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8)
2023(11020)
2022(8882)
2021(8058)
2020(6877)
2019(15835)
2018(15483)
2017(29827)
2016(15429)
2015(17232)
2014(16826)
2013(17351)
2012(16047)
2011(14338)
2010(14335)
2009(13603)
2008(13733)
2007(12013)
2006(10643)
2005(10021)
作者
(43349)
(36450)
(36304)
(34288)
(23157)
(16923)
(16478)
(14011)
(13743)
(12926)
(12621)
(12025)
(11982)
(11430)
(11309)
(11072)
(10951)
(10495)
(10305)
(10249)
(9194)
(8776)
(8765)
(8219)
(8210)
(8015)
(7931)
(7847)
(7212)
(7167)
学科
(81475)
经济(81396)
(77321)
(70332)
企业(70332)
管理(59990)
方法(34375)
业经(28502)
数学(26366)
数学方法(26281)
(24426)
(24186)
中国(21792)
技术(18122)
农业(17835)
(17819)
财务(17812)
财务管理(17800)
企业财务(16865)
(16430)
(16284)
贸易(16274)
(15895)
(13999)
(13931)
(13598)
地方(13503)
产业(13388)
(12720)
理论(11551)
机构
学院(232159)
大学(228657)
(115471)
经济(113825)
管理(97372)
理学(83432)
理学院(82708)
管理学(82085)
管理学院(81632)
研究(77874)
中国(64196)
(49786)
(47859)
科学(41695)
财经(39930)
(37882)
(36463)
经济学(36413)
(35490)
中心(34557)
(34160)
研究所(34043)
经济学院(32933)
北京(30597)
财经大学(29481)
业大(29410)
商学(28334)
商学院(28097)
(27737)
农业(27701)
基金
项目(149875)
科学(121818)
研究(113629)
基金(113163)
(96906)
国家(96094)
科学基金(84682)
社会(78351)
社会科(74686)
社会科学(74670)
基金项目(59172)
(56479)
自然(51044)
自然科(49934)
自然科学(49923)
自然科学基金(49205)
教育(48159)
(46025)
资助(45496)
编号(43826)
(35305)
(34947)
(34433)
(34418)
国家社会(34191)
成果(34063)
重点(33050)
创新(31789)
教育部(30155)
中国(30017)
期刊
(130003)
经济(130003)
研究(71518)
中国(43529)
管理(41429)
(40272)
(33127)
科学(30198)
学报(26964)
农业(23464)
经济研究(22331)
业经(22220)
大学(22013)
(21844)
金融(21844)
技术(21281)
财经(20967)
学学(20810)
(18489)
问题(17159)
(15882)
(15768)
技术经济(15609)
世界(15174)
国际(13836)
教育(13340)
现代(12483)
商业(12306)
经济管理(11160)
经济问题(10821)
共检索到354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生产服务业开放带来的国外先进技术和知识在提升当地生产率和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出发点,在探讨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2005-2014年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引领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应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业开放带来的持续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生产服务业开放带来的国外先进技术和知识在提升当地生产率和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出发点,在探讨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2005-2014年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引领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应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业开放带来的持续推动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战琪  
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我国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就业效应和资本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而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技术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东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技术溢出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均显著,而中西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技术溢出对该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本文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服务业开放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然后构建计量模型验证了我国2005—2012年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总体上,现阶段我国服务外贸依存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要大于服务外资依存度。因此政府在制定服务业开放政策时,应注重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内部行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增强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贸易和开放,充分发挥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推动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叶秀琪  
所谓生产性服务业外包,是指从制造业领域可以独立或分离出的服务业,将其全部或部分非核心业务委托于其他专业性企业完成的外包方式。扩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包,有利于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业的效率与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影响,进而探析了当前我国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中面临的问题。最后基于问题,提出了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韦琦  邝明源  
从生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角度分析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进而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和增长核算框架,分析自2004年以来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三次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开放对服务业的贡献率最大,对工业的贡献率次之,对农业的贡献率最低;生产服务业细分行业中,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开放对该产业的贡献始终居前两位;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最大,但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应加大先进生产服务技术的引进力度,重视生产服务的技术创新,以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娣  邹璇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发展服务外包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引入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三个中介变量,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1997~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索我国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途径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三者确实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大小依次为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人力资本优化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秀梅  曹张龙  
基于我国2003-2016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PSTR)实证研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显著地表现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水平的门槛效应,当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水平低于门槛值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而当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水平高于于门槛值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模型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畅  曾庆均  
测算我国30个省区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分析省际差异与动态趋势。以产业结构优化(IND)为因变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LQ)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将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水平(RGDP)、技术进步(TEC)、城市化水平(URBAN)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2013年间,我国各省区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呈集聚发展态势,但省际间不均衡特征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经济增长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海亚  徐盈之  
研究目标:探讨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方法:利用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在加快产业结构整体优化的同时还有助于服务业与工业内部行业的变革。同时,贸易开放可以借助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刺激消费需求、提升技术进步、促进制度变革等方式间接加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小于非加工贸易,东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大于中西部地区,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大于东亚发达国家。研究创新:深入探讨了贸易开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海亚  徐盈之  
研究目标:探讨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方法:利用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在加快产业结构整体优化的同时还有助于服务业与工业内部行业的变革。同时,贸易开放可以借助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刺激消费需求、提升技术进步、促进制度变革等方式间接加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小于非加工贸易,东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大于中西部地区,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大于东亚发达国家。研究创新:深入探讨了贸易开放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并从产业间与产业内视角构建多维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检验贸易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价值:有利于缩小贸易区域差异以及环境承载力差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奇  刘崇仪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在介绍美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美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美国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探讨。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学习美国的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制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吉昌  
本文首先探讨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产业集聚、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其次,剖析了我国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认为服务业产值与就业比重过低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发展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吕静  段国蕊  
随着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发展,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也不断增多,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首先分析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其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通过影响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供给(物质资本、技术)、需求以及制度因素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实证研究探讨了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辛冲冲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的强力支撑,而贸易开放则是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根据产业结构变迁所表现出的矢量特征,从数量、质量和合理化三个维度刻画了中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并基于空间β收敛模型,利用199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收敛特征及贸易开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在数量、质量和合理化三个维度下的转型升级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贸易开放促进了产业结构在质量维度下转型升级的收敛,但加剧了数量和合理化维度下转型升级的发散;贸易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主要对产业结构在数量维度下转型升级的收敛具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收敛速度在东部地区的质量和合理化维度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数量维度下更快,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维度下的收敛速度均有明显加快;贸易开放的收敛效应主要在东部地区的质量维度和金融危机之前的质量维度下更为显著,贸易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收敛则主要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质量维度下更为显著。因而,应加快全局性战略举措的制定,增强地区间的空间联动性,充分发挥贸易开放的扩散效应,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