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86)
- 2023(20377)
- 2022(17283)
- 2021(16042)
- 2020(13646)
- 2019(31062)
- 2018(30585)
- 2017(58379)
- 2016(32084)
- 2015(35719)
- 2014(35376)
- 2013(35410)
- 2012(32726)
- 2011(29569)
- 2010(29416)
- 2009(27552)
- 2008(27593)
- 2007(24245)
- 2006(21594)
- 2005(19567)
- 学科
- 济(130224)
- 经济(130042)
- 业(107472)
- 管理(102458)
- 企(93364)
- 企业(93364)
- 方法(57725)
- 数学(47346)
- 数学方法(46876)
- 财(40042)
- 农(39085)
- 中国(35575)
- 业经(35572)
- 制(29884)
- 学(27440)
- 农业(26731)
- 务(26652)
- 财务(26580)
- 财务管理(26541)
- 贸(25465)
- 贸易(25450)
- 企业财务(25226)
- 易(24777)
- 地方(24393)
- 技术(22828)
- 和(22278)
- 理论(21629)
- 银(21274)
- 银行(21199)
- 体(20839)
- 机构
- 大学(462473)
- 学院(460770)
- 济(188413)
- 经济(184583)
- 管理(179276)
- 研究(159917)
- 理学(154288)
- 理学院(152527)
- 管理学(150110)
- 管理学院(149256)
- 中国(122518)
- 科学(99909)
- 京(99623)
- 财(88878)
- 农(86189)
- 所(82297)
- 研究所(74985)
- 业大(72924)
- 江(72519)
- 中心(71684)
- 财经(70351)
- 农业(68076)
- 经(64078)
- 北京(62396)
- 范(57491)
- 院(57415)
- 经济学(57079)
- 师范(56778)
- 州(54796)
- 财经大学(52212)
- 基金
- 项目(311220)
- 科学(243826)
- 基金(227000)
- 研究(222052)
- 家(200987)
- 国家(199321)
- 科学基金(169452)
- 社会(141597)
- 社会科(134133)
- 社会科学(134095)
- 省(120387)
- 基金项目(119789)
- 自然(111356)
- 自然科(108727)
- 自然科学(108693)
- 自然科学基金(106801)
- 划(101630)
- 教育(99959)
- 资助(93530)
- 编号(88087)
- 成果(71674)
- 重点(70100)
- 部(68767)
- 发(65866)
- 创(65699)
- 创新(61032)
- 课题(60672)
- 科研(59874)
- 国家社会(58944)
- 教育部(58173)
- 期刊
- 济(209712)
- 经济(209712)
- 研究(135875)
- 中国(90537)
- 学报(79971)
- 农(78792)
- 科学(71294)
- 财(70596)
- 管理(68546)
- 大学(59621)
- 学学(56430)
- 农业(53786)
- 教育(43840)
- 融(42421)
- 金融(42421)
- 技术(37497)
- 财经(35348)
- 业经(34420)
- 经济研究(33499)
- 业(30602)
- 经(30351)
- 问题(27312)
- 图书(23168)
- 版(23074)
- 技术经济(23024)
- 科技(22365)
- 贸(22274)
- 现代(21260)
- 世界(21012)
- 理论(20865)
共检索到689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刘青君
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FDI对中国江浙制造业产出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江苏省制造业产出影响显著的是技术进步效应和就业效应,对浙江省制造业产出影响显著的是产业结构效应和资本形成效应;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当期江苏省制造业产出影响较浙江省大,且对两省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作者详细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江浙两省制造业产出影响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FDI 制造业 经济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屠莉佳
本文利用中国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性服务FDI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但对外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大于对内资制造业的影响;外资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促进内资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反之,则不成立;人均资本、产权制度可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制造业产出结构不合理,高产值并不意味着高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令夷 邢宁宁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互动程度较弱;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影响力系数较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产业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国平 杨诗宇 景宏鑫
本文将从产业关联效应的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FDI中的5个子行业、我国制造业中的15个子行业2003—2011年数据的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并不强。分行业看,金融业FDI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进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作用较大,且两种效应均呈上升趋势;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的前、后向关联效应也较强,但两者均呈下降趋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的关联效应则不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矫萍 林秀梅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协同集聚的产业属性和空间属性,分析二者协同集聚影响制造业增长的传导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24个省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二者的协同集聚关系及二者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我国省际间存在协同集聚现象,制造业FDI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FDI集聚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协同集聚效应能够促进制造业增长,尽管对制造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大,但其在促进本地区制造业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地区制造业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志源 张梦 马野青
文章通过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上游度,将其作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指标,重点分析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异质影响。从上游度的计算结果来看,2000—2014年绝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且上游度对外部经济冲击的反应较为剧烈。实证结果显示,运输、信息、金融以及房地产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都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这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均有差异,其中运输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房地产业的正向影响效用较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铁柱 郭帅
本文以2006-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5个行业以及制造业29个行业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制造业效率的路径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生产性服务业来看,生产成本和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其中生产成本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较小,各细分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生产成本中介效应占比的程度趋同;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占比则相对较高,同时各细分生产性服务行业创新能力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表现出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招商引资程度,促进区域制造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选择招商引资行业时需要考虑地区制造业产业特色;重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产业融合度的增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雅洁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它与制造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协同关系。文章基于此,在分析了两者理论上的关系之后,选取全国10个省份2005-2012年的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并且在此关系中,制造业FDI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吸引作用更为显著,即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FDI的追逐。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雅洁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它与制造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协同关系。文章基于此,在分析了两者理论上的关系之后,选取全国10个省份2005-2012年的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并且在此关系中,制造业FDI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吸引作用更为显著,即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FDI的追逐。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雅洁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它与制造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协同关系。文章基于此,在分析了两者理论上的关系之后,选取全国10个省份2005-2012年的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并且在此关系中,制造业FDI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吸引作用更为显著,即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FDI的追逐。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引资政策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寿华 魏艳秋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根据2002年、2007年、2012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2000-2015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两者的长期联动发展关系以及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较弱以及不同行业差异性较大的现状,提出要结合行业特性,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浙江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陈菁菁
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在后工业社会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研究依旧单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产业协同定位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彼此间的垂直关联,构建了基于空间维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分布为例,通过建立两方程联立模型,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定位关系,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前者逆影响的大小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存在差异,由此决定了产业发展顺序的差异,大城市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首先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而中小城市则首先要推动制造业的集群,才能吸引生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任远
文章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着重从制造业服务外部化以及制造业价值链的分化、重组两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进行分析,并以浙江为例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制造业 互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寿华 魏艳秋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根据2002年、2007年、2012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2000-2015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两者的长期联动发展关系以及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较弱以及不同行业差异性较大的现状,提出要结合行业特性,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浙江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李庆科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试图从产业共生角度对这种关系进实证研究。为此,我们把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苏、浙、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指标设计引入产业共生思想;进而运用1997年和2002年三地投入产出表,通过动态比较,揭示三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并对其共生状况进行评价;最后,归纳三地共生关系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若干结论性判断。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