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81)
- 2023(18422)
- 2022(15161)
- 2021(13734)
- 2020(11584)
- 2019(25792)
- 2018(25690)
- 2017(49528)
- 2016(27193)
- 2015(29842)
- 2014(29653)
- 2013(29253)
- 2012(26663)
- 2011(23824)
- 2010(24047)
- 2009(22758)
- 2008(22695)
- 2007(20843)
- 2006(18753)
- 2005(17149)
- 学科
- 济(108536)
- 经济(108368)
- 业(104216)
- 管理(92246)
- 企(85515)
- 企业(85515)
- 农(48470)
- 方法(44890)
- 财(37150)
- 数学(35742)
- 数学方法(35381)
- 业经(35001)
- 农业(32152)
- 中国(30079)
- 制(28054)
- 务(24145)
- 财务(24107)
- 财务管理(24066)
- 企业财务(22925)
- 学(21200)
- 技术(20737)
- 体(20495)
- 贸(20155)
- 贸易(20144)
- 易(19656)
- 划(19431)
- 环境(19406)
- 地方(19393)
- 策(18712)
- 银(18579)
- 机构
- 学院(390529)
- 大学(385678)
- 济(161068)
- 经济(157770)
- 管理(150438)
- 研究(130253)
- 理学(129368)
- 理学院(128056)
- 管理学(126035)
- 管理学院(125343)
- 中国(102420)
- 农(84714)
- 科学(80947)
- 京(80698)
- 财(78658)
- 所(67251)
- 农业(65739)
- 业大(64752)
- 江(61444)
- 财经(61204)
- 研究所(60660)
- 中心(60558)
- 经(55659)
- 北京(49765)
- 经济学(48923)
- 州(47900)
- 范(46568)
- 师范(45963)
- 院(45948)
- 财经大学(44888)
- 基金
- 项目(259674)
- 科学(204522)
- 基金(190103)
- 研究(185633)
- 家(167906)
- 国家(166375)
- 科学基金(142259)
- 社会(121330)
- 社会科(114773)
- 社会科学(114735)
- 省(102736)
- 基金项目(100539)
- 自然(92162)
- 自然科(90063)
- 自然科学(90035)
- 自然科学基金(88497)
- 划(85165)
- 教育(82964)
- 资助(76432)
- 编号(73457)
- 成果(59331)
- 重点(58295)
- 部(57140)
- 创(56135)
- 发(55773)
- 业(52357)
- 创新(52002)
- 制(51226)
- 国家社会(50940)
- 课题(50322)
- 期刊
- 济(187052)
- 经济(187052)
- 研究(110555)
- 农(83224)
- 中国(80915)
- 学报(67370)
- 财(63984)
- 科学(60379)
- 管理(57486)
- 农业(55693)
- 大学(51226)
- 学学(48930)
- 融(40146)
- 金融(40146)
- 业经(35194)
- 教育(33157)
- 技术(31818)
- 财经(30871)
- 业(30000)
- 经济研究(28492)
- 经(26538)
- 问题(25120)
- 版(21301)
- 技术经济(20005)
- 世界(18930)
- 科技(18254)
- 业大(18103)
- 现代(17993)
- 贸(17790)
- 商业(17740)
共检索到590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爱民 刘育廷 解梦菡
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以生产性服务业数智化为契机,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全方位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理论阐述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的内在机制基础上,构建包含金融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和商贸流通服务三部分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回归模型对2014—2020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数智化改造对AGTFP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服务的数智化改造对AGTFP的影响呈现当期有效的特征,而科技信息服务数智化改造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可以保持对AGTFP的显著促进效应;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政府环境治理能够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数智化对AGTFP的影响。基于此,应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构建以科技信息服务为基础,金融服务、商贸流通服务为引领,拉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长效增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魁早 骆莙函
本文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对2009—2017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运用SYS-GMM和工具变量法等多种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与政府科技支持对地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政府科技支持的联合实施具有促进地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长效机制,既增强了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又显著提升了政府科技支持的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以及替换核心变量衡量指标等多种检验后,仍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两者的协同效应主要通过节能、减排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途径与机制实现。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两者对沿海地区、省会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两者的协同效应在2012—2016年期间及之后有所增强;在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分位点和高分位点的地级市,两者的协同效应相对较弱。本文验证了环境规制与政府科技支持这一激励约束机制对地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影响,为促进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旺 左文婷
文章以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2003—2011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借助于面板模型分析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随着市场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会提升,但是,到一定程度后,这种作用会逐渐减弱,即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2)严格适宜的市场型环境规制能激发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生产率的"双赢",由此验证了"波特假说"。(3)使用不同的环境规制变量,并用环保人数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工具变量来克服反向因果关系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命令控制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但这一作用弱于市场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还未显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艳琴
基于环境成本和技术创新两个视角,文章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政府环境规制职能和采用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的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国工业沿着持续、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瑜 唐梦晗 王敏
经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战略决策,政府环境审计在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2013~2022年我国281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环境审计可以有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水平高、数字经济赋能强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作用路径检验发现,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增强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公众环境关注度以及地区污染治理等方面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政府环境审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还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梅 严乐乐 胡绪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引入GML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改进Super-SBM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向增长,其驱动力来自绿色技术进步;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命令控制型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为正向线性关系;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创新路径不显著。进一步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梅 严乐乐 胡绪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引入GML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改进Super-SBM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向增长,其驱动力来自绿色技术进步;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命令控制型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为正向线性关系;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创新路径不显著。进一步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子明 李翠霞
[目的]从宏观视角廓清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而探析其作用路径和空间溢出效应,可为提升农业绿色水平、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方法]基于2005—2020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利用SBM-GML模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针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显著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在不同地区呈现异质性,在西部地区的促进地区强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有正向作用,而在粮食主销区有负向作用。影响机制方面,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加深专业分工程度进而发挥绿色效应。此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此,应贯彻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深化农业生产性服务区域联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就中国的具体实践而言,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作用受地区技术创新、要素结构和FDI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影响效应最大的路径是要素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李梦洁
本文选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能源环境约束下2003~2015年我国省际层面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并借助面板模型分析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力度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OFDI和环境规制均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符合"波特假说",同时环境规制能够促使OFDI发挥技术溢出与结构优化效应来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间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应合理把握环境规制力度并向中等标准组看齐;门槛检验显示,OFDI的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门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张纯洪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内含了环境规制因素,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短期抑制、长期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波特假说"。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所引致的污染治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并不相同。如果污染治理成本相对小于污染排放成本,则环境规制实施当期就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否则会使之恶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其在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效应的相对强弱。在有效环境规制工具选择问题研究上,提出从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环境规制的研究路径,通过"剔除"环境规制变量前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识别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秀玉 仝锦涛
[目的]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的一个新发展模式,探究农产品贸易和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利用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集聚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全国及4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都呈上升发展趋势;全国层面看,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邻近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水平只会对本地的农业技术进步有“U”型影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在4大地区、不同农产品贸易水平和不同农产品贸易结构地区存在异质性影响;农业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异质性。[结论]要推动农产品贸易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围绕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农产品贸易非均衡发展策略,同时倡导适度规模经营,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集聚的绿色发展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