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4)
2023(9644)
2022(8242)
2021(7756)
2020(6521)
2019(15391)
2018(14635)
2017(27679)
2016(14847)
2015(16572)
2014(16078)
2013(16260)
2012(15295)
2011(13883)
2010(13836)
2009(12608)
2008(12493)
2007(10426)
2006(8997)
2005(8222)
作者
(41064)
(34512)
(34168)
(32729)
(22284)
(16545)
(15756)
(13201)
(13006)
(12243)
(11796)
(11776)
(11006)
(10934)
(10850)
(10625)
(10191)
(10022)
(9990)
(9963)
(8578)
(8360)
(8319)
(7857)
(7711)
(7694)
(7552)
(7387)
(7099)
(6793)
学科
(65377)
经济(65319)
管理(43624)
(43147)
方法(34883)
数学(32130)
数学方法(31926)
(31865)
企业(31865)
(18302)
(18146)
贸易(18141)
中国(17967)
(17811)
(16638)
(13182)
业经(12459)
(12311)
农业(11377)
(11309)
地方(11080)
(10743)
金融(10743)
(10324)
银行(10316)
技术(10154)
(10151)
财务(10134)
财务管理(10106)
(9903)
机构
大学(210276)
学院(205017)
(95081)
经济(93408)
管理(82771)
理学(71977)
研究(71597)
理学院(71243)
管理学(70290)
管理学院(69874)
中国(56358)
(43880)
(43462)
科学(40602)
(35252)
财经(34803)
中心(34314)
(34256)
(32196)
研究所(31894)
经济学(31150)
(29696)
业大(28847)
经济学院(28467)
北京(27268)
农业(26837)
财经大学(26387)
(25621)
(25550)
师范(25327)
基金
项目(144113)
科学(115338)
基金(109501)
研究(104411)
(96020)
国家(95315)
科学基金(82178)
社会(70579)
社会科(67372)
社会科学(67352)
基金项目(56892)
(52127)
自然(51981)
自然科(50778)
自然科学(50767)
自然科学基金(49923)
教育(47007)
资助(45619)
(44886)
编号(40577)
(34063)
成果(33115)
重点(32187)
国家社会(31633)
(30317)
(29834)
教育部(29765)
人文(28689)
创新(28065)
科研(27972)
期刊
(92893)
经济(92893)
研究(60224)
中国(41804)
(32809)
学报(32641)
科学(28828)
(28747)
管理(28616)
大学(24732)
学学(22636)
(21315)
金融(21315)
农业(20010)
财经(17776)
教育(17048)
图书(16950)
经济研究(16839)
技术(15887)
(15359)
(14668)
业经(13165)
问题(12830)
(12515)
书馆(12390)
图书馆(12390)
国际(12312)
世界(11487)
统计(10931)
理论(10843)
共检索到312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蒋丽  
本文在修正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识别了34国异质性生产性服务资源融入制造业的环节偏好,首次从多维度揭示了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制造型和生产服务型中间品进口占比的作用机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中间品进口占比的作用轨迹呈现"U型"关系,过于偏好上游或下游不利于降低一国中间品进口占比,偏好中游环节能有效缓解一国中间品进口依赖,在考虑贸易地理优势、经济增长动静态影响和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U型"关系依然稳健成立;(2)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资源融入制造业环节多偏向上游和下游,而发达国家多位于中游区域,这使得多数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资源较好地发挥了促进本国中间品发展壮大的功能,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资源则以偏离最优值较远的形式支持中间品发展,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是所有样本国中最高的,中国优化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的压力远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3)高等教育可以降低中间品进口依赖,税负增加、经济配置效率提升和贸易便利化会加剧中间品进口依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本文通过修正Antràs et Al.(2012)模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环节偏好的新测度工具,在测度出1997-2011年34国8类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上游度的基础上,就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的环节偏好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生产环节时,兼备"量增"和"质升"两种功能,且多数生产性服务业的"质升"功能具有"最优环节",该环节多位于各国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上游度的"中值"区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以远离"最优环节"的形式支持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呈现一定的粗放型使用特征;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和资本市场并未...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本文在测度35个经济体1997~2011年制造业上游度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制造业在国际分散化生产工序中位置变迁的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上游度大小并不代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高低;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复杂度提升对一国制造业国际分散化生产工序上游度的作用力呈现倒U型,契约型贸易地理优势和沿海优势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上游度攀升,"资源诅咒"现象显著存在于国际分散化生产模式中;最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不仅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过程中也缺乏强有力的"话语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钱龙  何永芳  
利用WIOD数据库测度了中国服务业制造化水平及其产业绩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制造化对服务业产业绩效具有抑制效果,中低技术制造化阻碍服务业产业绩效改善,高技术制造化促进服务业产业绩效提升。深入高技术制造化内部发现,以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机械制造化,以ICT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化,均有利于服务业产业绩效提升,其中以ICT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制造化正向促进作用最大。服务业应该加大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服务业增加对高技术制造业采购和使用将有助于自身效率改善和转型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莉芳  杨向阳  
为揭示中国经济服务化进程特征及其与美国的差距,文章基于中国和美国多期投入产出资料,采用投入产出法和综合指标法,对两国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代服务业存在投入服务化程度低、服务业内部结构低端化、劳动者报酬份额低、服务终端消费率走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差、对新增就业吸纳能力弱化等突出矛盾,需要有效利用服务业的自我增强机制,并通过提高劳动者报酬、增强劳动者素质以及促进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等手段来挖掘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彭榴静  陈晓华  
研究目标:揭示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制造业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修正Antràs等(2012)模型科学识别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运用OLS、2SLS和联立方程等计量方法从多维细化视角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制造业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机制呈现倒"U"形,该机制在多种外部冲击下依然稳健,中国生产性服务资源以"远离最优值"的形式与制造业耦合。研究创新:弥补了基于环节偏好视角剖析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关系研究缺乏的缺憾,将贸易地理优势纳入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研究,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科学细致。研究价值:既能为中国走出制造业核心中间品"内源短板"和生产性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困境提供一定的启示,也能为我国制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提升方面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星  王博  王磊  
本文利用2001-2012年间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分别测度"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整体以及异质性出口部门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通过引入产业分工地位和进口技术溢出等变量考察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产业分工地位能够调节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并且该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出口部门;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主要对处于产业链分工下游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且该效应对服务业和制造业出口部门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星  王博  王磊  
本文利用2001-2012年间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分别测度"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整体以及异质性出口部门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通过引入产业分工地位和进口技术溢出等变量考察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产业分工地位能够调节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并且该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出口部门;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主要对处于产业链分工下游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且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龙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制造业细分行业科技服务渗透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科技服务渗透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服务渗透促进了制造业技术进步,但作用强度不尽如人意;科技服务业的创新贡献在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差异较大;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对制造业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且前者比后者的创新促进效应更显著;科技服务对制造业的创新激励存在明显的本地化效应,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在制造业创新过程中存在互补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本土科技服务对进口科技服务的消化吸收再利用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传添  廖欢  
文章采用1995~2011年投入产出表,以中间投入为基础,对中国和美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改进里昂惕夫逆矩阵的计算方法以及统一数据来源,揭示中美两国服务业在总体水平、部门构成和产业关联等方面的差异,观察这些差异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晓雷  
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是实证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对投入—产出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忽略出口部分将会低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并基于WIOD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经典和加权关联效应系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融合程度和发展规模两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晓雷  
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是实证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对投入—产出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忽略出口部分将会低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并基于WIOD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经典和加权关联效应系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融合程度和发展规模两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玲  
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以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新经济的浪潮。进入服务经济的美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美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现状,并与同期的制造业、消费者服务业和政府服务业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美国生产者服务业在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的同时,表现出与制造业分离的现状,对实际制造业投入率的趋小使现有的生产者服务业不再对美国制造业的进步起到如初的作用。这一现状的分析为我国正在兴起并将大力发展的生产者服务业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和制度质量影响制造业分工地位的机制,然后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和制度质量能够显著地提升一国制造业分工地位,而且两者的交互项为正,即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分工地位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在提高分工地位的过程中对制度质量的依赖更强;这两个变量影响制造业分工地位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越向中高端攀升,发挥的作用越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帆  朱胜勇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进行经验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低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我国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偏低,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大,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小;中国与印度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的产业关联系数较大,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性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