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2)
2023(14587)
2022(12247)
2021(11038)
2020(9137)
2019(20999)
2018(20339)
2017(38482)
2016(21053)
2015(23517)
2014(23101)
2013(22842)
2012(21949)
2011(19774)
2010(20315)
2009(18958)
2008(18088)
2007(16228)
2006(14647)
2005(13504)
作者
(60587)
(50385)
(50163)
(47651)
(32482)
(24398)
(22902)
(19554)
(19378)
(18220)
(17485)
(17323)
(16011)
(15994)
(15798)
(15792)
(14854)
(14826)
(14809)
(14744)
(12852)
(12271)
(12255)
(11631)
(11477)
(11351)
(11148)
(11111)
(10296)
(10011)
学科
(97400)
经济(97311)
(58848)
管理(57840)
(44493)
企业(44493)
方法(40411)
数学(36362)
数学方法(36049)
中国(33214)
地方(29149)
(28271)
金融(28269)
(28197)
(26419)
银行(26387)
(25565)
(24132)
业经(21599)
(19941)
农业(19910)
(17072)
贸易(17054)
(16624)
(16443)
(15107)
财务(15069)
财务管理(15037)
环境(14769)
企业财务(14501)
机构
学院(295100)
大学(293940)
(126892)
经济(124308)
管理(110284)
研究(104593)
理学(93784)
理学院(92679)
管理学(91115)
管理学院(90582)
中国(86385)
(64052)
科学(62024)
(59463)
(52873)
(52799)
中心(50808)
(50525)
研究所(47461)
财经(46516)
业大(43404)
(42240)
农业(41162)
经济学(40210)
北京(40086)
(39887)
师范(39444)
(38179)
(37579)
经济学院(36428)
基金
项目(194205)
科学(153683)
研究(143065)
基金(140638)
(121967)
国家(120891)
科学基金(104216)
社会(92938)
社会科(88454)
社会科学(88430)
(76824)
基金项目(74026)
教育(65445)
自然(65078)
(63921)
自然科(63638)
自然科学(63628)
自然科学基金(62540)
资助(58232)
编号(57605)
(46895)
成果(46746)
重点(44134)
(43273)
课题(40580)
(40379)
国家社会(39002)
发展(38060)
创新(37864)
(37498)
期刊
(144143)
经济(144143)
研究(92128)
中国(67740)
(48547)
学报(45214)
(44867)
(44713)
金融(44713)
科学(41515)
管理(40762)
大学(34951)
教育(33950)
学学(32799)
农业(32782)
技术(25859)
财经(23839)
业经(23753)
经济研究(23214)
(20520)
问题(18922)
(17915)
技术经济(15103)
(14992)
统计(14720)
图书(14288)
理论(14204)
世界(14089)
资源(14013)
商业(13433)
共检索到469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平  
金融发展对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在市场环境下,金融质量提升与数量扩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应该是一个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相统一的过程(Levine,2004),因此,由于金融质量含义比较含糊、数据获取困难等方面的原因,西方的经验研究即使仅以金融数量指标代理金融发展,这既不难理解,也不失其合理性。然而,中国金融发展的数量面和质量面却存在明显的背离现象—有数量没质量的"金融发展"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平  
本文以浙江为例并在其县(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县域金融质量改善是否比数量扩张更具生产率提升效应的问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金融质量的提升,无论在浙江全省县域还是内部各分区层面上,均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数量扩张,只在部分内陆县域层面上对生产效率提升产生了相对弱得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意味着,推进县域金融发展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将有利于我国县域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耀军  黄林东  
基于Wurgler模型利用浙江省8个地级市工业分行业数据识别了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资本配置效率效应,发现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资本配置效率效应取决于行业发展状态。对发展状态较好的行业而言,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有助于这些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政策含义是,继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对于促进资本向优势产业流动,缓解高效率项目所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哲远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市所构建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城市碳生产率的提升,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提升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2)从区位角度来看,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规制压力较强的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互联网发展程度较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城市。(3)绿色金融政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环保意愿,进而对城市碳生产率发挥正向影响。因此,广泛实施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政策,并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有助于城市低碳转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徐璋勇  
随着金融部门对经济影响的日益增大随着金融部门对经济影响的日益增大,厘清金融发展与绿色TFP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发挥金融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新的推动作用,成为"一带一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一带一路"的跨国面板数据,用金融规模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深化衡量金融发展;将创新分为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探讨金融发展对绿色TFP的作用机制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绿色TFP负相关负相关,创新异质性的渠道效应显著,基础创新能够缓解金融规模对绿色发展的负作用创新能够缓解金融规模对绿色发展的负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杰  陶建平  
本文使用我国2006~2009年1701个县(市)的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关系;非农产业比重高的县(市),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个结论部分验证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以及扩展的库兹涅茨产业结构假说。为推动我国县域农村金融发展,应专门研究具体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落实和完善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政策等,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是研究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界限检验法、基于ARDL法的协整系数估计、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技术,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等变量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自由度三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自由度皆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而从短期来看,只有经济自由度才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基于1997-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分全国层面、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三个样本对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及其中间渠道重新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这意味着,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从而推动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名杰  鲁钊阳  邱询旻  
实践表明,地方政府作用的发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地方政府的作用已成为广泛共识。文章在剖析地方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绍兴市为例,通过回顾绍兴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从绍兴市政府本身、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运行机制及市场配套服务机制等视角探究绍兴市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及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进   杨琦   吴海明  
中国农业发展既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的短板,也面临金融支持不充分的约束。在这一背景下,促进科技和金融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结合,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考察科技金融赋能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地区,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实施显著推动了试点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且在政策实施后的较长时期内,这一效应持续存在并不断放大。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实施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在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金融深化程度较低和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试点地区表现得更强,且受政策实施强度和地理区位的影响,对中心城市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锦上添花”效应小于对非中心城市的“雪中送炭”效应。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实施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农村现代产业发展等渠道,对“三农”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构筑起政策多点生效、持续发力的长效机制,最终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林  刘华军  王家传  
本文利用2004~2012年山东省县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被政府干预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削弱,说明县级地方政府更偏好掠夺型政策。此外,地理上接近、政府干预水平及财政实力相当的县域间金融竞争更为激烈,同属一个地级市的县域间呈现出合作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提高地方金融政策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构建良性地区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鹏飞  郑江淮  
一、引言 在过去的20年间,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内部结构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国外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古典经济学家开始引入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大量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金融中介体或金融市场的形成及演进对减轻市场摩擦、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些理论研究并没有就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相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司光月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多干预弱化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理论上,司法独立性的提升有助于制衡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提高政府保护契约自由和财产权利承诺的可信度,进而促进金融发展。本文以2008年法官异地交流作为刻画地方司法独立提升的一次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地方司法部门独立性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金融发展。同时,司法独立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显著地促进了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这给实现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司光月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多干预弱化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理论上,司法独立性的提升有助于制衡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提高政府保护契约自由和财产权利承诺的可信度,进而促进金融发展。本文以2008年法官异地交流作为刻画地方司法独立提升的一次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地方司法部门独立性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金融发展。同时,司法独立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显著地促进了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这给实现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本文运用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这一新的理论框架来理解中国的金融发展。我们利用中国1978年以来的数据,通过计量研究发现,产权改革、法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的自由化,将有利于增加私人信贷,但对整体信贷量以及金融深化并无显著的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私人信贷水平,而且对于整体信贷量的提高以及金融深化都有显著的作用。本文的结论是:构建合理的制度体系是中国金融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