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3)
- 2023(16194)
- 2022(13397)
- 2021(12648)
- 2020(10887)
- 2019(25180)
- 2018(24805)
- 2017(47312)
- 2016(25368)
- 2015(28778)
- 2014(28513)
- 2013(28457)
- 2012(26149)
- 2011(23310)
- 2010(23182)
- 2009(21898)
- 2008(21757)
- 2007(19425)
- 2006(16647)
- 2005(15313)
- 学科
- 济(114823)
- 经济(114704)
- 业(96997)
- 企(86272)
- 企业(86272)
- 管理(85508)
- 方法(55092)
- 数学(46051)
- 数学方法(45557)
- 财(35814)
- 农(33922)
- 业经(32089)
- 中国(29599)
- 务(24850)
- 财务(24806)
- 财务管理(24761)
- 贸(24120)
- 贸易(24105)
- 易(23583)
- 农业(23473)
- 企业财务(23472)
- 制(22497)
- 技术(20406)
- 和(19138)
- 策(18023)
- 地方(17967)
- 划(17927)
- 学(17866)
- 理论(17750)
- 银(16607)
- 机构
- 学院(367779)
- 大学(365277)
- 济(163255)
- 经济(160426)
- 管理(148907)
- 理学(128157)
- 理学院(126926)
- 管理学(125082)
- 管理学院(124392)
- 研究(119912)
- 中国(98131)
- 京(76138)
- 财(74883)
- 科学(69988)
- 农(61990)
- 财经(59878)
- 所(59385)
- 中心(57000)
- 江(54965)
- 经(54596)
- 研究所(53698)
- 业大(52427)
- 经济学(50761)
- 农业(48685)
- 北京(47742)
- 经济学院(45951)
- 财经大学(44450)
- 院(42891)
- 州(42847)
- 范(42619)
- 基金
- 项目(242890)
- 科学(193941)
- 基金(181010)
- 研究(176869)
- 家(156920)
- 国家(155613)
- 科学基金(135664)
- 社会(115807)
- 社会科(110038)
- 社会科学(110007)
- 基金项目(95056)
- 省(92957)
- 自然(87473)
- 自然科(85560)
- 自然科学(85534)
- 自然科学基金(84103)
- 教育(80575)
- 划(77894)
- 资助(74706)
- 编号(69769)
- 部(55255)
- 成果(54878)
- 重点(54148)
- 创(52766)
- 发(51827)
- 国家社会(49283)
- 创新(48772)
- 教育部(47819)
- 业(47461)
- 科研(47119)
- 期刊
- 济(176119)
- 经济(176119)
- 研究(106957)
- 中国(67743)
- 财(62147)
- 管理(58222)
- 农(56470)
- 学报(52284)
- 科学(51180)
- 大学(40904)
- 学学(38787)
- 农业(38206)
- 融(37847)
- 金融(37847)
- 技术(34802)
- 财经(30416)
- 教育(29711)
- 业经(28964)
- 经济研究(28724)
- 经(26202)
- 业(23597)
- 问题(23477)
- 技术经济(21458)
- 贸(21310)
- 统计(19446)
- 世界(18896)
- 国际(18085)
- 策(17759)
- 财会(17563)
- 现代(17243)
共检索到547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远 余淼杰
Melitz(2003)提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讨论了企业的生产率对其出口决策的影响。通过在Melitz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信贷约束,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信贷约束如何同生产率一起影响着它的出口决策。本文发现,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以下情况下企业更容易进入出口市场:(1)项目成功率高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来自金融中介的外部融资;(2)外商投资企业享有较小信贷约束。用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据检测理论假设,发现了有力的证据支持本文的模型预测结果。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异质企业 生产率 出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华 许和连 杨晶晶
文章基于"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假说,利用中国企业面板数据,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出发,纳入出口状态变量,分别采用固定效应估计、系统广义矩估计和Olley-Pakes半参数估计法克服潜在的同步性偏差和选择偏差问题,在从微观角度充分控制企业异质性的背景下,深入考察出口行为与我国企业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非出口企业高出20%-30%左右,我国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出口中学"效应;而对"自我选择"效应的检验结果警示,本土企业以低劳动力成本而非高生产率作为出口竞争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低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保证中国开放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燕 崔喜君
基于融资的新视角,本文运用192家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FDI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更为依赖外源融资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合资民营企业和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融资缓解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当地融资则加剧了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困境;对合资民营企业而言,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商直接投资,而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则主要依赖于金融市场改革。
关键词:
FDI 出口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祥荣 胡赛
文章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贸易方式中企业出口比重变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2)低生产率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实证研究采用海关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假设。中国出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比重的边际调整来最大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得失,因此若想通过"出口学习效应"更快成长,政府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松解融资约束和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企业 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祥荣 胡赛
文章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贸易方式中企业出口比重变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2)低生产率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实证研究采用海关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假设。中国出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比重的边际调整来最大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得失,因此若想通过"出口学习效应"更快成长,政府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松解融资约束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企业 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妍妍 李磊 庄媛媛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营商环境与企业绩效调查的相关数据,文章使用回归方法和PSM方法分析了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对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具有显著影响,拥有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将增加企业出口的概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也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将扩大出口企业的销售规模。进一步用PSM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到的结果依然是稳健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定根 杨晶晶
以往的研究使用行业或者地区价格指数平减货币变量时忽视了企业定价异质性,可能导致价格偏误。通过匹配2007-2010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企业财务层面的数据和进出口产品层面的交易信息,计算企业层面的价格指数,以考虑定价异质性。以此重新分析国际贸易与多产品进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关系,分别考察国际贸易的生产率溢价、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结果发现,使用行业价格指数平减低估了国际贸易的生产率溢价;相对于使用行业价格指数平减,使用企业价格指数平减时的出口自我选择效应更明显,但无论采用何种价格指数,进口自我选择效应都不存在;只有在使用企业价格指数平减时,出口学习效应才存在,但使用两种价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涂远芬
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服务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与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具备较高生产率的服务业企业会主动选择出口市场(自我选择效应),进入出口市场后又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出口学习效应);而中国制造业企业未出现自我选择效应,仅发现了出口学习效应。这一结论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出口 自我选择效应 出口学习效应 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何彦林 杨金强
企业微观层面的大量研究表明,生产率决定了并购,那么一国整体的生产率水平是否对一国总体的并购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企业国内并购与跨境并购在微观决策方面的特征,构建国内并购和跨境并购完成数量的宏观决定模型,以此揭示宏观因素对企业决定进行国内并购或跨境并购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近十年的并购数据从宏观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对国内并购和跨境并购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并购同时受到国内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及市场规模的影响,跨境并购同时受到东道国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以及中国与东道国文化差异的影响;国内股市增长对跨境并购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具有较大波动性的国内并购,其促...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并购 外国直接投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毅 陈虹
本文借鉴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微观数据层面的梳理测算,获得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化的量化结果。再通过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进一步匹配,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数据库中企业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构建起2000—2007年跨年度的企业面板数据,以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不断提升的趋势,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补贴和无形资产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也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在企业规模和区域分布上具有一定差异,而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比来自港澳台的投资对出口产品质量更具明显的推动作用。从政策层面上,推动企业通过增效提质,加大开放引进高质量国际投资,通过政府符合市场竞争前提下的补贴,将对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易靖韬 傅佳莎
本文构建了企业最优出口参与和供给模型,基于浙江省2001~2003年的企业面板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法对出口参与方程和出口供给方程进行联合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克服出口市场的沉没成本,通过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会退出;一旦企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将从出口市场中积累出口学习经验,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最优出口供应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二子 李影 张海英
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以后,生产率就被看作是决定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有能力选择出口。不过对中国企业的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的均值要低于非出口企业,即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使用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运用两种方法,其一是计算比较生产率法,其二是运用统计方法检验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异。为了结论的准确性,我们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注册类型、分企业规模检验。最后检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的相关性。结论认为: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在大部分情况下低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在很多时候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或者与非出口企业无差异;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出口 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余骁
文章基于扩展的MO模型,将企业出口模式选择和出口动态效应引入该模型加以讨论,论证了不同出口模式选择下加成率的效应,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出口模式可能对企业加成率动态的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渠道。文章认为出口模式选择通过"出口中学效应"和"需求冲击适应效应"分别从成本渠道和价格渠道影响企业加成率。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静态来看,直接出口企业加成率高于间接出口企业;(2)动态来看,企业间接出口后加成率下降,而直接出口后企业加成率提升;(3)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民营企业表现出更大的动态"加成率效应";(4)针对理论模型中影响渠道的检验显示,直接出口企业的正向"出口中学效应"和"需求冲击适应效应"均显著超过间接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健 张洪胜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2000—2009年的合并数据,研究了城市集群商业信用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对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中体现在促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上。具体机制是集群商业信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控制集群企业数目和集聚程度后,结论保持稳健。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依据企业是否更换经营地点构造拟自然实验检验都证实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应重视集群商业信用等非正规融资在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坤 侯维忠 刘璐
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中国企业贸易行为的前沿问题,且所得结论不完全一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试图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从对比不同贸易状态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累积分布曲线和线性实证模型两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线性模型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不存在"生产率悖论";从累积分布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生产率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且受企业规模、外部融资约束度、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从实证中发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问题,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产率是出口决定因素吗?——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分析
目的国市场收入分配与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实证检验
进口竞争能否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分析
融资约束、出口与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机理与实证
企业参与PPP项目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基于微观层面的经验分析
中国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率溢出效应——基于企业层面微观视角的考察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基于地区层面的分析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基于产业层面的分析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分析
信贷约束对生产率与出口价格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