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9)
- 2023(18485)
- 2022(15584)
- 2021(14541)
- 2020(12278)
- 2019(28076)
- 2018(27571)
- 2017(52726)
- 2016(28491)
- 2015(32164)
- 2014(31898)
- 2013(31753)
- 2012(29159)
- 2011(26335)
- 2010(26243)
- 2009(24522)
- 2008(24493)
- 2007(21698)
- 2006(19340)
- 2005(17736)
- 学科
- 济(122849)
- 经济(122678)
- 业(104719)
- 管理(99019)
- 企(93332)
- 企业(93332)
- 方法(54539)
- 数学(44338)
- 数学方法(43924)
- 财(38811)
- 农(36041)
- 业经(35236)
- 中国(33225)
- 制(27364)
- 务(25773)
- 财务(25697)
- 财务管理(25658)
- 贸(24769)
- 贸易(24755)
- 农业(24715)
- 企业财务(24339)
- 技术(24208)
- 易(24173)
- 学(22043)
- 和(21187)
- 理论(21029)
- 地方(20652)
- 划(20012)
- 体(20008)
- 策(19175)
- 机构
- 学院(415728)
- 大学(415633)
- 济(176810)
- 经济(173351)
- 管理(167483)
- 理学(144144)
- 理学院(142617)
- 管理学(140586)
- 管理学院(139812)
- 研究(139116)
- 中国(108396)
- 京(89026)
- 财(83563)
- 科学(82376)
- 所(69397)
- 农(66876)
- 财经(66117)
- 研究所(62604)
- 中心(62204)
- 江(61423)
- 经(60263)
- 业大(59395)
- 北京(56571)
- 经济学(53840)
- 农业(52294)
- 范(51148)
- 师范(50688)
- 院(50060)
- 财经大学(49077)
- 经济学院(48614)
- 基金
- 项目(275409)
- 科学(218825)
- 研究(203876)
- 基金(202932)
- 家(175908)
- 国家(174442)
- 科学基金(151235)
- 社会(131682)
- 社会科(124944)
- 社会科学(124914)
- 基金项目(106814)
- 省(105013)
- 自然(96604)
- 自然科(94398)
- 自然科学(94378)
- 自然科学基金(92771)
- 教育(92368)
- 划(87818)
- 资助(83242)
- 编号(81550)
- 成果(65869)
- 部(62128)
- 重点(61225)
- 创(59048)
- 发(58176)
- 课题(55730)
- 国家社会(55216)
- 创新(54622)
- 制(53953)
- 教育部(53783)
- 期刊
- 济(197823)
- 经济(197823)
- 研究(127442)
- 中国(81932)
- 财(67114)
- 管理(66436)
- 农(62195)
- 学报(61263)
- 科学(58966)
- 大学(47583)
- 学学(44850)
- 农业(43267)
- 教育(42146)
- 技术(38309)
- 融(37332)
- 金融(37332)
- 财经(33583)
- 业经(32072)
- 经济研究(31622)
- 经(28872)
- 问题(25711)
- 业(25107)
- 技术经济(23167)
- 贸(22042)
- 世界(20095)
- 现代(19937)
- 科技(19855)
- 理论(19422)
- 国际(18781)
- 图书(18442)
共检索到625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葛振宇
在外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提高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存活率,延长出口持续时间,保障出口贸易持续平稳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基于生产技术关联的视角,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揭示生产技术关联对出口企业市场存续的影响机制,使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生产技术关联对出口企业生存的作用效应,并进行了异质性扩展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技术关联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存活率,但对不同生产技术关联密度分布、所有制以及贸易方式的出口企业存在异质性影响;此外,生产技术关联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组合以降低市场退出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出口企业的竞争效应在空间衰减上不显著,但是在省级空间尺度上,其行业衰减显著。
关键词:
邻近效应 出口 溢出 集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
关键词:
邻近效应 出口 溢出 集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谢建国 孙一菡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如何影响其污染排放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双层因素。本文在厘清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污染减排效应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对其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显著降低了其污染排放强度,进一步的检验证明本文结论是可靠的。本文研究表明,部分已有研究可能妖魔化了出口企业污染排放的损害,当企业仅仅在国内市场销售,其污染排放可能更为严重。企业出口与环境污染治理并非完全矛盾,不应一味强调企业出口将会导致环境污染,兼顾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污染排放的控制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和环境污染治理双赢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
企业出口 污染排放强度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定根 杨晶晶
文章首次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从自身出口经验中学习以决定后续出口时机。构建一个出口学习模型,并使用2000~2007年合并后的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数据检验模型命题,发现企业在积累出口经验以降低固定成本和获取潜在出口收入之间权衡,以决定出口的时机和顺序。生产率高的企业不仅从成立到首次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且后续进入不同国际市场的时间间隔也更短。生产率高的企业先进入需求规模更大的国际市场以获取高的潜在收入,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则选择先进入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国际市场以积累经验。中国到出口目的地的运输成本越高,则该目的地在企业的出口次序中排名越靠后。
关键词:
出口经验 出口时机 市场规模 运输成本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汤二子 王瑞东 王纪敖 于长宏
运用2005—2008年中国14个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违背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并且存在"生产率悖论";出口中学效应也不显著。虽然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正相关,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出口规模的变量后,生产率与出口规模则呈现负相关;在控制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变量后,出口规模与生产率同样也会呈现负相关。中国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其加工贸易等现实条件与经典理论假设的背离;而中国企业出口中学效应不明显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光远 曾寅初
基于1998年至2007年中国木制品企业层面数据,本文利用多种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从差异比较和效应验证两个方面对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出口自选择效应,所以不同估计方法的结果都显示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普遍高于非出口企业,在木制品业中不存在所谓的"生产率悖论";木制品业中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快于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存在的"惰性"和"惯性",而内销企业存在的"竞争效应""老鹰效应"和"干中学"效应,可能是导致了这种生产率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明 张盼盼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3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其作用渠道包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相对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中等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数字金融发挥外溢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技术升级 制造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学良 吴万宗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将企业出口、员工培训与生产率联系起来,并引出出口和员工培训决策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和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模型。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决策和员工培训决策均存在"自选择效应",并且具有较强的决策惯性;出口经验会刺激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但是培训经历对当期出口决策没有作用;当期的出口决策与员工培训决策具有显著的互补性;无法捕捉到纯粹的"出口中学习效应",单纯进行员工培训也不会提高企业效率;但是,同时进行出口和员工培训则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率,换言之,员工培训能够帮助企业转化出口经验,提高生产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员工培训 出口 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李向毅 侯耀辉
针对当前中国各地区企业出口行为差异较大的现实,本文从中国各地区及其相邻地区地理条件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出口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重点关注外部因素,也就是地理条件与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出口选择与内部因素一样都很重要,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使企业更倾向于发展出口贸易,而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可以促进企业的出口倾向,但由于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地区间的集聚作用提高或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和出口持续时间,并且这种跨地区的集聚效应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金祥荣 刘振兴 于蔚
本文对中国企业的出口选择及其学习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同样存在优质企业做出口的现象;出口会迅速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出口企业通过出口学习会给企业带来生产率的短期提高,而后出现动态衰减。我们的研究启示是:依附低端制造和外生出口贸易中介的中国企业,通过进入国际市场虽然取得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张,但在效率提升上却收获甚微,动态地来看,中国做出口的优质企业可能会演变为更劣质的企业。
关键词:
出口 自选择效应 劣质企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宋国豪
在中国人口增长趋势放缓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中国城市人口数据和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的数据探讨了人口集聚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首先,对企业所在城市的人口集聚和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测度,运用计量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口集聚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其次,在异质性检验中发现中小城市的企业相较于大城市的企业、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未受到人口集聚的显著影响;再次,本文还检验了人口集聚影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三个渠道:企业创新、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拓展分析中,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验证了人口集聚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人口集聚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APEC研究中心许家云发表的《海归与企业出口行为: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金融研究》2018年第2期)一文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要靠人才的国际化,而人才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高效的流动性来体现的,拥有国际化视野的海归人才是我国出口竞争力升级的战略性要素之一。文章指出,海归在上市公司任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即海归在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额的增长和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且这种积极的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DVAR产生U型影响效应;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技术水平、所在地区、所有制类型及服务要素投入特点;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降低和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提升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市场化进程和服务业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或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将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提升。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和企业出口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