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2)
- 2023(6671)
- 2022(5951)
- 2021(5564)
- 2020(4943)
- 2019(11647)
- 2018(11486)
- 2017(22607)
- 2016(12680)
- 2015(14432)
- 2014(14800)
- 2013(14839)
- 2012(14048)
- 2011(12824)
- 2010(13045)
- 2009(12068)
- 2008(12205)
- 2007(11167)
- 2006(9524)
- 2005(8422)
- 学科
- 济(54121)
- 经济(54068)
- 业(33089)
- 管理(31859)
- 方法(27493)
- 数学(24745)
- 数学方法(24527)
- 企(24393)
- 企业(24393)
- 农(16608)
- 财(12740)
- 中国(12739)
- 学(11637)
- 农业(11145)
- 贸(10599)
- 贸易(10599)
- 业经(10591)
- 易(10282)
- 地方(10271)
- 制(9381)
- 和(8036)
- 银(7844)
- 银行(7804)
- 融(7788)
- 金融(7786)
- 环境(7771)
- 理论(7617)
- 务(7553)
- 财务(7537)
- 财务管理(7513)
- 机构
- 大学(190572)
- 学院(188549)
- 济(78545)
- 经济(76864)
- 管理(70470)
- 研究(65437)
- 理学(60871)
- 理学院(60109)
- 管理学(59052)
- 管理学院(58694)
- 中国(48176)
- 科学(41640)
- 京(40179)
- 农(39237)
- 所(34749)
- 财(34410)
- 业大(31968)
- 研究所(31855)
- 农业(31449)
- 中心(30223)
- 江(28690)
- 财经(27718)
- 范(25649)
- 师范(25384)
- 经(25061)
- 北京(24933)
- 经济学(24684)
- 经济学院(22528)
- 院(22489)
- 州(22378)
- 基金
- 项目(125017)
- 科学(96939)
- 基金(89753)
- 研究(89253)
- 家(79321)
- 国家(78658)
- 科学基金(65541)
- 社会(55750)
- 社会科(52768)
- 社会科学(52745)
- 省(49059)
- 基金项目(47816)
- 自然(42461)
- 教育(41964)
- 划(41939)
- 自然科(41445)
- 自然科学(41430)
- 自然科学基金(40744)
- 资助(36927)
- 编号(36727)
- 成果(30571)
- 重点(28545)
- 部(28435)
- 发(27439)
- 创(25750)
- 课题(25186)
- 科研(24319)
- 创新(24138)
- 教育部(23910)
- 计划(23715)
共检索到271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圣伟
生产的实施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展开的。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生产方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生产方式的变迁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因素对生产方式变迁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试图通过分析找到适合我国目前发展需要的生产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河
农业生产方式是人类取得生存资料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提高了一定土地面积上人口的承载量。本文首先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供给者,指出科研成果虽多、有效供给不足,然后分析农业科技需求者,指出需求强烈、有效需求不足,最后分区域提出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科技的支持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丽 郝庆升
文章采用AHP(分层法)模型构建农户向有机农户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农户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权重评估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农户对农业种植的认知程度、农户自身的环保意识、农户的抗风险意识以及农户对经济效益的预期等指标是影响农户是否采取有机生产方式的关键指标。
关键词:
农户 有机农业 AHP 评估指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朝杰
本文通过反思中苏在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为实现农业社会化大生产进行的实践努力,结合马克思对分工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的论述,认为城乡一体化在解决"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者相矛盾的结果,是分工不断发展过程中人的差异造成的。因此,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促使落后生产者不断学习,利用就业机制保证先进生产力应用于社会实践,不断缩小落后生产者与先进生产者的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分工 生产力 三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俞晓军
本文在概述了日本淘汰传送带式流水生产线 ,推广细胞生产方式 ,实施生产方式转型实态的基础之上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对传送带式流水生产线在日本被淘汰的机理和细胞生产方式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证。日本的经验表明 ,在社会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迈进的过渡时期 ,对企业来说冲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实现“观念的更新” ,有时候比大规模的投资 ,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装备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蕴诗 吴瑶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丰田公司始终保持着高绩效和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它运用独特的丰田生产方式作为其战略性武器,对市场的需求迅速做出反映。文章结合丰田生产方式的特点,分别从基于时间因素的新产品开发、制造、筹供、配送与销售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来源入手,探讨了丰田生产方式是如何获取基于时间因素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分析了丰田生产方式背后的逻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洪涛
交易费用与制度变迁都涉及到经济生活中的具体操作方面,比如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问题。中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仅必须考虑到资源优化配置、改革成本和经济运行效率,而且更应以此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尺。这些又与特定的制度安排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只有认真研究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的相关问题,才能保证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交易费用 科斯定理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钟棣 王佑常
西方股市分析理论的变迁及其启示朱钟棣,王佑常股市波动的背后总是有一些因素在起作用。寻找这些因素并探索这些因素与股市波动的关系,便成了股市分析的焦点。迄今为至,股市分析理论的主流至少经历了三次变迁:道理论与走势分析理论时代,随机行走理论时代和最新的主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王爱民 闫小培
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推动着城市空间的生产,但其决定因素还在于社会行动者的构成、职能和运作方式的选择。社会行动者通过资源交换和相互依赖而构建了增长网络,并以之为核心推动着城市空间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建国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进程中城市空间生产的特点、运作机制和生产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变革和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变迁,而增长网络中的社会行动者的构成、职能及其相对地位等也随之发生改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石伟平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的特征,探讨了各阶段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内容与特征,并呈现了生产方式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影响。手工业阶段生产方式的特征有:1.生产规模较小;2.围绕核心手工技术而存在;3.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生产逐渐分化,分工特征明显。因此,为了寻求有效的技术传承方式,实现技术的传递与扩散,学徒制成为此阶段最为普遍的方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江 陈文佳
基于1978—2009年中国各地区(省、市、区)水稻生产面板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轨迹,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水稻生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由南向北变动轨迹十分明显,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化与农业劳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水稻单产和耕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非农就业机会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冰冰 马元驹 戴德明
回顾自1494年帕乔利的《簿记论》发表至今的利润确定变迁历程,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与评述,发现利润确定的变迁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一是以会计账簿记录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494~1939年);二是以收入费用配比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940~1979年);三是以资产计价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980年至今)。利润确定复杂化的历史原因在于,利润确定过程中资产计价逐渐取代了收入费用配比的主导地位;应当坚持收入费用配比的主导地位,兼顾资产计价,而非相反。
关键词:
利润确定 簿记论 收入费用配比 资产计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晶晶 史清华
本文基于1995~2016年的全国微观农户数据,从要素投入视角来考察农户生产方式的变化情况,测算并比较了土地、劳动力、化肥、农药、地膜、种苗、机械等各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及产出增长贡献。研究发现,在时间序列上中国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历了由主要依靠劳动力等传统农资演变为主要依赖化肥等化学农资的替代和转变过程。但目前,各类化学农资对产出的增长动力已开始减弱。即使不考虑其负外部性导致的环境成本,单纯在经济意义上,当前主要化学农资的施用成本也已超过其可带来的产出收益。因此,新的生产方式转变节点已出现。在保障产出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要素间配置的综合调整来实现。具体地,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依赖良种和机械化投入为主,将是未来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可能的路径和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盛林
分析我国县域制度变迁的历程及路径依赖发现,我国县域经济制度变迁总体上呈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交互演进的特点,但与之相应的金融制度变迁却表现出不一样的路径选择,其背后有国家经济转型的深层次背景,具有合理的一面。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金融 制度变迁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