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4)
- 2023(13389)
- 2022(11525)
- 2021(10687)
- 2020(8947)
- 2019(20532)
- 2018(20507)
- 2017(40063)
- 2016(21875)
- 2015(24367)
- 2014(24435)
- 2013(24110)
- 2012(22141)
- 2011(19899)
- 2010(19731)
- 2009(17680)
- 2008(17040)
- 2007(14968)
- 2006(12923)
- 2005(11141)
- 学科
- 济(89241)
- 经济(89147)
- 管理(62331)
- 业(58938)
- 企(48518)
- 企业(48518)
- 方法(40655)
- 数学(35207)
- 数学方法(34860)
- 农(23990)
- 中国(22539)
- 财(21187)
- 业经(20672)
- 学(20317)
- 地方(18929)
- 制(17984)
- 农业(15765)
- 理论(14878)
- 环境(14813)
- 技术(14639)
- 贸(14618)
- 贸易(14612)
- 易(14152)
- 银(14047)
- 银行(14000)
- 体(13765)
- 和(13725)
- 产业(13356)
- 行(13348)
- 融(13173)
- 机构
- 大学(307112)
- 学院(306595)
- 管理(123533)
- 济(123389)
- 经济(120809)
- 理学(107727)
- 理学院(106544)
- 管理学(104809)
- 管理学院(104266)
- 研究(103246)
- 中国(75273)
- 京(65583)
- 科学(64989)
- 财(54465)
- 农(52048)
- 所(51595)
- 业大(48108)
- 研究所(47425)
- 中心(46172)
- 财经(44320)
- 江(44016)
- 农业(41008)
- 北京(40981)
- 经(40346)
- 范(39810)
- 师范(39362)
- 院(37880)
- 经济学(37015)
- 州(35485)
- 经济学院(33622)
- 基金
- 项目(217167)
- 科学(170882)
- 研究(158124)
- 基金(157408)
- 家(137827)
- 国家(136719)
- 科学基金(117387)
- 社会(99282)
- 社会科(94242)
- 社会科学(94220)
- 省(85470)
- 基金项目(84099)
- 自然(76689)
- 自然科(74890)
- 自然科学(74874)
- 自然科学基金(73542)
- 教育(71826)
- 划(71588)
- 资助(64529)
- 编号(64011)
- 成果(50893)
- 重点(48515)
- 部(47651)
- 发(46857)
- 创(45395)
- 课题(44129)
- 创新(42322)
- 科研(41369)
- 国家社会(40799)
- 教育部(40636)
- 期刊
- 济(131091)
- 经济(131091)
- 研究(88735)
- 中国(56331)
- 学报(50672)
- 农(46782)
- 科学(46074)
- 管理(44687)
- 财(39648)
- 大学(38006)
- 学学(35956)
- 教育(33549)
- 农业(32714)
- 技术(26847)
- 融(24000)
- 金融(24000)
- 业经(22521)
- 经济研究(21326)
- 财经(21044)
- 经(18121)
- 问题(17267)
- 业(16656)
- 科技(15787)
- 图书(15503)
- 技术经济(15221)
- 理论(14864)
- 版(14100)
- 现代(13882)
- 商业(13761)
- 实践(13617)
共检索到436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楚 余冬筠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客观认识我国不同产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及规律,并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此,选择了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能源六个主要的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在估计了各行业1996~2009年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的基础上,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对CO2排放进行分解,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在不同产业内的相对贡献。研究结论表明:六大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从1996年的28.13亿吨以年均6.5%的速度增加,2009年排放量增至64.1亿吨,占当年全国和全球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的83%和21%;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工业和交通业;产出规模扩张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良文 王建军 李珊珊
与国际技术溢出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相关的国内研究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对能源强度、效率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方面,而仅有一两篇文献从FDI水平方向的技术溢出渠道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初步考察。在能源强度或效率影响方面,如Sun基于我国1980~1994年的数据得出改革开放促进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结论,史丹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翠梅 李士成 葛全胜
火力发电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部门,为有效控制该部门排放,应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采取措施。准确核算电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量是消费端减排的基础,其中电网排放因子会直接影响核算结果。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在已有的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基础上,结合省级电网电力来源特点,提出了省级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以2010年为例计算得出各省电网因子,与区域电网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并估算了不同电网因子对核算各省调入电力间接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省级电网因子与区域电网因子的差距在-67.4%~51.6%,不同电网因子核算得出的各省调入电力间接排放量相差-60.7%~...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贵阳 白卫国 朱守先
国家和省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在城市层面落实,需要以城市温室气体核算为基础。城市由于间接排放较多,故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与省级清单编制方法有所不同。考虑到中国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系,需要城市清单与省级清单实现功能对接。构建了中国城市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拆分方法,把城市电力调入调出的间接排放拆分为省际和省内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理论上便可以实现城市清单与省级清单的对接,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为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及应用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总排放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中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测算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前人研究,结合农业生产中各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对1991-2008年中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初步测算。结果表明:①1991-2008年,种植业的CH4排放量从999.5万t下降到931.44万t,N2O的排放量从34.67万t增加到48.74万t;②同期间的畜牧业的CH4和N2O排放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H4排放量从1991年的763.53万t上升到2006年的1 111.43万t后,又下降到2008年的900.74万t;N2O排放量从1991年的35...
关键词:
中国 种植业 畜牧业 温室气体 测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基于1991-2008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结构和规模正效应、技术负效应;由于较大的规模正效应,农产品对外贸易并未增加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关键词:
农产品 对外贸易 温室气体 排放强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平 孔德志 王维薇
自2001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文章以温室气体CO_2为例,借助2000-2013年中国贸易和CO_2排放量数据,采取协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CO_2排放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温室气体排放间互动效果明显,呈现为正向影响,且维持长期均衡稳定,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是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变化的原因之一,即贸易开放程度越高,CO_2排放量越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开放与资源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碳排放 互动关系 协整回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世龙
为了减少北京市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通过比较北京市历年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市与29个省份的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市与国际典型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了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针对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结合北京市减排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4条北京市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分别是少用、减排、吸收和市场交易机制,从而为健全北京市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对策 北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小平 伍芬琳 黄风球 李永 孙国峰 胡清 何莹莹 陈阜 杨光立
本文以双季稻区早稻不同稻草还田方式田间试验为基础,采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3种稻草还田方式早稻期间的CH4、N2O排放速率。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CH4的排放速率影响很大。免耕还田能降低CH4排放速率,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的CH4排放速率无明显差异;免耕还田的CH4排放峰值比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分别降低67.0%、54.3%,并迟7天出现;免耕还田CH4排放速率平均值比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分别降低了24.3%和27.0%;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早稻生长前期,而免耕还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后期。旋耕还田和免耕还田的N2O排放峰值比翻耕推迟10天;免耕还田N2O排放速率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风暴
我国在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CO2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温室气体减排呼声在学界和政界日渐高涨,区域决策层对减排政策措施高度重视,但难以恰当把握区域减排政策的调控力度,其根源在于不了解自身温排空间(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简称)边界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机理。据此,本文结合情景分析方法,设计了极值-情景分析混合模型,详细阐述了应用流程,旨在测算我国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的界限范围,为制定切实可行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空间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平 孔德志 王维薇
自2001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文章以温室气体CO_2为例,借助2000-2013年中国贸易和CO_2排放量数据,采取协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CO_2排放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温室气体排放间互动效果明显,呈现为正向影响,且维持长期均衡稳定,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是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变化的原因之一,即贸易开放程度越高,CO_2排放量越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开放与资源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碳排放 互动关系 协整回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谨 鞠丽萍 陈彬
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亟需进行定量核算和分析。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对节能减排和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案例,通过清单方法分析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和碳汇,考虑主要能源活动、工业、废弃物处置、农业、畜牧业、湿地过程和林业碳汇,核算排放总量和强度,剖析重庆温室气体排放结构和现状。结果显示:1997-2008年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现出上升趋势,2008年比1997年增长了2.31倍,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一次能源消费过程、外购电力和工业非能源过程。此外,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却呈现下降的趋...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清单研究 IPCC 重庆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翠萍 刘小和
该文从国外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出发,总结了国外温室气体减排经验,继而从碳排放和非碳温室气体排放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途径和特点,并通过投入产出法对农业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7年农业直接碳排放量为985.26万吨,直接碳排放强度0.1593吨/万元,隐含碳排放量为4452万吨,隐含碳排放量强度0.72吨/万元。在借鉴国外温室气体减排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策。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途径 隐含碳排放 低碳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明洁 李文韬 张京红 黄海静 车秀芬
本文从水稻种植、农用地化肥施用、畜牧生产等方面,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推荐的方法,核算2007—2012年海南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全面剖析海南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结构和现状。结果显示:12007—2012年海南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2年比2007年增长了18.32%;单位农业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2012年比2007年下降了约44.39%。2农用地N2O和稻田CH4的排放量约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0%和22%,即种植业是最主要的来源。3农业发展规模较大的海口、文昌、儋州排放总量居全省前列,但由于其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其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仅处于...
关键词:
温室气体核算 农业 海南省 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