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17)
- 2023(21911)
- 2022(18761)
- 2021(17206)
- 2020(14716)
- 2019(33290)
- 2018(32811)
- 2017(63096)
- 2016(34335)
- 2015(38211)
- 2014(37679)
- 2013(37427)
- 2012(34014)
- 2011(30543)
- 2010(30448)
- 2009(28418)
- 2008(28340)
- 2007(24918)
- 2006(21990)
- 2005(19452)
- 学科
- 济(136740)
- 经济(136556)
- 业(114510)
- 管理(110257)
- 企(99750)
- 企业(99750)
- 方法(65081)
- 数学(53965)
- 数学方法(53305)
- 财(42380)
- 农(40758)
- 业经(36910)
- 中国(34312)
- 贸(30228)
- 贸易(30212)
- 制(30172)
- 易(29319)
- 务(28801)
- 财务(28720)
- 财务管理(28672)
- 学(27778)
- 农业(27610)
- 企业财务(27225)
- 地方(24893)
- 理论(24473)
- 技术(23899)
- 和(22619)
- 银(21705)
- 银行(21633)
- 体(20993)
- 机构
- 学院(490384)
- 大学(489783)
- 济(197420)
- 经济(193314)
- 管理(192720)
- 理学(166876)
- 理学院(165075)
- 管理学(162164)
- 管理学院(161256)
- 研究(160262)
- 中国(121305)
- 京(103022)
- 科学(100132)
- 财(93511)
- 农(88053)
- 所(80657)
- 业大(76948)
- 财经(74713)
- 研究所(73318)
- 中心(73144)
- 江(72632)
- 农业(69559)
- 经(68038)
- 北京(64010)
- 范(60694)
- 师范(59974)
- 经济学(59832)
- 院(58225)
- 州(58092)
- 财经大学(55513)
- 基金
- 项目(334238)
- 科学(262386)
- 基金(243737)
- 研究(239057)
- 家(214400)
- 国家(212601)
- 科学基金(182413)
- 社会(152012)
- 社会科(144106)
- 社会科学(144068)
- 省(130469)
- 基金项目(128516)
- 自然(120420)
- 自然科(117656)
- 自然科学(117622)
- 自然科学基金(115529)
- 划(109770)
- 教育(109629)
- 资助(100730)
- 编号(95739)
- 成果(77148)
- 重点(74858)
- 部(73407)
- 创(70452)
- 发(70229)
- 课题(65606)
- 创新(65488)
- 科研(64581)
- 国家社会(62975)
- 教育部(62747)
- 期刊
- 济(213200)
- 经济(213200)
- 研究(138669)
- 中国(90419)
- 学报(82498)
- 农(80180)
- 财(74825)
- 管理(73075)
- 科学(73071)
- 大学(62538)
- 学学(59416)
- 农业(54754)
- 教育(47276)
- 融(42968)
- 金融(42968)
- 技术(41967)
- 财经(37172)
- 业经(36325)
- 经济研究(33919)
- 经(31911)
- 业(30745)
- 问题(28645)
- 贸(24686)
- 版(24603)
- 技术经济(24110)
- 图书(23399)
- 科技(23244)
- 商业(22272)
- 现代(21963)
- 理论(21855)
共检索到715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秀峰 韩亚峰
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制造业的相互作用日益加深,有效地开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文章基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制造业分工的可能性并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产性服务贸易部门对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和作用路径并不一致。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制造业重点选择不同的生产性服务贸易部门和贸易方式,同时有效保护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徐晓龙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用DEA-Malmquist非参数分析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及其各分解项的值。然后利用改进的C-D模型和Stata软件就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前者对后者的提升作用显著,但进口的作用比商业存在(FDI)大得多。进口是通过显著改进规模效率来改进技术效率进而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商业存在当期的这种作用为负,但其滞后一期的效果则非常显著。证明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能够通过价值链对制造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晶 张文倩
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制造业升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处于不同的阶段,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实证上,利用2005~2014年的17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本国制造业升级,同时制造业升级还受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出40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离岸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率,分析离岸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中的离岸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明显超过发展中国家(地区);离岸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存在负向影响,高、中技术密集度离岸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大,低技术密集度离岸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制造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志源 张梦 马野青
文章通过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上游度,将其作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指标,重点分析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异质影响。从上游度的计算结果来看,2000—2014年绝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且上游度对外部经济冲击的反应较为剧烈。实证结果显示,运输、信息、金融以及房地产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都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均有差异,其中运输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房地产业的正向影响效用较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数据,系统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是否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服务化,以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是否促进了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研究发现,不但中国国内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占总投入之比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而且进口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额占总投入之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造业对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服务化既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能够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同时,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之比也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提高。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仁发 刘勤玮
文章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作用机制,利用WIOD(2016)数据库中2003~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该作用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生产性服务投入对高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显著为正,对中低技术行业的正向作用不显著;生产性服务投入将通过技术创新和融资能力作用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但人力资本效应与理论预期相反,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廖庆梅 刘海云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分别测算中国制造业各行业20012011年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各行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率,再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生产性服务外包是否有效提升中国制造业行业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研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外包整体上对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作用不明显,但不同技术层级的结果存在差异。低技术行业总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其分工地位具有抑制作用,且离岸型和在岸型生产性服务外包均抑制其分工地位提升;中等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总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其分工地位上升,在岸型生产性服务外包提升其分工地位,而离
关键词:
国际分工地位 生产性服务外包 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休休 赵忠秀
本文基于WIOD 2013所涉及的40个经济体在1995—2011年期间的投入产出数据,研究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出口最终品和中间品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最终品出口增加值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机制在生产性服务中间品来源为发达经济体、制造业为非发达经济体时影响更大。此外,使用来自非发达经济体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能显著促进下游制造业以中间品出口形式参与全球价值链。故发展中经济体应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水平以促进制造业使用发达经济体先进服务中间品,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摆脱"锁定效应",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获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 余珊萍 韩剑
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两高一低"(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特点,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然而,面对新的国际背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价值链升级。为此,本文将尝试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间的相关性,探寻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途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价值链升级 投入产出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铁柱 郭帅
本文以2006-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5个行业以及制造业29个行业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制造业效率的路径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生产性服务业来看,生产成本和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其中生产成本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较小,各细分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生产成本中介效应占比的程度趋同;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占比则相对较高,同时各细分生产性服务行业创新能力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表现出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招商引资程度,促进区域制造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选择招商引资行业时需要考虑地区制造业产业特色;重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产业融合度的增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娜娜 杨仁发
利用TiVA数据库2005-2016年46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但存在国家或地区以及行业异质性,表现为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对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不显著;对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强于中低技术制造业;新型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有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高端攀升,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作用相反;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通过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等机制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清
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驱动下,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特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与升级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现机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及效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促进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促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级要素投入促使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升级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牛蕊 郭凯頔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催生了基于增加值视角下对于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研究。本文首先利用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及各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其次,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指标和垂直专业化份额的测算,对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及专业化份额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采用多部门引力面板模型对影响中韩中间品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服务贸易开放度、货物贸易出口、人均GDP等宏观因素而言,中间品生产性服务贸易专业化分工程度对于两国的服务贸易影响相对较弱,通过深化生产性服务贸易分工可以有效地促进两国的贸易发展并带动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提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国平 杨诗宇 景宏鑫
本文将从产业关联效应的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FDI中的5个子行业、我国制造业中的15个子行业2003—201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并不强。分行业看,金融业FDI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进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作用较大,且两种效应均呈上升趋势;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的前、后向关联效应也较强,但两者均呈下降趋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的关联效应则不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制造业附加值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
数字贸易对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
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TFP提升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分行业进口的角度
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与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基于中国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产业融合与产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基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实证研究
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的测度
基于价值链的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