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9)
- 2023(14292)
- 2022(11820)
- 2021(10882)
- 2020(9328)
- 2019(21044)
- 2018(20581)
- 2017(39659)
- 2016(21398)
- 2015(23923)
- 2014(23660)
- 2013(23761)
- 2012(21924)
- 2011(19790)
- 2010(19810)
- 2009(18828)
- 2008(19103)
- 2007(17126)
- 2006(15018)
- 2005(14072)
- 学科
- 济(100821)
- 经济(100672)
- 业(92742)
- 企(84205)
- 企业(84205)
- 管理(82430)
- 方法(47118)
- 数学(38448)
- 数学方法(38230)
- 财(34726)
- 业经(30780)
- 农(30204)
- 中国(25880)
- 制(24642)
- 务(24286)
- 财务(24263)
- 财务管理(24228)
- 企业财务(23087)
- 农业(21132)
- 贸(19553)
- 贸易(19542)
- 技术(19357)
- 易(19106)
- 体(18131)
- 划(17326)
- 策(17203)
- 银(16273)
- 银行(16261)
- 和(16100)
- 融(15708)
- 机构
- 学院(318026)
- 大学(316356)
- 济(147001)
- 经济(144651)
- 管理(128997)
- 理学(111222)
- 理学院(110183)
- 管理学(109005)
- 管理学院(108386)
- 研究(104007)
- 中国(85058)
- 财(71519)
- 京(65281)
- 科学(56879)
- 财经(56691)
- 经(51737)
- 农(51436)
- 所(51125)
- 江(47162)
- 中心(47116)
- 经济学(46644)
- 研究所(45640)
- 业大(42682)
- 财经大学(42146)
- 经济学院(42114)
- 北京(41079)
- 农业(40183)
- 商学(37381)
- 商学院(37048)
- 院(36857)
- 基金
- 项目(204287)
- 科学(165379)
- 基金(155573)
- 研究(150949)
- 家(134018)
- 国家(132915)
- 科学基金(116582)
- 社会(102546)
- 社会科(97523)
- 社会科学(97504)
- 基金项目(81234)
- 省(76123)
- 自然(73376)
- 自然科(71771)
- 自然科学(71752)
- 自然科学基金(70662)
- 教育(68506)
- 资助(63798)
- 划(63664)
- 编号(57675)
- 部(48284)
- 成果(46647)
- 创(45482)
- 重点(45139)
- 国家社会(44349)
- 制(44101)
- 业(42742)
- 发(42582)
- 教育部(42520)
- 创新(41778)
- 期刊
- 济(162103)
- 经济(162103)
- 研究(97258)
- 中国(61528)
- 财(59660)
- 管理(53127)
- 农(47941)
- 科学(43796)
- 学报(42643)
- 大学(34307)
- 融(33731)
- 金融(33731)
- 学学(32808)
- 农业(32676)
- 财经(30170)
- 技术(27298)
- 经济研究(26755)
- 业经(26029)
- 经(25966)
- 教育(24552)
- 问题(21557)
- 业(20370)
- 贸(19197)
- 技术经济(18531)
- 世界(17753)
- 国际(16383)
- 财会(15523)
- 现代(15350)
- 统计(14729)
- 商业(14661)
共检索到480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本文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系统评估了生产性补贴在微观企业进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生产性补贴不仅提高了企业进入进口市场的可能性,而且还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种类、进口额以及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与外资和国有企业相比,生产性补贴对民营企业进口的积极影响最小;从进口类型来看,与纯资本品进口和混合型进口企业相比,生产性补贴对纯中间品进口企业的积极影响最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是生产性补贴促进企业进口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进一步考察生产性补贴通过进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该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口的规模效应,进口的质量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晓云
笔者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结合回归分析与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品进口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企业类型而有所不同,对小型企业的提升效果好于大、中型企业,对中、高技术企业的提升效果好于中、低技术企业。扩大高技术资本品进口是改善企业生产率进而强化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贯彻我国"稳定出口、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关键词:
资本品 生产率 倾向得分匹配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张静婷 王春晖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发展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成为关键问题。鉴于国外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溢出效应,文章借助2009~2019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并且生产成本降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正向发展是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影响企业生产率的中间渠道。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果因生产性服务进口类型、企业类型、制度环境的不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生产率水平居中的企业影响程度最大。文章研究结论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提升的抑制作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研究目标:考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OP方法测度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采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中小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创新:将空间集聚外溢效应的衰减指数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研究目标:考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OP方法测度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采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中小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创新:将空间集聚外溢效应的衰减指数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指标设定之中,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和产业层级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价值: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传旺 占妍泓
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任务。从产业支持政策来看,以标杆上网电价为代表的电价补贴,是中国促进风力和光伏发电的重要手段。通过产业链供需关系,下游发电环节的补贴政策影响效应可以传导至上游装备制造业。本文以2009年起相继实施的风电和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为例,尝试分析新能源发电环节的电价补贴与上游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本文分别从企业外部市场竞争与内部创新基础两个方面,探讨了电价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价补贴对风电和光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负向影响。且外部市场竞争越激烈,电价补贴的负向创新效应就越强;而较好的内部创新基础可以削弱电价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不利冲击。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产业链传导视角对电价补贴的创新效应进行了有益拓展和补充,而且为推助“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电价补贴 新能源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毛其淋
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测算了最终品关税和中间品关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进步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其中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比最终品关税减让引致的竞争效应更大;(2)贸易自由化对非出口企业、非加工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的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效应分别显著地大于出口企业、加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且这些差异又主要体现在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生产率的作用上;(3)制造业行业总体生产率的上升主要来自企业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WITS数据库ISICRev3分类的4分位进口数据,使用并拓展了Hall(1988)和Domowitz et al.(1988)的模型框架,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可以显著降低国内企业的加成率,当进口竞争程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0%,企业的加成率将降低3.42%。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出口强度和赋税强度的企业对进口竞争造成的加成率下降具有较高的缓解作用,但进口竞争总体上仍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加成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WITS数据库ISICRev3分类的4分位进口数据,使用并拓展了Hall(1988)和Domowitz et al.(1988)的模型框架,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可以显著降低国内企业的加成率,当进口竞争程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0%,企业的加成率将降低3.42%。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出口强度和赋税强度的企业对进口竞争造成的加成率下降具有较高的缓解作用,但进口竞争总体上仍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加成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黎日荣 周政
制造业依然有进一步向城市集聚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集聚才能避免拥挤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集聚效应,对此,现有文献尚未作出很好的解释。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可使用中国2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与已有文献普遍认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提升制造业生产率不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单元表现不同,在全市范围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效应,每平方公里增加100个生产性服务就业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提升19.52%;在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许家云 杨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数据,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不同分组样本对应的检验结果存在异质性。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减排设备投资和提高企业污染处理能力产生污染减排效应从而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则通过有偏技术进步对企业排放行为产生影响。最后,优化国内制度环境和提高服务业开放强度是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环境效应的重要战略。本文对实现制造业强国建设与污染防治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专用性投资与研发补贴政策效果——来自中国高端制造业的证据
多层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地理结构与企业进口: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进口关税、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机构投资者监督与研发补贴绩效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进口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证据
排污征费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市场分割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信息共享能提升企业生产率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的证据
政府生产性补贴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基于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微观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