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89)
- 2023(24761)
- 2022(20992)
- 2021(19368)
- 2020(16486)
- 2019(37532)
- 2018(36979)
- 2017(70113)
- 2016(38249)
- 2015(43054)
- 2014(42592)
- 2013(42292)
- 2012(38851)
- 2011(35320)
- 2010(35524)
- 2009(33320)
- 2008(33144)
- 2007(29497)
- 2006(26249)
- 2005(23759)
- 学科
- 济(166368)
- 经济(166162)
- 业(119685)
- 管理(119170)
- 企(103153)
- 企业(103153)
- 方法(72004)
- 数学(60382)
- 数学方法(59510)
- 财(45436)
- 农(44783)
- 中国(42807)
- 业经(40402)
- 学(34459)
- 制(34006)
- 贸(32980)
- 贸易(32960)
- 易(31973)
- 地方(31797)
- 农业(30253)
- 务(29621)
- 财务(29524)
- 财务管理(29471)
- 理论(28025)
- 企业财务(27971)
- 和(25723)
- 银(25520)
- 技术(25462)
- 银行(25441)
- 融(24686)
- 机构
- 大学(556677)
- 学院(556170)
- 济(230416)
- 经济(225681)
- 管理(212752)
- 研究(190839)
- 理学(183030)
- 理学院(180966)
- 管理学(177531)
- 管理学院(176506)
- 中国(145855)
- 京(118977)
- 科学(118055)
- 财(107821)
- 农(98670)
- 所(97865)
- 研究所(88764)
- 中心(85528)
- 财经(85465)
- 业大(85075)
- 江(83580)
- 经(77676)
- 农业(77632)
- 北京(75193)
- 经济学(70467)
- 范(70146)
- 师范(69325)
- 院(68671)
- 州(66390)
- 经济学院(63256)
- 基金
- 项目(369051)
- 科学(289400)
- 基金(268730)
- 研究(263556)
- 家(236953)
- 国家(234995)
- 科学基金(200592)
- 社会(167662)
- 社会科(158936)
- 社会科学(158891)
- 省(143024)
- 基金项目(140288)
- 自然(131782)
- 自然科(128751)
- 自然科学(128715)
- 自然科学基金(126456)
- 教育(121249)
- 划(120748)
- 资助(112374)
- 编号(105215)
- 成果(85951)
- 重点(83307)
- 部(81104)
- 发(78022)
- 创(76794)
- 课题(73218)
- 创新(71554)
- 科研(70806)
- 国家社会(69705)
- 教育部(69159)
- 期刊
- 济(257576)
- 经济(257576)
- 研究(164148)
- 中国(109628)
- 学报(93604)
- 农(89970)
- 财(85622)
- 科学(83924)
- 管理(82973)
- 大学(70894)
- 学学(67163)
- 农业(61212)
- 教育(56585)
- 融(51088)
- 金融(51088)
- 技术(49061)
- 财经(43357)
- 经济研究(41972)
- 业经(40601)
- 经(37396)
- 业(34650)
- 问题(33382)
- 贸(29670)
- 技术经济(28640)
- 统计(27645)
- 版(27489)
- 图书(26414)
- 国际(25811)
- 科技(25516)
- 世界(25446)
共检索到837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徐晓龙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用DEA-Malmquist非参数分析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及其各分解项的值。然后利用改进的C-D模型和Stata软件就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前者对后者的提升作用显著,但进口的作用比商业存在(FDI)大得多。进口是通过显著改进规模效率来改进技术效率进而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商业存在当期的这种作用为负,但其滞后一期的效果则非常显著。证明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能够通过价值链对制造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秀峰 韩亚峰
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制造业的相互作用日益加深,有效地开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文章基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制造业分工的可能性并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产性服务贸易部门对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和作用路径并不一致。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制造业重点选择不同的生产性服务贸易部门和贸易方式,同时有效保护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文章就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两种形式的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除了运输服务业的商业存在对我国制造业TFP的当期作用为负外,其他各行业的进口贸易均对其起到了促进作用;(2)除了其他商务服务业以外,其他所有生产性服务分行业的跨境服务贸易对制造业TFP的提升作用均远大于各自的商业存在;(3)虽然大部分行业的商业存在对制造业TFP当期提升作用不理想,但其具有滞后性;(4)生产性服务各行业两种形式的进口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促进制造业TFP提升的方式各有其特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英明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引致的共有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共有集聚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引致的城市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产业集聚对技术变化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类似于对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规模经济 技术变化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爱莲 崔日明 逄红梅
本文利用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 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然后,就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中国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tF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均能显著提升我国所有类型制造业的tFP,其中跨境贸易比商业存在的作用大得多;虽然两者都是通过改进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来提升制造业tFP的,但其对制造业tFP的具体作用及作用途径却受到制造业行业异质性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建峰 赵田明娣
利用TiVA数据库和中国制造行业匹配数据,从行业出口异质和技术异质视角出发,测算并分析中国制造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和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变化,检验了GVC分工地位对不同行业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提高对行业整体TFP具有促进作用;在出口型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该作用更强且更显著;但在非出口型行业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中,GVC地位提升对TFP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具有出口导向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GVC分工地位提升是促进中国制造业TFP提高的主导力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利用GVC国际分工地位变动促进中国制造行业TFP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栾申洲
以2001—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度,并基于系统GMM分析了产业协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协同度呈现上升态势,但存在区域差异;产业协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国歌
基于199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贸易条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条件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并且贸易条件改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积极影响,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金融危机前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研投入强度路径实现的。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条件 研发投入 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森 方栓喜 张东生
服务贸易开放可以促进服务要素跨境流通,进而推动制造业与服务要素的融合。使用WIOD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开放和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都对TFP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FP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对低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投入生产性服务及其与服务贸易开放的交互效应对TFP的正向影响大于投入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应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森 方栓喜 张东生
服务贸易开放可以促进服务要素跨境流通,进而推动制造业与服务要素的融合。使用WIOD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开放和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都对TFP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FP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对低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投入生产性服务及其与服务贸易开放的交互效应对TFP的正向影响大于投入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应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开放,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文章选取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关联的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集聚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的存在,随着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同时,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反而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集聚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关。
关键词:
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开放 门槛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晶 张文倩
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制造业升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处于不同的阶段,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实证上,利用2005~2014年的17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本国制造业升级,同时制造业升级还受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影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王丽君 徐生霞
通过对区位熵的加权处理,给出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门槛模型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带动效应,而这种效应表现出阶段递减特性。从分解效应看,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带动效应表现出单门槛非线性特征,而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具有双门槛效应;分区域看,相较于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分行业看,科学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特点,而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临界减小特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伟江 吕镯
文章使用上市公司2007-2016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DI合成控制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营改增”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政策主要通过直接作用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经由制造业服务化来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文章的研究对“营改增”政策完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毅 尹翔硕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