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4)
2023(6432)
2022(5396)
2021(4821)
2020(3969)
2019(8691)
2018(8269)
2017(15674)
2016(8530)
2015(9199)
2014(8836)
2013(8687)
2012(7817)
2011(7102)
2010(6913)
2009(6129)
2008(5913)
2007(4997)
2006(4356)
2005(3639)
作者
(27617)
(23569)
(23264)
(21787)
(14680)
(11408)
(10208)
(9144)
(8704)
(7978)
(7937)
(7634)
(7517)
(7336)
(7205)
(7183)
(7160)
(6941)
(6640)
(6584)
(6013)
(5675)
(5454)
(5380)
(5253)
(5219)
(5024)
(5023)
(4700)
(4662)
学科
(34105)
经济(34075)
(25607)
管理(25597)
(19212)
企业(19212)
方法(17007)
数学(15400)
数学方法(15264)
(10361)
(8816)
中国(8196)
(8192)
(7954)
贸易(7951)
(7775)
业经(7683)
农业(7319)
环境(6355)
技术(6251)
(5714)
(5404)
地方(5400)
财务(5394)
财务管理(5389)
企业财务(5114)
(5103)
(5069)
银行(5035)
产业(4756)
机构
大学(125521)
学院(124594)
(51773)
经济(50939)
管理(48341)
研究(44020)
理学(43069)
理学院(42586)
管理学(41778)
管理学院(41593)
中国(32097)
(31583)
科学(30347)
(26254)
业大(26135)
农业(25680)
(23235)
研究所(21873)
(20677)
中心(19996)
农业大学(17572)
财经(17476)
(17114)
(16154)
经济学(16037)
北京(15747)
(15598)
经济学院(14734)
科学院(14604)
经济管理(14358)
基金
项目(94728)
科学(74276)
基金(71297)
(66520)
国家(66009)
研究(59735)
科学基金(55340)
社会(40217)
自然(38816)
社会科(38337)
社会科学(38328)
基金项目(38286)
自然科(37963)
自然科学(37947)
自然科学基金(37318)
(36314)
(31901)
资助(28311)
教育(26716)
重点(21907)
编号(20806)
计划(20526)
(20371)
(20184)
(20122)
科研(19055)
创新(18989)
(18198)
科技(18140)
国家社会(17763)
期刊
(48481)
经济(48481)
研究(30143)
学报(28790)
(26959)
科学(24065)
中国(20990)
大学(20588)
学学(19988)
农业(18597)
管理(16320)
(15054)
(10597)
技术(9616)
经济研究(9149)
业大(8831)
(8589)
金融(8589)
业经(8365)
财经(8330)
(7573)
农业大学(7569)
(7174)
科技(7133)
问题(6708)
技术经济(6595)
资源(6500)
教育(6176)
商业(6066)
(5579)
共检索到167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影  李玉义  雷秋良  杜新忠  武淑霞  王永庆  刘宏斌  
[目的]研究长时间尺度下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梯田系统物质流动模式的影响,可为保护哈尼梯田、合理开发利用哈尼地区生态资源、实现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类活动净氮/磷输入模型(NANI/NAPI)对元阳县1985—1986年、2009—2020年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NANI和NAPI及其相关构成进行核算。[结果]元阳县NANI、NAPI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NI和NAPI在1985年分别为2914 kg·(km~(2)·a)~(-1)和249 kg·(km~(2)·a)~(-1),到2016年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860 kg·(km~(2)·a)~(-1)和685 kg·(km~(2)·a)~(-1),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到2020年分别降至6018 kg·(km~(2)·a)~(-1)和321 kg·(km~(2)·a)~(-1)。NANI的4个组成中,食品/饲料净氮输入占20%~45%、沉降氮输入占12%~40%、作物固氮输入占6%~12%、肥料氮输入占5%~52%;NAPI的3个组成中,食品/饲料净磷输入3%~50%、肥料氮输入占32%~57%、非食品磷输入占19%~41%。元阳县NANI/NAPI比值存在明显阶段性变化,1985年和1986年NANI/NAPI比值分别为11.7和11.0,至2018—2020年基本稳定在18.5~18.8左右。从NANI、NAPI与其组成的相关关系看,NANI与食品/饲料氮输入的R~(2)为0.81(P<0.01),与化肥氮输入的R~(2)为0.81(P<0.01);NAPI与食品/饲料磷输入的R~(2)为0.90(P<0.01),与化肥磷输入的R~(2)为0.59(P<0.01)。[结论]元阳县NAPI与NANI变化趋势呈现高度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阶段性变化,与当地生产方式的转变相契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敏  
~~
关键词: 元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恩  代虎林  刘艳红  田学军  张德刚  施娴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悦柔   保继刚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发展增加本地就业机会已成为共识。乡村旅游就业多为非正规、非标准形式,但这一现象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文章以处在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基于非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借助文化理性理论,探讨乡村旅游正规部门中非正规就业的外在表象与内在逻辑。研究发现:(1)这一现象的突出特征是雇佣双方共同塑造的灵活性。在旅游雇主的许可下,本地农村雇工受时空规律调控,在旅游场域与务农、务工、家庭、社会场域之间进行灵活转换。(2)灵活性的内在逻辑是文化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交织。文化理性体现为雇佣双方受地方文化影响所形成的各种观念,灵活就业是文化的理性表达。研究结果对理解旅游情境下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解释乡村旅游就业的演化提供了理论参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时少华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隶属网络分析方法,在确定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两个旅游村落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参与事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访谈法、媒体报道和文献资料等方式收集网络数据,建立隶属参与关系网络,通过紧密度、互惠性、核心边缘、传递性、中间人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钰桔   毛志睿   陈笑葵   易纯  
文章基于社会生态韧性的演化思维,建立了以“应对长期、隐性、缓慢冲击的韧性”和“韧性为增进本地居民利益”为考量的乡村聚落韧性测度指标体系。以多依树聚落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量表打分和模糊评价法、自然断点法,测度其韧性发展现状,据此探索同一行政村内不同韧性水平聚落的韧性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多依树聚落韧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在各维度韧性评价序列中,社会韧性水平最高,其后依次为空间韧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和文化韧性。(2)遗产地村域内聚落之间在各个维度的韧性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获得较好政策扶持和积极发展遗产旅游业的社区,其聚落韧性水平相对较高。(3)人口老龄化、乡村建设用地破碎、保护规划实施不利、旅游开发单一、自然灾害频发、传统文化传承人减少是多依树聚落不同维度韧性能力的短板。(4)依据遗产地乡村聚落韧性水平将其分为巩固稳健类、提高适应类和学习转型类等3种类型,对应韧性优化策略为:巩固稳健类乡村聚落应巩固应对干扰的抵御能力,加强乡村自身基底的自稳健性,关键是要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构建社会网络结构,加强聚落间经济的互补;提高适应类乡村聚落要增强对于扰动的更新适应能力,完善干扰预警应对机制,运用现代方式演绎历史文化,提升聚落社区的自组织性,创新文化活态传承,此外,要严格乡村聚落建设用地的管控;学习转型类乡村聚落应注重村落改革发展引擎的提质改进,注意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和社区保障机制的建设与健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双珍  
哈尼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文化。近年来,哈尼梯田旅游在哈尼族分布地区悄然兴起。为了探索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云南元阳观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哈尼梯田旅游发展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重视哈尼梯田旅游发展而轻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象,提出了如何实现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并重的思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丽丽  张瑾  冯铁宏  
哈尼梯田气势磅礴,梯田和民族特色的村寨、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沟渠等,一起构成了"上森林、中村寨、下梯田、水系贯流其中"的生态机制和稻作文化。这种机制和文化已经绵延存续了1300多年,至今仍然在发挥效用。2010年春,云南出现旱情的时候,哈尼梯田仍然稳产丰产,充分显示了这种机制的生命力。由于哈尼梯田存续时间长、生态构造独特、机制合理有效,已经受到世界教科文组织的特别关注,并进入了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哈尼梯田怎样才能长久地、持续地存活与发展。本文阐述了哈尼梯田存续发展的渊源及指导思想,侧重研究了梯田、村寨、森林、水系等"四位一体"存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与管理机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梅  角媛梅  华红莲  任敬  张贵玲  闫晓景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受多个因素影响,旅游区内不同旅游开发程度的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本文以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遗产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村寨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遗产区的82个村寨中,按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程度可分为旅游村、遗保村和非旅遗村等3类,19个村寨的286份问卷结果显示,居民总体上在旅游开发中参与程度较低且参与不均衡;(2)从居民对景区旅游资源及其管理态度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的感知值都高于中值,且非旅遗村各项感知均高于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时少华  孙业红  
遗产地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纠纷问题一直困扰着决策者,成为阻碍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利益集团进行了网络凝聚性、关联性、互惠性、传递性、等级性和代理性指标分析,并提出5条建议:一是提升哈尼梯田利益关系由弱利益关系转变为强利益关系,改变利益集团间存在着的核心边缘利益关系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强各利益集团内部及之间的关联性;三要充分利用哈尼梯田利益网络高互惠性、高传递性特征,加强以企业和政府机构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勋  闵庆文  徐明  李先德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农村衰落已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2015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引起了众多学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但相关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一个以遗产保护为前提的特殊农村地区,如何推动一二三产业(下称"三产")融合发展,如何量化"三产"融合度,研究尚待深入。基于对农业文化遗产特点、资源特征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并构建了由产业融合度与劳动力融合度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方法体系及具体核算方法。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十大片区所在的8个乡镇为对象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度分项指数间越均衡则产业融合度越高;各乡镇分项指数和产业融合度的数值皆很小,有巨大的"三产"融合发展空间;新街镇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融合度领先,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的产业融合与劳动力融合有较高的正相关性(r=0.67),显著水平在10%以下(P=0.069<0.1)。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在本地就业,对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勋  刘某承  闵庆文  袁正  李静  樊淼  
高效农业技术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粮食产量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传统农业文化逐渐消失等负面效应。哈尼梯田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具有生态价值、农业生产价值和景观价值等多重价值,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意义重大。通过有机生产提高稻谷价格的方式,推动农民继续种植水稻,可以达到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的目的。然而,从非有机到有机生产有一个转换期,这期间稻谷无法以有机产品的价格出售,所以,政府须给予一定的价格补偿才可保证农民利益和生产的持续性。论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获取哈尼梯田地区农户有机转换期种植投入产出状况和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状况,以及现代规模生产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武兰芳  欧阳竹  谢小立  
山东禹城和湖南桃源是位于我国不同地区均以种养生产为主的两个县(市),根据养分平衡原理对这两个县级区域尺度的农田系统氮、磷收支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单位面积耕地上氮磷的输入量与输出量均表现为不断增加,但是,因为输入增长高于输出增长,导致农田系统产生较多氮磷养分盈余,两个地区存在明显差异。禹城农田系统氮磷盈余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氮盈余量从133.8 kgN.hm-2增加到目前的450 kgN.hm-2以上,磷盈余量从6.2 kgP2O5.hm-2增加到目前的148.9 kgP2O5.hm-2;在其11个乡镇中有10个表现为氮盈余、9个表现为磷盈余,其中氮盈余量最多的高达84...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角媛梅,张家元  
本文通过深入哈尼族地区调查 ,接合历史资料 ,分析了红河南岸哈尼梯田形成的文化背景和自然背景 ,认为哈尼梯田的形成是必然的 ,是哈尼族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人地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态系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业红  周洪建  魏云洁  
文章以云南元阳县两类社区(3个)深度访谈与半结构性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旅游社区灾害风险认知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在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核心旅游吸引物的前提下,可视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歌舞与传统服饰)、收入与就业机会增加、外来投资增长和传统文化保护是区分旅游社区与非旅游社区的主要指标。(2)与非旅游社区相比,旅游社区灾害风险总体认知水平相对更高,对灾害(风险)也更为敏感,其遭受灾害的损失可能更大,旅游社区居民更愿意主动适应灾害(风险)。(3)"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