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8)
- 2023(15716)
- 2022(13422)
- 2021(12361)
- 2020(10460)
- 2019(23719)
- 2018(23594)
- 2017(45888)
- 2016(24769)
- 2015(27782)
- 2014(27572)
- 2013(27592)
- 2012(25149)
- 2011(22575)
- 2010(22609)
- 2009(21307)
- 2008(21186)
- 2007(18797)
- 2006(16804)
- 2005(15350)
- 学科
- 济(101802)
- 经济(101645)
- 业(97041)
- 管理(89739)
- 企(86796)
- 企业(86796)
- 方法(45012)
- 数学(35265)
- 数学方法(34896)
- 财(34001)
- 业经(32149)
- 农(32050)
- 中国(25339)
- 制(24830)
- 务(24072)
- 财务(24002)
- 财务管理(23971)
- 企业财务(22740)
- 农业(22360)
- 技术(20396)
- 理论(19557)
- 和(19060)
- 学(18711)
- 地方(18304)
- 划(17779)
- 贸(17777)
- 贸易(17767)
- 体(17638)
- 易(17249)
- 策(16612)
- 机构
- 学院(357769)
- 大学(357242)
- 管理(147578)
- 济(144906)
- 经济(141717)
- 理学(126901)
- 理学院(125600)
- 管理学(123854)
- 管理学院(123186)
- 研究(114056)
- 中国(88648)
- 京(76306)
- 财(70471)
- 科学(68235)
- 农(57325)
- 所(56513)
- 财经(55418)
- 江(53931)
- 中心(51891)
- 业大(51628)
- 研究所(50681)
- 经(50270)
- 北京(48123)
- 农业(44682)
- 范(44375)
- 师范(44033)
- 州(43200)
- 经济学(42475)
- 院(41152)
- 财经大学(40934)
- 基金
- 项目(236225)
- 科学(187001)
- 研究(176787)
- 基金(172234)
- 家(148006)
- 国家(146693)
- 科学基金(127927)
- 社会(112150)
- 社会科(106210)
- 社会科学(106182)
- 省(92058)
- 基金项目(91549)
- 自然(82232)
- 自然科(80311)
- 自然科学(80295)
- 教育(79414)
- 自然科学基金(78896)
- 划(76042)
- 编号(72873)
- 资助(70056)
- 成果(59188)
- 部(52133)
- 重点(51657)
- 创(51170)
- 发(49540)
- 课题(48689)
- 制(47203)
- 创新(47073)
- 项目编号(45751)
- 国家社会(45728)
- 期刊
- 济(166796)
- 经济(166796)
- 研究(108484)
- 中国(68964)
- 管理(58616)
- 财(57279)
- 农(53581)
- 学报(51412)
- 科学(48570)
- 大学(40125)
- 学学(37457)
- 农业(37103)
- 教育(37091)
- 技术(31890)
- 融(31838)
- 金融(31838)
- 业经(28786)
- 财经(27556)
- 经济研究(25124)
- 经(23569)
- 问题(21227)
- 业(20968)
- 图书(20935)
- 技术经济(19084)
- 理论(17922)
- 现代(17865)
- 科技(17169)
- 财会(16653)
- 商业(16156)
- 实践(16097)
共检索到535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风华 李江帆
本文按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的框架,从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宏观、产业和企业3个层面产生的互动及互动机制两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梳理出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阐明了相关研究的启示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本强 杨学春
述评区域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梳理国内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据此指出对此问题的后续研究对象尚需"微观"、研究内容更要深化、政策研究亟待加强、研究方法有待改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问题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借鉴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均 施建军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成为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认识理论界一直争议不休。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业的比较成本难以下降,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难以提高;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令夷 邢宁宁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互动程度较弱;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影响力系数较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孔德洋 徐希燕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外包 战略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莹莹 席艳乐
基于我国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内生性;通过测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且构建两者的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的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更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介绍了目前理论界流行的四种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观点,即“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然后,从分工和竞争力两个视角综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从产业层面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分工,提高经济效率。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制造企业使用生产性服务有利于其提高竞争力。最后,文章对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文献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互动 综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振华 邹方斌
本文讨论了合理的实证经济学方法的假设、程序与步骤,及其在解释与认识经济社会现象、提供知识方面的重大意义。在肯定实证经济学方法的适用性的同时,本文强调,经济学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由于经济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客观的物,实证经济方法有其局限性,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加反思地引入经济学会造成实证经济学方法的滥用。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行为科学 预测科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涌 贺国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业服务化因其较传统制造业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新兴领域,因此针对制造业服务化这一先进的制造模式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起源与内涵发展、服务战略分类、路径选择、发展模式、产品服务系统、挑战等的论述,介绍了目前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领域、内容和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展望 综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简兆权 刘晓彦 李雷
制造业服务化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收益、竞争优势和客户满意,但面临很多管理挑战和"服务化悖论",组织设计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和保障机制,国际学术界对该问题越来越关注,我国企业界也在积极探索,但还未引起我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在明确制造业服务化组织设计概念的基础上,从权变理论、服务主导逻辑和组织行为理论视角梳理了其理论基础,发现已有研究缺少对当前互联网环境和多主体价值共创实践的关注;总结了学术界对服务组织分离还是整合的争论,将组织结构归纳为四种类型并指出其演进趋势;强调企业文化要加强服务导向,并创建产品和服务文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简兆权 刘晓彦 李雷
制造业服务化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收益、竞争优势和客户满意,但面临很多管理挑战和"服务化悖论",组织设计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和保障机制,国际学术界对该问题越来越关注,我国企业界也在积极探索,但还未引起我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在明确制造业服务化组织设计概念的基础上,从权变理论、服务主导逻辑和组织行为理论视角梳理了其理论基础,发现已有研究缺少对当前互联网环境和多主体价值共创实践的关注;总结了学术界对服务组织分离还是整合的争论,将组织结构归纳为四种类型并指出其演进趋势;强调企业文化要加强服务导向,并创建产品和服务文化不稳定共生关系。最后,本文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组织设计的研究框架,提出未来应加强多主体导向组织设计和平台型组织结构的研究,行业特性、组织规模对其影响研究等,为国内学者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我国企业界开展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翰夫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对过往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互动机制、区位研究以及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梳理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綦良群 蔡渊渊 王成东
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效率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大产业互动作用展开研究,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影响因素,建立互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DEA作为互动效率的评价方法,并构建相应评价模型;以我国30省市及细分行业截面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揭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效率现状、特征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两大产业关联、改善产业资源投入结构、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产业管理水平和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淑嫱
在国家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背景下,本研究利用福建省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结合融合均衡度、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和影响力系数等指标,分析福建省制造业整体与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融合与互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处于非均衡融合形态,两大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以制造业为主,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渗透;生产性服务业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且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主要是传统服务业部门。在此基础上,提出鼓励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引导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发展,以及提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 福建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从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并逐渐将服务业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系,与制造业成为融合发展态势。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文献研究的不足,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构建了两者影响因素的相关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中国相互影响 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