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1)
2023(15347)
2022(12700)
2021(11763)
2020(9929)
2019(22133)
2018(21706)
2017(41488)
2016(22079)
2015(24563)
2014(23903)
2013(23795)
2012(21918)
2011(19734)
2010(19827)
2009(18867)
2008(19050)
2007(17130)
2006(15134)
2005(14226)
作者
(61306)
(51692)
(51275)
(48571)
(32873)
(24322)
(23168)
(19719)
(19425)
(18497)
(17747)
(17200)
(16831)
(16529)
(16149)
(15614)
(15155)
(14892)
(14832)
(14596)
(12863)
(12431)
(12267)
(11678)
(11604)
(11583)
(11328)
(11264)
(10297)
(10205)
学科
(93629)
经济(93482)
(92367)
(83336)
企业(83336)
管理(83213)
方法(39363)
(33184)
数学(30638)
业经(30437)
数学方法(30408)
(29254)
中国(28183)
(25772)
(23021)
财务(22997)
财务管理(22965)
企业财务(21845)
技术(21640)
农业(20307)
(19461)
贸易(19444)
(19040)
(18068)
(17247)
银行(17230)
(16900)
(16864)
(16599)
(16221)
机构
学院(315958)
大学(315082)
(142922)
经济(140348)
管理(126445)
理学(107949)
理学院(106892)
研究(106756)
管理学(105685)
管理学院(105053)
中国(87362)
(69610)
(66252)
科学(59412)
财经(54157)
(52823)
(50846)
(49460)
中心(48371)
(48180)
研究所(47113)
经济学(44566)
北京(42110)
业大(41980)
财经大学(40222)
经济学院(39981)
农业(39495)
(38148)
(37579)
商学(36211)
基金
项目(203441)
科学(163846)
研究(152211)
基金(152101)
(131591)
国家(130478)
科学基金(113843)
社会(102001)
社会科(96908)
社会科学(96888)
基金项目(79334)
(76988)
自然(70829)
自然科(69289)
自然科学(69272)
自然科学基金(68219)
教育(67870)
(64017)
资助(61159)
编号(58845)
成果(48247)
(48146)
(46863)
重点(45289)
创新(44167)
国家社会(43881)
(43863)
(43303)
(42853)
教育部(41001)
期刊
(162664)
经济(162664)
研究(99785)
中国(68897)
(58397)
管理(53990)
(48071)
科学(43498)
学报(43454)
大学(34756)
(33956)
金融(33956)
农业(32779)
学学(32564)
教育(29105)
财经(28622)
技术(27716)
经济研究(26678)
业经(25965)
(24858)
(20853)
问题(20733)
(18869)
技术经济(18159)
世界(17657)
国际(16655)
现代(15516)
科技(14978)
财会(14973)
会计(14677)
共检索到494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也琳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模型,运用2006—2011年23个制造业面板数据,测算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检验影响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并没有抑制国内制造业自主创新;在创新要素投入效率方面,人力资本投入显著提高了创新产出和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而研发资本投入却不利于本国创新产出和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细分行业后发现,高技术行业通过生产性服务进口获得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最强,其创新人力资本促进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也明显强于中、低技术行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正强  陈乘  
本文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各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对发展中国家促进作用高于发达国家;物流服务业和其他商业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各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保险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发达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促进较大;金融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促进较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启斐  王晶晶  岳中刚  
本文利用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联合国贸发数据库中数据,测算历年我国制造业的研发外包率,随后利用2003~2011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考察了研发外包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研发外包可以显著地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研发外包每增加1%,将会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高0.322%,创新效率改善0.0884%。从作用机制来看,研发外包对创新效率的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纯技术进步率的提高上。本文进一步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检验方法对研发外包创新提升效应的若干因素及其门槛特征进行检验,并从吸收能力和议价能力两个方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海波  姚蕾  
通过梳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利用2003年~201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UNCTAD数据库,分别从服务贸易总体和分部门层面,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够显著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生产性服务进口每增加1%,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0.354%;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诸如金融保险、科技专利、通讯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进口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诸如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口;此外,行业规模扩张、资本深化以及研发支出结构改善均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本文运用2000~2014年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各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发达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较多依靠运输通讯、金融保险服务进口,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较多依赖商务服务、建筑服务进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诚  曹东坡  林思宇  
一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互动发展的,但具体到特定发展阶段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不一定依赖于制造业。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笔者实证研究了上海市制造业转移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制造业转移是必要的而且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生产性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持的;上海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多来自于本地服务业的需求,制造业向外转移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未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景峰  杨承佳  
在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从制造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产业内升级视角出发,构建多维制造业升级指数,利用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验证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不仅有利于制造业整体升级,而且还有助于制造业朝着高级化方向发展和产业内升级;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借助生产性服务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竞争效应、消费需求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制度创新效应和环境负担效应诸多方式间接对制造业升级产生影响;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力度最为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升级。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应采取扩大高质量生产性服务进口比重,有序推进生产性服务对外开放,提升生产性服务进口便利化水平,深化生产性服务多双边合作的体制机制等措施,有效发挥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晓云  赵小红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UIBE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其作用效果因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垂直专业化程度而有所差异。机制检验证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通过技术溢出、投入服务化、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张作用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瑛  张海涛  廖甍  
本文研究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基于2005至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七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分析,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动态特征;环境规制会抑制外商资本、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产生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分析,环境规制对装备制造业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环境规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仅在全国和东部地区呈现"U"型特征,在中部地区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则对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立强  
随着国际生产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制造业外包的蓬勃发展,承接外包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制造业外包承接活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促进机制。在竞争压力下的企业外包(再分包)行为的双向促进机制可以促进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经过产业集群效应、行业知识外溢和扩散作用及政策支持予以放大。但这一促进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突破性技术、管理创新尤其如此。因此,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较宜采取外包推动下的自主创新模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下同时探讨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困局。通过构建内生技术水平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门槛特征。当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利润较低时,信贷所有制偏好和软预算约束对自主创新产生的补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提高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反之,补偿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降低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这说明在利润率较低的外部性领域,国有企业对总体的自主创新具有补偿效应。如果在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尚未改善的前提下盲目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将无助于缓解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困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静寅  姚莉  万永坤  
FDI对东道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颇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已纳入我国经济振兴规划,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进而振兴我国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FDI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我国装备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文杰  
文章运用面板随机系数模型(PRCC)重点分析了外资研发对中国32个工业行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环节,吸收隐含知识的效率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原因,现阶段在石油加工、橡胶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中,外资研发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在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中,外资企业研发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若谷  
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在创新基础、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方面呈现了明显的产业特征;各产业在创新基础、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三方面的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在制定相应的自主创新战略时也应当根据产业的特点进行规划;但是在整体上,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基础环境并不是很好,同时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偏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