)
(15835)
(13807)
(13691)
(13431)
(12739)
(12563)
(12338)
(12330)
(12008)
(11324)
(10842)
学科
(110797)
经济(110698)
管理(63869)
(59611)
(48910)
企业(48910)
方法(44752)
数学(38923)
数学方法(38494)
中国(25181)
(24435)
地方(24254)
(23928)
(22713)
业经(21617)
农业(16929)
(16628)
贸易(16617)
(16469)
(16058)
理论(15952)
(15278)
地方经济(14936)
环境(14776)
(14104)
金融(14103)
(13890)
财务(13819)
(13816)
财务管理(13796)
机构
大学(330697)
学院(326959)
(139626)
经济(136821)
管理(127907)
研究(115571)
理学(110742)
理学院(109473)
管理学(107551)
管理学院(106947)
中国(84263)
科学(70684)
(70536)
(61715)
(58688)
研究所(53506)
(52983)
中心(50527)
财经(49573)
业大(48552)
(47196)
(45132)
北京(44656)
经济学(43041)
(42845)
师范(42450)
(41623)
农业(41428)
经济学院(38474)
(37956)
基金
项目(222318)
科学(174597)
基金(162569)
研究(160733)
(142342)
国家(141227)
科学基金(120700)
社会(102484)
社会科(97242)
社会科学(97215)
基金项目(85636)
(85274)
自然(78407)
自然科(76597)
自然科学(76579)
自然科学基金(75216)
教育(72642)
(71888)
资助(67582)
编号(63915)
成果(52005)
重点(49694)
(49109)
(47637)
(45553)
课题(43991)
国家社会(42651)
创新(42583)
科研(42463)
教育部(42145)
期刊
(155607)
经济(155607)
研究(102045)
中国(60882)
学报(53473)
管理(48806)
科学(48763)
(47759)
(46426)
大学(40366)
学学(37925)
教育(33765)
农业(33243)
技术(28375)
(27041)
金融(27041)
经济研究(26344)
财经(24990)
业经(22631)
(21492)
问题(19692)
技术经济(17669)
(17400)
图书(17359)
理论(15915)
科技(15597)
(14902)
现代(14662)
统计(14605)
(14552)
共检索到486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培刚  刘建洲  
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方兴未艾之势。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用国际上流行的分析工具和较成熟的理论,系统地分析我国生产率与增长率的关系,并据此进行国际比较的著作,还不多见。现在,李京文、乔根森(美)、郑友敬和黑田昌裕(日)等几位教授合著的《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龚飞鸿  明安书  
一、中国经济增长分析(1953-1995) 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3年经济恢复,整治了由于长期战争和半殖民、半封建统治带来的经济不发达,在1952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农业就业人员占83.5%的典型农业国基础上,在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下,从1953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棕伟  盛磊  陈垚彤  
生产率是影响一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全周期和子周期两种视角,利用C-D生产函数对我国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预测了未来的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经济的贡献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呈现科技与资本双轮驱动特征;未来我国将跨越上中等收入阶段,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预测结果显示:2036-205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转换,将更加接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阶段"战略目标,更加适应新时代下的高质量发展需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我院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美、日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是由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在国家统计局平衡司的配合下与被誉为“美国生产率之父”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前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量经济学会上任理事长乔根森(Dalc W.Jorgenso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以及日本庆应大学产业研究所所长黑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春雨  王平  安树伟  
经济增长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增长转型是必然之趋,国内外学者在不同阶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选择从效率视角出发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要素配置效率两个维度分析了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文中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最后评述了当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刚  李超  
本文在一个均衡框架下重新构建了产业部门生产率增长对部门价格增长及名义产出增长影响的理论机制,通过产业部门的数据对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生产率增长较慢的部门是否存在价格攀升过快的服务业"成本病"问题和部门产出增长走向停滞的问题。结果表明,生产率增长缓慢的产业部门价格攀升过快的"成本病"问题在所有行业普遍存在,但行业间具有异质性特征。部门生产率的下降对产出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尽管抑制作用会通过提高价格这一中介变量增加产出而有所缓解,但是生产率的下降对产出增长的净效应显著为负。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警惕生产率增长缓慢的部门价格攀升过快,但也不必过分忧虑因大力倡导发展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使得本部门价格下滑过快、劳动力流失而面临增长停滞的问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多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生产率冲击与生育率、经济增长的关系,在Barro和Becker 1989年提出的生育率模型中引入生产率冲击,探究并模拟检验生产率冲击对生育率、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消费及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率正向冲击推动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可以抵消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尽管生产率冲击增加了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家庭生育率,但是却提高了女性劳动参与率,可以弥补生育率下降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下生产率冲击经由生育率下降对代际收入分配和经济福利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小乐  孙慧  
本文对1995~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生产率、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稳面板数据进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生产率与能源消费之间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碳生产率的单向GranGer原因。当每多消费一单位的能源,对非资源型省份碳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将比资源型省份大,即非资源型省份碳生产率下降的水平比资源型省份下降的要多,同时非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长带来的碳生产率水平上升幅度要大于资源型省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京同  何蕾  
基于国民经济全行业的视角,从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了2002—2013年间,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行业间要素配置对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劳动力的行业配置可以解释劳动生产率提升的18.4%;相反,资本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结构负利",资本配置效应可以解释资本生产率下降的77.4%;对于全要素生产率而言,劳动结构效应持续为正,而资本结构效应则以负值为主;2008年以来,资本结构效应的严重下滑,解释了TFP增速下降的近50%,且年均降低GDP增长率的7.5%。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策  王真  
首先将两位数工业行业分为投资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然后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出了2006—2017年的两部门技术进步效率及其变化情况,两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指数都超过了1,且投资品部门的TFP变化指数相对于消费品部门更高,投资品部门TFP变化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而消费品部门呈波动下降趋势,最后运用PVAR模型考察了两部门TFP冲击对产出、投资和就业的影响。TFP冲击的结果显示:两部门TFP冲击对经济发展都具有扩张效应,促进了产出增加,且TFP冲击对投资品部门的影响作用更大,消费品部门的TFP冲击对投资和就业具有负向影响且大于投资品部门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同时也经历了因内部改革及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频繁经济波动。本文基于1985年至2009年期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经济波动对我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其中特别采用了DEA方法对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波动对效率改进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分段样本考察结果看,1997年以后时间段的效率改进呈逆周期性;无论是对于整体样本,还是分段样本,技术进步均呈逆周期性,经济向下波动反而对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以上结论的直接含义就是,尽管经济向下波动有其负面影响,但更应看到它可能对长期增长产生的积极作用。面对经济危机,最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最关键的是信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国培  王伟斌  
一、引言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上,除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外,全要素生产率(TFP)或者说技术进步的提高是重要的因素。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主要有增长核算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随机前沿模型(SFA)方法等。此外,由Dale W.Jorgenson提出的KLEMS方法为TFP的估计与国际比较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并没有哪种方法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各方法也均存在一定的不足。除估计方法外,基础数据的选择也有重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健  张兵兵  
该文基于DEA分析方法,分解出了全球66个国家与地区的效率改进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采用引入工具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经济波动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对效率改进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具有同质性,均呈现出顺周期的特征,即经济繁荣有利于效率改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针对技术进步,发达国家呈现出逆周期性的特征,而发展中国家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志明  修静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分析发现,近年来东北三省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经济增长更多是依靠加大投资实现的。因此,推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是东北三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人为核心推动改革,千方百计稳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方位推进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志明  修静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分析发现,近年来东北三省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经济增长更多是依靠加大投资实现的。因此,推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是东北三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人为核心推动改革,千方百计稳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方位推进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