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6)
2023(15153)
2022(12699)
2021(11359)
2020(9670)
2019(21500)
2018(21164)
2017(41279)
2016(22327)
2015(24215)
2014(23972)
2013(23965)
2012(21859)
2011(19405)
2010(19402)
2009(18485)
2008(18526)
2007(16535)
2006(14656)
2005(13547)
作者
(65345)
(54773)
(54664)
(51580)
(34841)
(26264)
(24515)
(21056)
(20611)
(19553)
(18967)
(18154)
(17633)
(17549)
(17231)
(16708)
(16521)
(16134)
(15800)
(15590)
(13769)
(13514)
(13345)
(12479)
(12271)
(12266)
(12203)
(12173)
(11072)
(10797)
学科
(95413)
经济(95270)
(93042)
(82463)
企业(82463)
管理(81821)
方法(42111)
数学(33615)
(33460)
数学方法(33368)
(30792)
业经(30334)
(24247)
(23297)
财务(23271)
财务管理(23240)
中国(22988)
农业(22159)
企业财务(22128)
技术(19252)
(17825)
贸易(17815)
(17374)
地方(17126)
(17042)
(16434)
(15773)
(15733)
(15533)
银行(15486)
机构
学院(321278)
大学(318179)
(137838)
经济(135254)
管理(127713)
理学(110214)
理学院(109131)
管理学(107674)
管理学院(107077)
研究(104837)
中国(82877)
(66854)
(65377)
科学(63685)
(62725)
(53462)
财经(52459)
业大(50822)
农业(49520)
(49377)
研究所(48167)
中心(48075)
(47731)
经济学(42356)
北京(40137)
财经大学(38785)
经济学院(38411)
(38260)
(37382)
商学(36109)
基金
项目(215311)
科学(170704)
基金(159802)
研究(152358)
(141156)
国家(139940)
科学基金(120637)
社会(101322)
社会科(96226)
社会科学(96202)
基金项目(84841)
(84314)
自然(78624)
自然科(76881)
自然科学(76857)
自然科学基金(75627)
(70020)
教育(67641)
资助(64205)
编号(58461)
重点(48297)
(47965)
(47545)
成果(46369)
(46157)
(45712)
创新(44175)
(43818)
国家社会(43122)
科研(41514)
期刊
(153129)
经济(153129)
研究(91016)
中国(62920)
(58051)
(55948)
学报(53195)
管理(51390)
科学(48391)
大学(40323)
农业(39198)
学学(38717)
(31122)
金融(31122)
财经(26977)
业经(26448)
技术(26424)
经济研究(24679)
(23381)
(23238)
教育(22540)
问题(20369)
技术经济(17605)
(16151)
(16058)
现代(15570)
财会(15463)
商业(15445)
世界(15199)
科技(15053)
共检索到480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矫萍  林秀梅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协同集聚的产业属性和空间属性,分析二者协同集聚影响制造业增长的传导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24个省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二者的协同集聚关系及二者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我国省际间存在协同集聚现象,制造业FDI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FDI集聚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协同集聚效应能够促进制造业增长,尽管对制造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大,但其在促进本地区制造业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地区制造业的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德林  吴靖  杨羊  晋盛武  
产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它对就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就业效应,并基于中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会显著提升区域内总就业水平,而且对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增长,但也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域内协同集聚总体上抑制了就业增长,它们的省际协同集聚对区域内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总体就业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互补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德林  吴靖  杨羊  晋盛武  
产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它对就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就业效应,并基于中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会显著提升区域内总就业水平,而且对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增长,但也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域内协同集聚总体上抑制了就业增长,它们的省际协同集聚对区域内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总体就业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互补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深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重要抓手和现实路径,对促进深港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尽管深港科技与产业合作呈现良好态势,但两地间产业互动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瓶颈仍有待破解。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构建多元联动协同机制,从提升深港产业协同集聚效率、构建高效协作的产业协同机制、促进深港服务业内外联动开放等方面着手,以产业协同集聚驱动深港科技协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雅洁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它与制造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协同关系。文章基于此,在分析了两者理论上的关系之后,选取全国10个省份2005-2012年的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并且在此关系中,制造业FDI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吸引作用更为显著,即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FDI的追逐。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雅洁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它与制造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协同关系。文章基于此,在分析了两者理论上的关系之后,选取全国10个省份2005-2012年的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并且在此关系中,制造业FDI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吸引作用更为显著,即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FDI的追逐。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雅洁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它与制造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协同关系。文章基于此,在分析了两者理论上的关系之后,选取全国10个省份2005-2012年的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并且在此关系中,制造业FDI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吸引作用更为显著,即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FDI的追逐。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引资政策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磊  李吉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投资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呈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双向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基础上,运用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双向FDI协同发展、O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与OFDI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而I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则阻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从地区异质性看,OFDI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别促进西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价值链升级,O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东部和中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双向FDI的协同发展只对东部地区有促进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王丽君  徐生霞  
通过对区位熵的加权处理,给出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门槛模型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带动效应,而这种效应表现出阶段递减特性。从分解效应看,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带动效应表现出单门槛非线性特征,而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具有双门槛效应;分区域看,相较于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分行业看,科学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特点,而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临界减小特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荣  李文秀  纪祥裕  
"营改增"作为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厘清"营改增"政策影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内在机理基础上,结合2003-2013年间我国277个城市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营改增"政策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作用。结果显示:"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基于城市规模的分组回归发现,"营改增"政策对中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效果最强,而对小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效果不明显;进一步细分产业层级的研究表明,"营改增"政策对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效应更大。由此为持续优化税制结构助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王芮  
在全球服务链和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与微观企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及促进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微观数据,综合运用泊松分布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等方法,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新建企业异质性选址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吸引新建企业"用脚投票"进行选址决策,且在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及克服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显著成立;(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出口型、沟通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新建企业的选址吸引力更为明显;(3)机制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需求可达性、供给可达性、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等渠道影响新建企业选址决策。鉴于此,应基于异质性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使用需求,进一步完善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产业与空间匹配机制,强化服务供需侧可达性和集聚外部性效应,以高效高质的产业互动来吸引企业投资选址。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李文秀  陈秀英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合理的空间协同分布体系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还相对匮乏。鉴于此,基于产业空间协同分布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与城市面板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这一作用依赖于企业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沟通密集度、城市规模等异质性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作用于企业的交易成本结构、进入与退出决策行为及研发创新激励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席强敏  
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外部性理论的三大集聚因子显著地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协同集聚的结论。其中,中间投入品的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吸引两大产业部门在空间上邻近分布,而劳动力池的共享并没有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反而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另外,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部门趋向于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在空间上邻近分布,而劳动密集型和能源依赖型制造业部门在空间布局时主要受劳动力市场、能源等因素影响,对邻近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布局的必要性较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慧玲  凌悦  罗家鑫  
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区域经济抵抗与恢复能力、适应与调整能力和创新与进化能力3个维度分析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同时借助2011~2020年中国省域数据实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政策支持在两产业协同集聚提升区域经济韧性的过程中起增强型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合理加强“两业融合”,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屠莉佳  
本文利用中国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性服务FDI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但对外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大于对内资制造业的影响;外资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促进内资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反之,则不成立;人均资本、产权制度可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制造业产出结构不合理,高产值并不意味着高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