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3)
- 2023(9090)
- 2022(7367)
- 2021(6518)
- 2020(5608)
- 2019(12402)
- 2018(12154)
- 2017(23990)
- 2016(12855)
- 2015(13957)
- 2014(13806)
- 2013(13993)
- 2012(12658)
- 2011(10976)
- 2010(11181)
- 2009(10482)
- 2008(10766)
- 2007(9721)
- 2006(8453)
- 2005(8074)
- 学科
- 业(76251)
- 企(71871)
- 企业(71871)
- 济(58708)
- 经济(58638)
- 管理(56870)
- 方法(26717)
- 业经(25709)
- 财(23180)
- 农(20861)
- 务(19128)
- 财务(19117)
- 数学(19103)
- 财务管理(19102)
- 数学方法(18972)
- 企业财务(18163)
- 技术(16381)
- 农业(15820)
- 制(14018)
- 策(13025)
- 中国(12714)
- 划(12386)
- 企业经济(12000)
- 和(11404)
- 经营(11390)
- 理论(11283)
- 贸(11131)
- 贸易(11125)
- 易(10875)
- 技术管理(10586)
- 机构
- 学院(188941)
- 大学(182614)
- 济(82651)
- 经济(81130)
- 管理(80275)
- 理学(68821)
- 理学院(68229)
- 管理学(67501)
- 管理学院(67131)
- 研究(56677)
- 中国(47253)
- 财(39480)
- 京(37539)
- 农(34839)
- 科学(33209)
- 财经(31285)
- 江(29764)
- 所(28581)
- 经(28468)
- 业大(27675)
- 农业(27483)
- 中心(26523)
- 研究所(25548)
- 经济学(24553)
- 商学(23683)
- 商学院(23480)
- 州(23326)
- 北京(23105)
- 财经大学(23037)
- 经济学院(22289)
- 基金
- 项目(122648)
- 科学(98818)
- 基金(91560)
- 研究(89661)
- 家(79445)
- 国家(78692)
- 科学基金(69767)
- 社会(59693)
- 社会科(56725)
- 社会科学(56712)
- 省(48628)
- 基金项目(48169)
- 自然(45214)
- 自然科(44296)
- 自然科学(44285)
- 自然科学基金(43633)
- 教育(39059)
- 划(38978)
- 资助(36817)
- 编号(35145)
- 业(33092)
- 创(29376)
- 部(26976)
- 成果(26904)
- 重点(26876)
- 创新(26458)
- 发(26004)
- 国家社会(25241)
- 制(24584)
- 性(24174)
共检索到284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亮 谢建国 葛阳琴
生产性服务进口是制造业企业获取中间投入的重要渠道。利用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匹配数据系统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细分行业的异质性检验显示,金融、运输和通讯以及科技服务业进口对企业加成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地研究表明,高服务使用率企业、东中部企业和民营企业从生产性服务进口中获益更大;最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生产效率和研发水平提升是生产性服务进口提高企业加成率的可能渠道。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进口 企业加成率 中介效应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诸竹君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库,通过倍差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工业企业进口中间品的"加成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下降;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后获得了正向"加成率效应",而从事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的企业进口中间品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分所有制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提升,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恶化;从不同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下降,而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可以提升加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诸竹君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库,通过倍差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工业企业进口中间品的"加成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下降;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后获得了正向"加成率效应",而从事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的企业进口中间品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分所有制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提升,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恶化;从不同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下降,而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可以提升加成率水平。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通过概念模型探究了贸易方式对进口中间品企业加成率影响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本文证实进口中间品通过价格渠道影响了企业加成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军 张亮 徐小聪 彭婷婷
由于产品价格和边际成本数据难以获得,成本加成率估算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难点,但加成率又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采用前沿的De Loecker和Warzynsik(2012)方法估算了企业成本加成率,并且采用系统GMM和差分GMM估计了补贴对于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贴企业的加成率低于非补贴企业,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企业中,并且补贴率每增长1倍将会导致加成率下降0.21个单位。本文也分别以企业年龄、生产率水平和是否为出口企业为依据进行了分样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军 张亮 徐小聪 彭婷婷
由于产品价格和边际成本数据难以获得,成本加成率估算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难点,但加成率又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采用前沿的De Loecker和Warzynsik(2012)方法估算了企业成本加成率,并且采用系统GMM和差分GMM估计了补贴对于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贴企业的加成率低于非补贴企业,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企业中,并且补贴率每增长1倍将会导致加成率下降0.21个单位。本文也分别以企业年龄、生产率水平和是否为出口企业为依据进行了分样本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保持一致。这证实了补贴并不能够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政府未来补贴政策应当注重于完善补贴方式、健全审核机制和实施审查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张静婷 王春晖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发展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成为关键问题。鉴于国外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溢出效应,文章借助2009~2019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并且生产成本降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正向发展是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影响企业生产率的中间渠道。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果因生产性服务进口类型、企业类型、制度环境的不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生产率水平居中的企业影响程度最大。文章研究结论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蒙英华 钟丽容
通过使用中国服务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服务行业从投入效率与投入变化两个角度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制造企业生产率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投入效率的提高对中国制造企业生产率均产生正向促进效应(除教育服务外);生产性服务投入对较高生产率制造企业所产生的生产率促进效应更明显;随着高技术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其对制造企业生产率的正向促进效应增强,而随着中低技术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其对制造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或者被削弱;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提升了东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企业生产率,却抑制了西部地区制造企业生产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企业生产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方玉霞
将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统计数据库进行匹配,使用双重差分法及工具变量法研究进口产品种类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进口产品种类与企业成本加成呈U型关系,即进口产品种类增加,企业成本加成下降,当企业进口产品种类增加到一定门槛值之后,企业成本加成上升;从分样本来看,进口产品种类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其依赖于企业进口贸易方式、企业技术水平、企业进口产品类型以及企业所在地区;机制检验表明,进口产品种类通过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企业成本加成。因此,为提高企业成本加成,企业应不断提高进口产品种类,政府应针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地区、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产品类型采取差异化的进口发展战略。
关键词:
进口 产品种类 企业成本加成 企业异质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鲍宗客 陈艳莹
研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赢利能力的差异性及其来源的产业效应和企业效应,探讨在具有不同行业行政进入壁垒的行业和市场化差异较大的各地区间产业效应和企业效应是否产生较大波动,以2008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统计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利润率决定模型进行估计,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框架对利润率差异来源的产业效应和企业效应的贡献度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赢利能力差异存在不可忽视的强产业效应特征,其主要由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结构引起;在企业效应中,企业所有制、非生产性支出和融资渠道的贡献度排在前三位;在行政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中,赢利能力差异的产业效应较大;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晓云 赵小红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UIBE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其作用效果因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垂直专业化程度而有所差异。机制检验证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通过技术溢出、投入服务化、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张作用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进口技术复杂度 制造业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先海 诸竹君 宋学印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中间品进口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发现的奇怪现象是:中间品进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进口企业。这违背现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基本结果,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大难题。通过引入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全球价值链地位下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1)较低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是造成中国中间品进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2)企业内生选择较低全球价值链地位进口中间品的重要外因是融资约束。从而解释了上述谜题,并为破解该谜题提供了突破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李占霞
进口技术复杂度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出口企业、国有企业作用更为显著;考虑了变量内生性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也检验了进口技术复杂度影响企业加成率的这种作用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袁柳 廖夏 林波
充分发挥数字产品的技术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贸易利得。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进行匹配,本文构造了数字产品进口指标,详尽考察了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有效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率,该促进作用对非出口企业、本土企业、加工贸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进口更为显著;考察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以及更换不同的衡量指标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可靠;机制检验发现数字产品进口通过“提升生产率”和“增加研发投入”两个作用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本文证实了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促进作用,对新时期评估中国数字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邱爱莲 安玉梅
本文从总量、增速、比重以及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口贸易与利用外资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进口和利用外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 生产性服务业FDI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盛明泉 吴少敏 盛安琪
以中国2012年实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未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生活服务业企业相比,"营改增"后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营改增"的影响更大。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营改增"通过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为"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政策效果及如何影响其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互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营改增” 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