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21.75.10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12)
2023(23477)
2022(19948)
2021(18470)
2020(15768)
2019(35949)
2018(35309)
2017(66783)
2016(36612)
2015(40887)
2014(40279)
2013(40090)
2012(36874)
2011(33266)
2010(33192)
2009(30877)
2008(30850)
2007(27274)
2006(24135)
2005(21909)
作者
(107969)
(89971)
(89389)
(84969)
(57264)
(43031)
(40542)
(35054)
(34234)
(32229)
(30870)
(30398)
(28866)
(28759)
(28093)
(27711)
(26884)
(26774)
(25886)
(25864)
(22455)
(22249)
(21977)
(20538)
(20152)
(20068)
(20052)
(19848)
(18294)
(17811)
学科
(146163)
经济(145966)
(115305)
管理(113242)
(99467)
企业(99467)
方法(66982)
数学(55598)
数学方法(54914)
(44060)
(42623)
中国(40459)
业经(38270)
(33194)
(32257)
贸易(32236)
(31329)
(30826)
(28900)
农业(28890)
财务(28819)
财务管理(28766)
企业财务(27286)
地方(26558)
理论(25277)
(24962)
银行(24883)
技术(24537)
(24135)
(23739)
机构
大学(522789)
学院(520213)
(212076)
经济(207684)
管理(200392)
研究(179491)
理学(172372)
理学院(170440)
管理学(167334)
管理学院(166390)
中国(138773)
(112397)
科学(111852)
(100419)
(95521)
(91913)
研究所(83454)
业大(81646)
中心(81116)
财经(79317)
(78193)
农业(75395)
(72293)
北京(70942)
(65061)
(64990)
经济学(64462)
师范(64170)
(62144)
财经大学(58863)
基金
项目(350715)
科学(274546)
基金(255635)
研究(249694)
(226289)
国家(224435)
科学基金(191052)
社会(158226)
社会科(149972)
社会科学(149931)
(135450)
基金项目(133875)
自然(126075)
自然科(123185)
自然科学(123145)
自然科学基金(120973)
(114883)
教育(113837)
资助(106272)
编号(99504)
成果(81204)
重点(79139)
(77013)
(73965)
(73397)
课题(68730)
创新(68324)
科研(67888)
国家社会(66029)
教育部(65389)
期刊
(232607)
经济(232607)
研究(152610)
中国(104319)
学报(90439)
(86933)
科学(80228)
(79699)
管理(77282)
大学(68247)
学学(64447)
农业(59206)
教育(52047)
(49234)
金融(49234)
技术(44160)
财经(39622)
经济研究(37810)
业经(37635)
(34120)
(33626)
问题(30645)
(28084)
图书(26646)
(26315)
技术经济(25460)
科技(24642)
国际(24639)
统计(23880)
世界(23496)
共检索到78373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文章就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两种形式的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除了运输服务业的商业存在对我国制造业TFP的当期作用为负外,其他各行业的进口贸易均对其起到了促进作用;(2)除了其他商务服务业以外,其他所有生产性服务分行业的跨境服务贸易对制造业TFP的提升作用均远大于各自的商业存在;(3)虽然大部分行业的商业存在对制造业TFP当期提升作用不理想,但其具有滞后性;(4)生产性服务各行业两种形式的进口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促进制造业TFP提升的方式各有其特点。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逄红梅  
本文利用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 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然后,就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中国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tF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均能显著提升我国所有类型制造业的tFP,其中跨境贸易比商业存在的作用大得多;虽然两者都是通过改进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来提升制造业tFP的,但其对制造业tFP的具体作用及作用途径却受到制造业行业异质性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周晓明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效率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制造业整体相比,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将服务贸易分类考察时发现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作用更显著;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诏怡  
作为制造业的高级要素投入,生产性服务进口和FDI提高了进口国和东道国的专业化分工,从而促进了制造业的生产率提升。对中国制造行业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比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更为明显,而且二者都更能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的进口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建筑服务、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的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最能促进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而建筑服务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效应更明显;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明显有利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但对资本技术密集性制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徐晓龙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用DEA-Malmquist非参数分析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及其各分解项的值。然后利用改进的C-D模型和Stata软件就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前者对后者的提升作用显著,但进口的作用比商业存在(FDI)大得多。进口是通过显著改进规模效率来改进技术效率进而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商业存在当期的这种作用为负,但其滞后一期的效果则非常显著。证明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能够通过价值链对制造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文静  肖文  潘娴  
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引擎,服务贸易则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主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服务贸易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作用机制,并着重剖析了技术距离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上,深化服务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技术距离会弱化服务贸易的正向影响;基于技术距离的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当中外技术距离扩大至一定水平后,服务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挤出效应愈发明显;服务贸易对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投入服务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但对非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产出服务化的推动作用远大于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顺武  胡敏  
从总体上看,1998年~2009年间中国制造业贸易条件没有出现恶化趋势;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增长的,但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提高则相对缓慢。实证研究显示:贸易条件与TF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贸易条件变动是TF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贸易条件的改善能够提升TFP,但影响有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叶  刘伯凡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依旧呈现疲软状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破除制造业的发展困境,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群"为空间研究范畴,构建了产业协同集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间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22个城市群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了城市群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显示:(1)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产生了正向影响;(2)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进,是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光  张超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04—2011年全国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整体制造业及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能显著提高整体制造业的效率,其中金融服务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但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提升效果不显著;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最显著,金融服务对三种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总体影响最大,而科技服务对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要么具有负效应,要么不显著。流通服务最能提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金融服务则最能提升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艳  
本文在中国贸易非均衡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从商品价格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率进步机制角度探讨中国贸易开放影响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具体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就制造业总体而言,贸易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机制和劳动生产率机制来影响行业工资,造成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2)具体而言,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进出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共同作用于行业工资差距;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进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是扩大工资差距的动因;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出口贸易是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运苏  彭恒文  
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经济调整成本相对较小。然而,中国的产业内贸易额并没有与其贸易总额保持同步增长,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的研究显得格外必要。本文在区分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前提下,利用制造业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多样化、研究与开发费用、外资等与中国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正相关关系,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负相关;而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与两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呈正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蒙英华  尹翔硕  
作为高级的要素投入,生产者服务的进口提高了进口国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通过运用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后,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进口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和金融服务进口;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中又以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刁莉  朱琦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与趋势,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于新兴工业国家实现制造业后期的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量"与"质"两个角度分析其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基于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异质性,按技术密集度分析了低、中、高技术对我国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影响效应的差异。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技术密集度较低的行业对制造业产出服务化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对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正面效应显著。因此,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应提高管理者的国际化水平,优化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的投入结构,合理配置进口生产性服务要素,充分发挥先进进口生产性服务要素的正面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本文运用2000~2014年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各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发达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较多依靠运输通讯、金融保险服务进口,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较多依赖商务服务、建筑服务进口。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